03.04 抗日战争中,川军团厉害吗?

人生常态变幻无常


抗日战争中,川军的伤亡人数约占所有中国军队伤亡总数的20%,居全国之首!当然,这里所指的川军不是狭义上的四川军阀部队,还有大量的四川壮丁被补入中央军各部队,其参战人数之多、死伤之惨烈,无出其右。



四川省整建制出川抗日的部队,作战勇气可嘉,但装备实在低劣,所以造成较大伤亡。抗战期间,大约有300万川中子弟被送上前线。

川军的足迹几乎遍布所有战区,淞沪会战后在广德战役中,第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死守广德三昼夜,所部伤亡殆尽后举枪自杀;台儿庄战役中122师中将师长王铭章死守滕县,以寡敌众,也是自戗殉国,这样中将级军官杀身成仁的作风,中央军也很难得见。

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河南战场牺牲,是抗日战争中川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抗日战争中功劳最大的是杨森的第27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后编入薛岳部下,后来成为薛岳第九战区的重要一支部队,在几次长沙会战中一改抗日初期的頽势,是“天炉战法”的第一道环节,首先死守防御阵地,之后按命令撤往两边山地,不断侧击和袭扰日军,在反攻时一拥而上。杨森的侄子、第20军军长杨汉域表现最为出色,为三次长沙保卫战立下大功。



第三次长沙战役第二阶段,川军第20军在珠影山全歼前来接应的日军第9旅团一个大队,这是日本战史都承认的。

杨森因此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之后参加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第27集团军所辖20和26两个军,到1944年年末全军已不足7000人,尚不及出川时的一个师人数,可见消耗与牺牲之大。


度度狼gg


我也答一下。

最近发现国党民国抗日名将网上变得越来越多。

我讲一个哈儿将军的故事,非嫡系,非名校,38年自募义兵出川抗日,39年收复余杭地区,42年击毙日军中将、少将各一只。

中将光杆,能打能抗,还能收复失地,还能收日军高级将领的人头。

"抗日名将"拿战果来比把[捂脸][捂脸][捂脸]。


既然说川军。就说说大家都喜欢的范哈儿吧。


1938年川康整军。哈儿将军晋升为光杆司令,第八十八军军长,没办法,只能回川自募。在四川编了4个团,但武器破旧不堪,就是这样的部队,这是当年部队行军的照片。

39年初,哈儿将军带着八十八军出了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收复余杭地区。八十八军升格为甲种军。



就是这样的军队,1942年击毙日军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击伤四十师团少将旅长河野。开日军将军在战场上被挂之先河。

老蒋一看,哈二哥厉害👍就把哈二哥挂一空职第十集团军副司令。又把他的部队拆散整编了。

此人就是范哈儿,人家连抗日名将都不是。

领的是四川出来的苦哈哈。打出了如此的战绩,这就是当年的川军 。

19.05.19 晚间随笔


笨笨伯伯


川军厉害不厉害,我就说一次战斗。

1945年三月,日伪军近三万人,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部老河口。从李宗仁手中夺得司令长官的刘峙,带领五战区中的十多万中央军逃之夭夭。只有川军两个师(有少量桂军参战,其中马山中队全部殉国),在老河口与近三万日军死战。给日伪军造成近九千人伤亡。直至川军弹尽粮绝,才不得不撒退,老河口才被日本军占领。

刘峙的十六万中央军对日军畏之如虎,逃之夭夭,而不足两万的川军敢坚守老河口,至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给日军重大的打击,大家说川军厉害不厉害?


安平144796971


实际上,抗战四川出新兵300多万人,实际上真正的川军却很少。抗战出川的川军部队,只有20多个师。川军出战兵力只有四川新兵的十几分之一。

可以说绝大部分四川新兵,都并没有参加真正的川军部队。而是分配到了其他各个部队,所以才有了那句话无川不成军。比如在1938年,16岁的四川青年黄茂三,就被编入川北师管区暂编第4团3营12连,随后全团送往湖北,编入精锐的嫡系部队第18军宋瑞珂师。

比如,川北师管区改编的第18军199师998团辎重营,后来整个又改编为,新1军第30师第89团1营。以上只是2个小例子,实际上,大部分四川新兵,都被编入了嫡系部队。

真正的川军,在抗战最突出的战绩,就是每战必打,淞沪会战,太原保卫战,安庆之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武宁战斗,南昌会战,襄樊会战,中条山会战,枣宜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一直到,晋南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豫南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上高会战一直到豫湘桂大会战,广西大反攻。

但从参加战役次数来说,川军参战的战役远远超过了桂系。桂系在抗战时期参加的战役并不算多,主要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宁会战,广西会战等几次。

川军整体来看,在整个抗战军队当中战斗力位于中游。主要是四川优质新兵,都被嫡系部队先挑走了,其次是川军缺乏炮兵,特别是缺乏重炮,影响了攻击力和防御能力。但是40%是四川新兵的远征军和驻印军,确是战斗力很强的。


深度军事


抗战中的川军厉害不厉害你倒是给个标准出来啊,没有标准怎么评判厉害不厉害。

如果以出兵多、自己死人多为标准,那川军简直就是厉害的一塌糊涂,厉害的举世无双。

如果以战场上取得胜利、战果大小、收复失地、缴获武器、俘虏数量为标准,那川军就真算不上厉害。

这种没头没尾没标准的提问,压根就是在瞎问,没有标准得出的结论也是瞎扯。

所以现在请大家先设定标准出来,才好评判。当然标准不局限于我说的这两种,大家可以提出多种标准,只要大家都认可并且放在古今中外战争历史上都适用就行。


岳麓山土著


当然厉害。

王铭章、李家钰这些名将就不说了。

川军第88军创造了中国战场的唯一记录,阵斩倭军在职师团长。1942年5月28日,88军击毙倭军第15师团长酒井中将,次日,再击伤倭军第40师团少将旅团长河野。

需要说明的是,第88军不是川军刘湘部精锐也不是邓锡侯等人的老部队,而是前土匪头目范绍增自己光杆在1938年一月回四川招揽旧部新兵组建的,枪支弹药是范绍增出钱购买与修缮的,完全一个乌合之众的杂牌军。


四川達州


我认为非常厉害。川军虽然内战软弱,但是抗战疯狂,立下“日军不退不返乡”的誓言。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无数中国军人为了抵抗日本,放下曾经的恩恩怨怨,联手作战。其中有这么一支军队,打内战的时候像弱鸡一般,鲜有胜绩。然而在抗战中,却以落后的装备死磕日军,让日军都深为佩服。

抗战前的中国,内部军阀混战,李宗仁的桂军、阎锡山的晋军、刘湘的川军等各派军阀自立门户,还经常互相打仗。我们今天说的这支军队就是川军。在军阀混战的时候,四川内部更乱,一个四川省却混杂了诸多武装力量,而且相互征战。后来,刘湘统一了四川,被称为“四川王”,并且易帜,形式上归于中央管理。

不过这支川军在内战中很不给力,经常被红军追着打。刘湘曾经有一支“神仙兵”,一手拿着烟枪抽大烟,一手拿着步枪冲锋,在刘湘统一四川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和徐向前作战时,很快便败下阵来,“神仙兵”的统帅都吓得闭门不出。像红军梭镖队攻占湘军阵地、主帅差点被生擒、武器装备被大量缴获的事情层出不穷。从这里来看,川军团似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曾经被人嘲笑的川军部队,却做了很多让全中国人民都尊敬的事情。在出川前,川军将领就立下誓言:日军不退,川军绝不回乡。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四川出兵出枪出民工,在抗日战场上大显神威。

在台儿庄战役中,正面防守滕县的便是四川将领王铭章。在面对武器装备远远超过自己的日军精锐时,王铭章和122师的全体官兵没有一个选择逃避,而是正面迎敌。激烈的战斗进行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122师全体阵亡,战后日军也感叹这支部队顽强的抵抗意志。

滕县防卫战只是川军团在抗日战场上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玩命抵抗日军的战役在川军团经常发生,而像王铭章一样的川军将领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团级军官中,川军团一共有四百多名团级干部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而出川的六名中将里有四名殉国。当然,川军团也击毙过日军师团长酒井直次,在抗日战场上的作战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川军团虽然在内战中表现软弱,但是却非常具有民族大义,所以在面对侵略的时候,能够奋勇杀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川军团很厉害!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虽然不一定是战绩最好的军团,但一定是最勇于牺牲的军团。

川军擅于内斗,但是当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之时,川军内部达成统一,一致准备出川抗日,尤其是四川最大军阀,刘湘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发电蒋介石请求出川抗日,并且明确表示:"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川军匆忙出川,但是因为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不足的条件下,被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差的军队,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川军却打出了自己的名声,打出了自己的作风,打出了自己的气势,就是这样一次部队,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四川一共有350万人走上了抗日的战场,据统计在抗日的战场上,每5个人就有1个是四川人,四川的每15人,就有一个上战场,四川总共向全国提供了20的兵力。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川军26师在杨森的率领下千里跋涉开赴上海参战。该军是川军中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然而却是淞沪会战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

川军第20、30集团军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山崎大队。

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后被编入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在滕县保卫战中浴血杀敌,打出了川军的声威。122师王铭章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一二二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在藤县保卫战中,川军将士中没有出现一个被俘虏的,为川军赢得了全国的尊重。也正是这种牺牲精神才换来了台儿庄大捷。

正是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曾挥泪而言:"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伤亡居各省之首。而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史论纵横


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对抗战贡献之大,没有哪一个省能与之相比。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的大后方,并没有受到战火的直接波及。

但在八年抗战中,川军主动请缨,出川投入抗日救亡的血与火战场,成为抗战时期一支重要的力量,也是取得制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抗日战争中,川军出了不少抗日名将,也经历了不少恶战,应该被我们记住。

四川省主席刘湘作为川军的领袖,一贯积极主张抗战,他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上向蒋介石亲口表示,四川愿意竭尽全力,不计得失,全力以赴投入抗日战场。

只要一声令下,四川将马上调集30万部队投入战斗,并且后期将发动五百万蜀中儿女投入战争,同时在物资补给上也竭尽全力进行保障。

川军的这种表态,对鼓舞人心,起了极大的作用。

1937年8月,刘湘、邓锡侯率领川军两个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蒋介石出于个人目的,将川军拆解补充到不同的战区。

他们在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刘湘向蒋介石、何应钦表示愿意负责指挥南京保卫战,誓与首都共存亡。

但是蒋介石不愿意,将首都的防卫交给了唐生智。结果南京失守,三十万同胞惨遭杀害。


(刘湘)

川军在广德、泗安之战中,掩护大军西撤,第145师师长饶国华,奉命扼守广德县城,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弹尽粮绝,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自杀成仁。

杨森的第二十军,做为的先锋队,全程参加了从淞沪会战到三次长沙会战的累次重大战事,他手下的二十六师,在淞沪会战中,全师4000多人战死将近四千。

在台儿庄战役中,122师死守腾县,面对日军矶谷师团的重炮飞机,师长王铭章以下三千余名川军将士战死,无一投敌。

李宗仁将军战后公开表示:“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连日本人都称赞这支“中国的草鞋兵”战斗力强悍。


(王铭章)

四川青年王建堂,在民族存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联合数十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请缨杀敌。

大家推举王建堂为首,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川参加战斗。

就在王他们出发前,王建堂的父亲王者诚将一块白布做成旗帜,正中写着上斗大的一个"死"字。

旁边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老人亲手将旗帜交到儿子手上,目送儿子走上抗日的战场。

这一幕在当时的四川,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无数伟大的父母,将自己的儿子交给了国家,只为了川人历代讲究的“忠义”二字。

在抗日战争中,每五个人军人中就有一个川人,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八年中共有350多万川军出川参战,其中有263991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另外川军中负伤的有356267人,失踪的有26025人,战损人数高达64万。

四川也为抗战提供了不计其数的战略物资,老百姓省吃俭用,将每一分钱省下来打鬼子,川军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所以,要问我川军厉害不厉害,我没有别的话可以说,我只能说,向伟大的四川人民致敬!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我看过影片多了,四川人确实能吃苦,能打仗,不怕死,英勇杀敌,又说现在四川人在外面打工能吃苦,能干等等,它是有民族个性基因有关系的,难怪日本鬼子迟迟不进四川,如果那时进了四川可以说,有来无回,平四川人本性地理勇敢智慧就把日本鬼消灭在四川,我猜日本人了解四川地形人物等等,才迟迟不进四川的原因,这是我的想法和看点,具体情况问问那时的日本鬼子的战犯(石原)等等战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