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种中药据说是可以让胆结石消失,这种说法可信吗?

一切一切都没了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医药学文化让世人瞩目。至今许多中药的药理药用,还是未解之谜。就连小日本都想把中药文化列入日本的国粹精华。虽然在我们中国面前有点班门弄斧,但也足够说明其对中药的重视程度。


中药可以消石,这是毋庸置疑的。有过胆结石或肾结石的朋友,去医院开中药时医生的处方里面经常会可以见到这几味中药:金钱草、海金沙、石韦、过路黄等。这几味中药,在中药学里面属于利水渗湿药,主要的功效呢就是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而且在中成药结石通、消石素等成分中都含有中药金钱草、石韦、海金沙。这些足以说明中药在去除结石的功效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当然不管是胆结石还是肾结石,所有的石头都有大有小之分,还有类型之别。有泥沙样的小结石,有几厘米左右的大结石,有胆固醇类结石,有胆色素类结石,也有草酸钙类结石。石头的体积已经远远大于它可以排出的管道大小,那是怎么样吃排石药物也排泄不出来的。


同理结石的硬度比一般的石头都还硬,那也是怎么消也消不掉的。所以不管是口服排石中药或中成药,一般情况下只对泥沙样的细小石头有一定的作用;体积比较大的结石,只有通过体外碎石或者手术取出。


健康易加医


最近遇到一个病人,让我对中药治疗胆结石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有的病人,中药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溶石!!

一、很多人的疑问:胆结石能不能吃药排出来??

胆结石的治疗与肾结石是不同的,小的肾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排石,通过小便排出去,但由于胆道的结构与泌尿道的结构很不相同,因此,教科书上不建议胆结石采用药物排石的方法,而往往需要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胆囊结石可以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结石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内胆管结石往往采取部分肝脏切除。胆囊结石更是不推荐排石,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引起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然而,胆结石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即使这次手术处理好了,以后还是会再长,周而复始,曾经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已经因为胆结石开了6次刀。

二、有些中药确实对胆结石有一定的作用。

以前如果有人说中药对于胆结石有治疗作用,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西医讲究的是证据。没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是没有说服力的,直到最近遇到一个胆结石的病人,让我对祖国传统中医治疗胆结石有了较深的认识。

20多年前开始的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

之后断断续续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

10年前做了部分肝脏切除;

6年前于内镜下处理胆总管结石;

2年前再次于内镜下处理胆总管结石;

1年前再次因胆结石并发胰腺炎就诊我院住院治疗。

从1年前开始应用某种中药;

这次由于胆结石并胆管炎再次住院治疗。住院后做了CT检查,与去年的CT检查相对比,发现结石明显减少。



从前后CT的对比可以看出,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均有减少。

三、中药治疗胆结石,教科书上也是有所推荐的。

教科书上对于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首选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但中药及中成药也是推荐使用的,但具体哪种中药或是中成药,倒是没有明确说明。另外,胆囊结石并没有推荐中药或是中成药。 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已经体现在了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相信很多中药对胆结石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如果想通过中药完全消灭胆结石,估计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中药治疗胆结石也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既然有这种方法,姑且一试,说不定会有用呢。

四、最后,这位病人用的中药是:鸡内金。

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具体用量,本人真的不甚明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建议咨询中医科的医生。


头号在线医生


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目前的临床治疗看来,某些胆结石确实可以通过中药来达到变小甚至消失的作用,但这里一般都是采用的都不止一味中药。常用的利胆排石的中药有:鸡内金、海金砂、酒大黄、金钱草、柴胡、茵陈、郁金、川楝子、栀子等。使用的效果不尽相同。

中医讲究因人施治,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采取不一样的治疗措施。对于结石来说,以下几种原因可能是导致不同患者治疗效果不同的原因。

1、胆结石的大小,从胆管到十二指肠大乳头处每个人的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如果结石的直径较大的,容易发生卡顿,排石的效果自然就差;

2、胆结石的状态,结石根据其存在的位置可以分为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不同的部位需要通过大乳头排出所需要的路径不同,如果是处于较狭窄位置的结石也较难排出;

3、胆结石的的组成成分;根据结石的主要组成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不同成分的结石对于相同的治疗方法所起的疗效是不同的;

4、胆囊的收缩功能;结石的排出需要胆囊的收缩促进胆汁的排出,进而排出结石,多数药物是通过对胆囊的良性刺激达到排石的目的;

5、生活习惯的不同,生活因素也是会影响到药物治疗效果的。

指导专家:刘波(头条号:肝胆外科医生刘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专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微创外科治疗,腹腔镜肝脏肿瘤,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


医联媒体


一味中药能让胆结石消失吗?这可能吗?我的回答是不但可能,而是的确有疗效。

现代人对中药认识有两个极端。一种是不信,另一种就是迷信。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对中医学的全面了解。更缺少这方面的知识。

单方治病,自古有之,没有用中药治病,就得组方之说。如现在市面所销售的三七片,成份就是一味三七。用治元气暴脱,命绝欲徽之急症的独参汤,也只有一味人参。独味用药,在中医临床治疗中非常普遍。

现就与大家分享单味中药治愈结石的个案。


:我有
个亲戚,因后背胀痛,查出胆襄炎症合并结石。所幸结石不大,中医大夫给开了普通抗生素,外加一味威灵仙(60g)。服威灵仙七天后超声波检查,已愈。也许有人不信,怎么可能?有人服德国进口胆通半年都无效,一味威灵仙能排出胆结石?没办法,这是事实。但有个前提,任何病症,应早发现,早治疗。如结石发展到一定程度,那只有胆囊切除了。


连线草,又名活血丹,在我们皖南山区亦称金钱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也许是山区水质的原因,肾结石患者比较多。在我们这里用连线草煎汤代茶饮,是非常普遍的,疗效也很好,一般比较小的结石,一月左右即可排除,比较大的也会慢慢消融。

说这些,主要是希望大家走出对中医药认识误区。能够重新认识祖国医学的作用。

谢谢阅读!


三七8113


你好,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相信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虽然不是中医,但我认为中药消除胆结石可信,我从医生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胆结石的形成按成成分可以分为三类:

1、胆固醇结石:由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多,逐渐沉积形成,多为单发,质地坚硬,X线拍片不显影。


2、胆色素结石:我国多发的结石,质软易碎,形状不定,小的如泥沙,可随胆汁流动,易堵塞胆管。

3、混合性结石:以上两种结石的混合体,X线拍片可显影,据统计,是我国最多见的结石种类!

根据结石的性质,质地的软硬度,饮食结构的不同以及个体对药物的敏感度,我认为中药化石排石对胆色素结石效果比较明显,对于质地坚硬的胆固醇结石作用缓慢!

大家都知道,中药本身就不像西药发挥作用那么迅速,所以针对坚硬的胆固醇结石效果就会显得不太明显!

所以我认为,中药化石排石不是针对所有结石都会具有明显疗效,如果你感觉服用中药效果不好,不是中药欺骗了你,而有可能是你患的结石是坚硬的胆固醇结石!

以上个人见解,供参考!


健康科普小医生


中药确实可以让部分胆结石、泌尿系结石等化掉、排出,但是说一种单味中药就有这么大的作用,确实可信度比较低,至少这种方法不适合大部分人,因为人体内的结石一旦形成,要想单纯应用药物排出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胆结石,单味中药让个别人的结石排出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碰巧他的严重失衡的体质正好是这个药物所能够纠正的,可能单独应用了以后确实有比较大的效果了。

对于我们大部分常人来讲,很多人都想知道一旦得了胆结石或者胆囊炎之类的如何治疗才好,今天我在这里进行一些详细的介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特别是一些喜欢吃大油高脂肪食物的人们,在疾病的早期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可能就会有不错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改变饮食习惯,一些习惯早晨不吃饭的朋友尤其容易发生胆囊等病变,这已经是医学共识了。最后,我再谈谈究竟用中医药如何治疗胆结石,从古至今的古书上,总结起来比较有确切疗效治疗胆结石的方剂虽多,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大柴胡汤:柴胡,黄芩,枳实,大黄,生姜,大枣,半夏,白芍,再辨证选择以下一些药物:金钱草,海金沙,郁金,硝石,矾石,蒲黄,元胡,鸡内金,滑石等,因为中医把这个病辩证为肝胆湿热、郁热多见,所以治疗上主要是以疏泄肝胆,清利湿热为主,根据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上述药物再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确实有很好的疗效。有些临床上出现疼痛不适的患者,早期患者应用上述药物后通常自诉疼痛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肾与中医


我发现很多人谈中医的问题,都是在谈它“先进”的理念。

中医中有很多的“理念”,你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的生理活动必须与环境协调;比如“身心合一”,强调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的协调。比如“整体观”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其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来病邪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平衡,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病变。

中医治病讲究扶正祛邪,调平阴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结就要散,逸就要劳;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最终使阳生阴长、阴阳自和,五脏协调,病自然就好了。

这些理念,都有一些道理,从哲学上讲甚至可以说很有道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都仅仅是一种“理念”而已,现代医学也有这种理念,你必须把大道理转化成小道理、把理念转化成可操作性的东西,才可以使其发挥作用。就好比“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也没有什么错,关键是政策层面的操作,没有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过是“正确的废话”而已。

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中医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理念,实现自己的“道理”么?

寒者当然要热之,热者当然要寒之,但你怎么判断是寒是热?实者当然要泻之,虚者当然要补之,但你怎么断定是实是虚?

有人要说了,中医有中医自己的理论啊,OK,既然说到中医理论,那我就通过一个例子让大家了解下中医理论是个什么东西。

比方说一个人视物模糊,让现代医学(西医)去诊断,他会检查是否有屈光不正,比如近视、远视、散光等等;是否有眼科疾病,比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等等;是否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脑瘤、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等等。每一种诊断都有清楚而又明确的理论依据,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数据和影像摆在那儿,大夫清楚,患者明白,世界公认。

反过头来说中医,中医讲究“整体观”,讲究“治本”,讲究“扶正祛邪,调平阴阳,五脏协调,病自然好”,OK,这些理念都没有问题。但接下来一旦涉及到具体应用,中医就开始胡乱臆想了。

眼睛为何会出问题?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不好,肯定是肝出了问题,所以治眼要从肝入手。而肝属木藏血、肾属水藏精,根据五行生克,水生木,所以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补肝同时又要补肾。

这些中医辩证理论,听上去很“整体观”,很高大上,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全是臆想。比如说现实中因为脑肿瘤或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造成的视物模糊,是肝虚还是肾虚?是滋阴还是补阳?

从中医理论本身来说,为何是“肝藏血”,怎么就不是肾藏血、脾藏血?肝藏血为何就“开窍于目”,为何不是开窍于口、开窍于耳?中医认为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从五行生克上来说,水生木没问题,或者说水属性东西与木属性东西有互相滋生、促进生长的作用也没问题,但中医有何证据证明肾属水、肝属木?

科学以事实为依据,科学讲究证据,而迷信只要求你绝对相信和服从!

面对这些质疑,没有中医能回答出来,他们只会说中医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或古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那古人又是怎么知道的?科技领先古人千倍万倍的现代科学都不能证明这些理论,那对世界认知极端低下的古人是如何发现的?

推理很简单,就是臆想出来的。 换句话说,你能找出一个不是现代人臆想的,几千年后的科技却证明不了的理论么?

**************

有人说这些东西不是臆想是经验总结。

诚然,中医最初就是源于古人的实践经验总结,比如生病以后吃点什么草药症状就缓轻了;比如说哪儿不舒服按按那儿症状就减轻了。

可后来呢?受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化影响,中医在其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主观臆想。

如果说萝卜顺气、冬瓜利尿等是靠尝、靠经验总结出来的,那什么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黑豆补肾、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大米聪耳、蝙蝠屎明目等等等等,我不相信这些玩意也能“尝”出来或通过经验总结出来。

难道某个瞎子偶尔吃了点蝙蝠屎复明了?还是常吃大米的比常吃馒头的耳朵更灵敏?还有“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肝藏血开窍于目”这些五脏归属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脏化五液理论;以及人体的经络穴位等等理论,又是哪位大师通过什么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谁能说来听听?

**************

退一万步讲,就算中医某些理论是经验总结,可事实告诉我们,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没有科学指导的经验总结往往会走偏。比如中医认为核桃健脑抗衰老,前几年我在云南、山西、河北某些盛产核桃的地方出差,见那儿的人天天拿核桃当零食吃,也没见聪明到哪儿去,也没见他们比别的地方人更不容易衰老。

就拿上面提到的大米来说,中医说大米聪耳明目。 第一,从理论上,中医拿不出任何大米聪耳明目的科学依据;第二,从实践上,南方人天天吃大米,也没见他们比北方人耳朵更灵敏,眼睛更明亮;第三,除了中国中医,没有一个国家科学界、医学界承认大米有聪耳明目的功效。无论是理论、实践应用、还是世界普遍认知,都能证明“大米聪耳明目”就是胡说八道。对此中医无法解释,他们只能用比如“中医肾不是西医肾、中医脑不是西医脑,中医的眼不是西医的眼”等苍白的的理论去敷衍。

所以说,想做到和能否做到是两码事,光有“正确的理念”是不行的,你必须有一套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来帮你实现自己的理念。而中医理论,不过是打着“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整体观”等旗号,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进行胡乱臆想罢了。

实际上,阴阳五行也好,中医理论也罢,都是理论上可以自洽,实际上无法操作,因为它这些理论经不起严密的实践检验,因此只能采取类比,附会等方法来解释一切,结果问题就越来越多,更别说指导实践了。

当然了,瞎猫有时也能碰上个死耗子,中医理论偶尔也能有蒙对的,但只是极少数而已,其大多数都是无效又滑稽的东西。

**************

中医为什么强调整体联系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限于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中医缺乏了解细节的能力。中医不知道细菌,不知道病毒,对微观世界没有认知,只能从宏观上去解释一些东西。比如说吹了冷风、着凉了后,身体出现不舒服的地方,中医想当然的就认为是风寒侵体。

而现代医学有能力研究生命过程的细节,同时又将这些细节组合起来,这才能真正的把握整体。

比如说一个人腿脚不便,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无非就是舒筋活血,活络经脉等等。

而让现代医学来诊断,一定是通过细致的检查判断其病因如何。如果是局部的肌肉、骨、韧带的因素造成的,通常是以局部(腿脚)的治疗为主;如果考虑是神经源性的因素,病变部位可能在脊髓或脑,治疗手段就要作用于腰或头;如果是血管因素,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必须考虑全身有无病变,是否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关,可能就要治心或胰等;这样的考虑还有很多很多。

中、西医哪个说法更精确更科学,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

中医粉面对反中医的文章,基本上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大体意思是“中医有很多东西确实是科学解释不了的,但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发展到今天,对世界的认知无异于管中窥豹。面对宇宙奥秘,人类是极其渺小的,太多事情无法用科学来证实。”

这种说法其实是很搞笑的。既然太多的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那我们该怎么办?努力发展玄学?发展阴阳五行??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满世界都在学习着科学、用着科学、研究着科学,大家日常生活中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一切,对科学称赞不已,很多人喊着要抵制戏子,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可一旦遇到中国传统的东西,却又反过来质疑科学了。

人类对世界认知确实是窥豹一斑,但这窥豹一斑还是因为有科学。没有科学,人类连窥豹一斑都不能。没有科学,恐怕我们现在还认为打雷是老天爷发怒,雷公电母在施法;没有科学,我们可能现在还认为月亮上有冷寒宫,里面住着嫦娥和玉兔;没有科学,我们可能现在还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整个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就因为人类是极其渺小的,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展科学,只有科学,才能帮我们正确的认知这个世界。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习研究科学,没听说哪个国家和民族学习阴阳五行和易经八卦的。几千年来,阴阳五行为中国造出一个螺丝来了么?抛弃阴阳五行,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么?

正如科学的特点所说,科学不是真理,但科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科学当然不是万能的,但科学在不断发展,向前发展,很多东西如果现代科学都解释不了,我们凭什么相信几千年前生产力和科技比现在落后很多的古人能解释了。

如果说科学不够发达,无法解释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黑豆补肾、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大米聪耳、蝙蝠屎明目;无法解释为什么肝藏血开窍于目,肾藏精以滋养肝血,那落后的古人又是怎么知道的????推理很简单,中医粉来说!

**************

第二种说法大体意思是“中医如果没效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用,没效为何我叔叔大爷七大姑八大姨得了某某病,就让中医治好了,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也让中医治好了。你怎么解释?”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中医的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人们应该注意到,所有人在说中医能治病时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方法,这就是举例证明。比如说,某某电视台记者患中风在国外不治,回国用中药起死回生;某某人的小姨子得了一种怪病,西医束手无策判死刑,靠中医妙手回春等等,却很少听说比如中医成功攻克某某疾病。

中医粉对西医治好的,而中医治不好的很“理所当然”的选择了闭口不谈。看来“西医只报道失败案例,中医只报道成功案例”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医并非人类社会中唯一的传统医学。史书上有各国人民使用传统医术治病救人的记载。例如,古代印度也有使用草药救治无数病人的记录,欧洲人的书上记载了使用基于“体液说”的放血疗法拯救无数患者的神奇故事。甚至在今天非洲的某些部落里还流行着用跳大神来驱除病魔的习惯。那里的部落酋长们说,跳大神很验灵(不灵验不会有人用)。

既然各国人民自古到今有这么多的治病救人的奇效良方,为什么却不被纳入今日的主流医学西医呢?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现代医学对于医药的“有效性”的认识。

感冒了,喝了一杯板蓝根冲剂,三天后好了,到底是板蓝根的疗效还是人体的自愈?不用随机双盲测试谁也不知道。不能因为吃药在前病好在后,就认为这两个事件有因果关系。再比如腰疼,贴了一剂“虎骨麝香止痛膏”,第二天“仿佛”好了一点,“仿佛”不痛了,都是很主观的一种感受,特别是有些作父母的,为了怕子女花钱,为了怕子女不放心,痛也说不痛。再比如中风后遗症,口角下垂,流口水,腿脚不利索。针灸一段时间后,情况好多了。但你怎么就知道是针灸的作用?如果不针灸,多揉一揉捏一捏,就一定不会好转?我记得欧美发达国家在中风后遗症的恢复上,是领先中国的。

所以,要说中医有效,决不能光用例子来说明,必须拿出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要能够在成百上千个临床试验中被重复。你可以举一万个例子说明中医有效,但我只需要你拿几百个病人做的双盲试验的结果出来。

可惜,中医不敢,中医不怕举例子,就怕双盲试验。中医大夫们一提起大规模双盲试验就胆战心惊。他们不愿也不敢面对科学方法来接受检验。这是中医的致命之处。所以中医必然和其它国家的许多传统医学一样被排除到今天的主流医学之外。

如果光用举例子的方法,我们不光可以证明中医有效,甚至可以证明世界上所有巫医、算命先生、气功师、看面相先生、风水先生、占星术者都是有效的。但只要几个小小的科学试验就可以将所有这些骗术戳穿。


执念如山


胆结石是胆管,胆囊内形成的凝结物。通常胆结石的形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胆结石易诱发胆囊癌等危重疾病。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单味中药就可以消结石,排结石,固定的成方就有,就是胆道排石汤。今天荐绍几种可以排石的中药成方,如果有朋友知道可以排石的特效单味中药,也可以在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1.柴胡,半夏,莱菔子,白芍,枳壳,川芎,香附,陈皮,川楝子,元胡,郁金,鸡内金,大黄,甘草。只列出药味,没有剂量,就是要医生根据病人情况随症加减。此方适于肝郁气滞型胆结石。

2.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车前子,竹叶,大黄,莱菔子,金钱草,鸡内金,茵陈 霍香,佩兰 茯苓,白术,甘草。此方适于肝胆湿热型胆结石。

由上可见,排结石通常是多味药联合,全方位的协同作用,有的中药负责把结石碎成小块,有的中药负责利尿,让结石排出体外。所以单用一种中药,很难有全面的效果。

关于胆结石,还有一些需要注意,胆结石好发于中年女性,因为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加喜静不喜动,而且晚上一般吃完晚饭就坐在那里,看剧吃零食,这些生活习惯都容易诱发胆结石。除此之外,胆结石的朋友日常饮食也要注意,尽量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山楂,酸奶。少吃动物性脂肪,内脏,辣椒等。饮食预防也是降低胆结石发生的有效手段。再就是多运动,保持形体的匀称,不要过度肥胖。


药事健康


如果有让体内石头消失的中药,那这个发现者贡献太大了!什么血管狭窄,血栓都能迎刃而解了,可惜的是,没有这种药,如果能把石头熔解除非强酸,可是强酸进肚里,还没到病灶,恐怕肚子要先烧个洞吧!


中药有很多合成药和西药药性差别不大,消炎、止痛、刺激血管收缩或扩张,能够中和石头结构中的游离部分,很少的油脂沉淀物、灰质。其它就不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不光中药,西药在熔石方面也无能为力。医药上面讲的活血化瘀是相对的,就像下水道一样,能流动的时候流体力学有用,都堵死了,特别是用石头堵死了,除非手术外力疏通别无它法。

进入中老年以后,对运动要做到优雅运动,过于激烈突然的全身运动会让心脑血管上的表皮脱落,堵住血管形成血栓。把握四个要点:不能长时间呆坐、多喝水、多惯性运动、心情舒畅!



黄蜂二师兄


一种中药可以让胆囊结石消失,可信吗?老问题,又来了。首先,张大夫要跟这位提问者说,这肯定不可信,别被忽悠了。被忽悠了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别耽误了病情,更有甚者,千万别人财两空。胆囊结石如何治疗要看具体病情,不一定都需要手术,有些只要注意观察随诊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这种类似的事情大家都可能遇到过。说起来,无外乎就是忽悠你,某种特定的神药可能治好很多顽疾,不开刀、不手术、不痛苦,轻轻松松就能解决问题。于是,很多人就相信了,就拿着钱去追随,最终可能人财两空。张大夫在心内科长期工作,最常见的就是某些神药,忽悠患者可以对心脏疾病药到病除,可以去根。很多相信了这些说法的患者,最终都是人财两空。

其实,这种骗局也不难辨别,但凡告诉你吃某种特定药物,就能根治顽疾的说法,多数就是不靠谱的骗局,广大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