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历史上除了朱元璋直接传位给孙子,还有哪位皇帝也是直接传位给孙子的?

情绪信箱


直接传位给孙子,想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君就想把九重天之主的位子传给金莲转世的天孙夜华。



据我所知,间接传给孙子的是康熙。一日,康熙去老四那里,碰见了弘历在练剑,颇有帝王之风范,喜欢得不得了。据说为了能把皇位传到弘历的手里,这才先把接班人定为雍正的。不过,雍正也没负所望,确实把帝位传给了宝亲王。



秦始皇的父亲也算是间接继承王位,命太好了,运气很不错。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就算是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办理先王的丧事后,即位短短三天,就去世了。所以,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就直接一步登天了,这也从赵国回来没多久,华阳夫人认他为子也没多久。感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纯粹是为吕不韦和秦始皇做嫁衣裳,命中注定吧。


一抒己见


有的,据我所知的是有两个,分别发生在辽朝末期和元朝初期。


公元105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接过父亲辽兴宗权杖登基为帝,辽道宗在位期间,政治黑暗,国势逐渐衰落,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苦不堪言,但辽道宗不思进取,反而重用奸臣耶律乙辛等。

1075年,耶律乙辛谗言皇后萧观音与人通奸,辽道宗不分皂白将皇后处死,为防太子登基报杀母之仇,对自己不利,故又陷害皇太子耶律浚,并将其杀害,史称十香词冤案,后被辽道宗追封为昭怀太子。


大安七年(1091年),耶律浚的儿子耶律延禧被封皇太孙,从而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辽道宗耶律洪基去世,耶律延禧奉遗诏继位,改元乾统,即天祚帝,辽朝最后一个皇帝。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是为元世祖,1273年,忽必烈立嫡长子真金为皇太子,真金在父亲忽必烈的影响下,学习汉文化,于1279年参与朝政,成为汉法派的领袖,也是元朝中汉臣的依靠。


1285年春,南台御史上疏请年事已高的忽必烈禅位于皇太子真金,并请南必皇后勿再干政。此时真金与忽必烈同时都在上都,而且此事真金也确实不知情。但听说有人想让自己退位的忽必烈却怒不可遏,随即杀了几个参与的汉臣。


此事的发生,真金一直惊恐不知所措,后来又为了保护汉臣向忽必烈奏请免死,得到忽必烈训斥,至此忧郁成疾,于同年1285年12月病逝。
真金死后,忽必烈将”皇太子宝”授予真金第三子铁穆耳,并将真金所管事务全部交给他,从而确立了其的合法地位。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忽必烈的政策,是元朝有名的守成之君。


优意视频


我说的这个可能有点争议,那就是南越武王赵佗传位给他的孙子南越文王赵眛,赵佗在位67年,活了103岁,把他的9个儿子全部都熬死了,最后只好传位给孙子。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刘邦在位时是被封为南越王,刘邦死后,吕后当权时,汉越交恶,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文帝时,又除去帝号称王,但在南越国内一直一直用着帝号,如果把他也算作是皇帝的话,那么他就是在位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了。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人,赵佗19岁便护驾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由于屠睢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第一个王国,是一个地方性政权,都城设在番禺(今广州),广州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古都。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建立至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历五代,共93年。

1983年6月在广州市象岗山上发现了一座汉代诸侯王墓,由出土金印可以证明是南越国第二代王南越文王赵眛的墓葬,同时也纠正了史书记载的第二代南越王为赵胡的错误。这座墓中发现一件汉代仅有的丝缕玉衣,文献只记载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这件墓中却出土了一件丝缕玉衣,极其罕见,对研究岭南地区在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赵佗的陵墓目前还没有发现。


考古流帆


在“家天下”传承确立后,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皇位父子相传,但也有例外,比如兄弟相传、叔侄相传和题主说的爷孙相传。

爷孙相传最为熟悉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惠帝朱允炆,其他的还有如下:

1. 元朝:忽必烈传位其孙。

忽必烈皇太子子孛儿只斤·真金在1285年病逝,时年42岁。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封其孙铁穆耳为皇太子,统兵镇守漠北。公元1294年,铁穆耳继位,即为元成宗,追尊其父真金为皇帝,庙号裕宗,谥号文惠明孝皇帝。

2.齐武帝传位其孙

南北朝时期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8月27日),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二任皇帝。其太子萧长懋于公元493年病逝,同年齐武帝立其长孙萧昭业为皇太孙,入主东宫。

公元493年七月三十日,齐武帝去世,皇太孙萧昭业继位,追尊其父萧长懋为文皇帝,庙号世宗。

3.辽道宗传位其孙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辽朝第八位皇帝。

其子耶律浚在公元1064年被立为皇太子,时年7岁。公元1077年,耶律浚遭奸臣耶律乙辛陷害被辽道宗废为庶人,囚禁于上京城内,同年十一月,耶律乙辛派人杀害耶律浚。

辽道宗后来知悉儿子冤情,追悔莫及。

公元1091年,耶律浚之子耶律延禧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公元1101年正月十三日,辽道宗去世,其孙耶律延禧奉遗诏继位,追尊为父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

4.金世宗传位其孙

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3月29日―1189年1月20日),其太子完颜允恭在公元1185年病逝后,金世宗在次年,册立其孙完颜璟为皇太孙。

公元1189年,金世宗去世后,其嫡长孙完颜璟继位,即为金章宗,追谥其父为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

5. 南越国赵佗传位其孙

严格意义上,南越国并不记录在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国朝体系中,此处只是作一介绍。

赵佗(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赵佗作为秦朝将领,与任嚣率秦军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赵佗非常长寿,史书记载活了接近100岁,赵佗去世时,其子赵仲始已经去世,南越国王位由赵佗孙赵眜继承,后谥号文王。


古今众谈


当时,朱元璋直接传位给孙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按照古代“嫡庶有别,尊卑有序”的规矩,故将皇位传给了疼爱的孙子朱允炆。

(朱允炆)


纵观历史长河,直接传位给孙子的事情也曾有过。


五帝之首——黄帝

黄帝与正妃螺祖一共生了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颛顼为昌意之子,年少时与皇帝长子少昊学习治国才能。颛顼精通音律,会学百鸟之声,后又用音乐医治好了皇帝的病,并自创《承云之歌》,此曲不仅气势磅礴,且刚中带柔,浑然一体,皇帝从曲中也看到了颛顼的胸怀、气度以及抱负和才华。于是将帝位传给刚刚十六岁的颛顼。颛顼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被后世尊为我国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颛顼像)

元世祖——忽必烈

孛儿只斤·真金是忽必烈的嫡长子,因此被封为太子。此人精明能干、一生极力推行汉化。但在晚年由于其幕僚劝谏忽必烈禅让一事,使忽必烈大怒,最终忧惧成疾,很快就病逝了。忽必烈为追思孛儿只斤·真金,最终将皇位传位给皇孙,也就是思孛儿只斤·真金第三子铁穆耳。

(忽必烈之孙,铁穆耳像)

南越武帝——赵佗

赵佗原为秦始皇时代的武将,由于战功卓著被封赏百越之地,后称帝。赵佗活了103岁,分别经历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华文帝、汉景帝工九位皇帝,由于长寿,他把儿子们全都熬死了,最后不得已将皇位传给了孙子赵胡。

(赵佗之孙,赵胡像)

南齐武帝——萧赜

武帝萧赜即位后,便立长子萧长懋为皇太子,但由于萧长懋身体羸弱、肥胖又不运动,最终于36岁就英年早逝了。最终,萧赜不得已将皇位传于皇孙萧昭业。值得一提的是,萧昭业是一位荒淫无度、乱世暴政的皇帝,最终被臣子所杀,在位仅一年。

(萧赜之孙,萧昭业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转载,也可以关注我,大家共同讨论历史!


linux每日谈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很少有皇帝直接传位给孙子的情况。朱元璋直接传位给孙子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朱元璋的长子叫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其母是高皇后马氏。朱标温文儒雅,慈人殷勤,颇有儒者风范,可惜朱标英年早逝,爱屋及乌的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我们都知道隋于二世而亡,但是在隋炀帝杨广死后隋朝还没有真正的灭亡,李渊当时控制着长安,在杨广还没有死的时候,李渊就在长安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隋恭帝杨侑,他就是杨广孙子。

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辽道宗的孙子,也是辽朝最后一位皇帝,辽道宗死后,耶律延禧奉遗诏即位。元成宗孛尔只斤.帖木儿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他在其母阔阔真和大臣伯颜等人支持下即位。


紫梦阁主


元世祖忽必烈传位给了孙子铁穆耳


时光之意


祖父传位给孙子的,在本国历史上有六例。

一:南越王国的武帝赵佗(前206~前137在位),传位给孙子文帝赵眛(前137~前127)。

二:南齐武帝萧赜(440~493,482~493在位),因文惠太子萧长懋(457~493)早亡,传位给孙子废帝萧昭业(474~494,493~494在位)。

三:辽国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1055~1101在位),独子昭怀太子耶律濬(1058~1077)被奸臣耶律乙辛害死,才传位给孙子耶律延禧(1101~1125在位)。

四:金国太宗完颜晟(1075~1135,1123~1135在位),被侄子宗干等人逼迫,传位给侄孙熙宗完颜亶(1119~1149,1135~1149在位)。

五:金国世宗完颜雍(1123~1189,1161~1189在位),因为嫡长子宣孝太子完颜允恭(1140~1185)早亡,传位给嫡孙章宗完颜璟(1168~1208,1189~1208在位)。

六:元朝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1294在位),明孝太子真金(1243~1285)早亡,传位给孙子成宗铁木耳(1265~1307,1294~1307在位)。

七:明朝太祖朱元璋(1328~1398,1368~1398在位),懿文太子朱标(1355~1392)早亡,传位给孙子惠帝朱允炆(1377~1402,1398~1402在位)。


高大壮就是这么自信


朱标是朱元璋与正妻马皇后所生,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标是再正常不过的,然而,朱标英年早逝,他的长子雄英也早逝。没办法,朱元璋只好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次子允炆。

看起来是朱元璋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孙子,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也遵循了古代嫡长制的传统做法。历史上,将皇位直接传给皇孙的非常少见,都是由于特殊的原因造成的。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太子正常在位,而皇上却把皇位传给了皇孙,那岂不是引火烧身,自灭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