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腾讯确认将撤回对“差评”的投资,你怎么看?

史国宏


5月23号,以微信公众号起家的“差评”宣布获得由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的3000万A轮融资。

关于“差评”

“差评”创办于2015年7月,定位于科技热点资讯的青年文化媒体平台,内容主要为分享科技互联网知识,用通俗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科技互联网事件。根据“差评”提供的数据。目前微信公众号拥有600万的订阅用户,公众号内容全网阅读量以将近6亿次。

虽然影响力不小,但“差评”的争议颇大。最大的争议就是“差评”对其他平台的原创作品的内容的抄袭和洗稿。公众号pingwest(品玩)多次质疑它洗稿,并于去年发布一篇《差评君、陈杨辉和千千万万的抄袭号们,请捡起你们的羞耻心》公开进行抨击。

但洗稿的问题在于,“差评”是看了别家的文章以后。用自己的文笔将别家的中心思想转述出来。这样的“脱胎换骨”的文章想要在法庭上去告“差评”抄袭,胜诉的难度相对高。

虽然文稿洗到让其他媒体抓不到把柄。但“差评”抄袭的恶名已落在在自媒体圈。

此次腾讯投资“差评”,马上就招来自媒体人的一致质疑。5月24日下午,公众号“三表龙门阵”发布《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在文中质疑了腾讯的投资行为,之后多家自媒体公众号发文,如以《腾讯喜提差评》、《腾讯投资差评引发恶评如潮:没了梦想又丢了价值观》、《腾讯何以被差评》等,一致抨击腾讯投资“差评”之行为。

腾讯对舆论的态度作出了及时的反馈

5月24日晚上,马化腾就此事发布朋友圈表示: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将协商退股。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于5月24日在朋友圈回应称,“腾讯的内容平台支持原创,而洗稿是业内难题,如何判定还在想办法。差评只是腾讯业务部门的TOPIC(腾讯兴趣内容基金)投资的,而非公司级投资,不代表腾讯立场。”

后5月24日晚些时候,腾讯发布公告了一则声明: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此时做和评价。我想到了前几天联想的“5G投票门事件”结合起来谈谈危机公关这件事情。

首先这批投资对于腾讯来说是小钱。腾讯现在更看重自己的在互联网圈中的声誉。

领投3000万,对于市值近5000亿美元的腾讯来说真的是一笔小钱。投与不投在腾讯来说根本不值得惊动马化腾。但看的出腾讯和马化腾对此时都非常重视,当天针对下午舆论的风波,晚间就作出了应对措施。这体现了腾讯对网络舆论的重视。

腾讯对于社交平台的公平态度

看到有很多文章抨击腾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但在我看来,大部分抨击腾讯的文章都来自微信公众号。公众号的传播和扩散是在微信里进行。腾讯并没有对此采取一禁了之的做法。也没有干涉舆论走向的迹象,而是通过社交媒体表明立场自证清白。

这也表明了腾讯对社交媒体平台公正性的态度。虽然是自己搭建起来的社交平台。但腾讯在中间并没有去做裁判员的角色。

前段时间有一篇很热门的质疑腾讯的文章《腾讯没有梦想》,在微信公众号中收到了百万的阅读量。腾讯官方并没有反驳或者澄清作者的质疑。反而在某些方面肯定了作者的观点,称自己值得自省。

大如腾讯的体量,对于别人的质疑和不好听的说辞能有如此中肯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要知道在马化腾这样的财富和地位。还有如此的胸怀和态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原本不善于和直面于媒体的马化腾,现在出声次数越来越多

读过《腾讯传》,了解马化腾原本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腾讯初创的十年时间,马化腾公众场合露面不多,且不善言辞。但最近两年,马化腾对于社交媒体的回复是越来越积极了。前端时间和张一鸣互怼,昨天的对于腾讯投资“差评”的回复。

虽然回复的并不精彩,但也体现到了马化腾开始积极回应社交媒体的态度。

和腾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想

我们再看看联想对于社交媒体上的质疑的回复是怎样的?

“联想5G投票门”事件是5月10号在知乎上传出来的,有答主质疑了联想在3GPP 86次大会上的投票。称是因为联想投票给了高通致使华为失去了5G的数据通道短码标准。

对此,5月11号联想副总裁王传东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联想对华为投的是赞成票。但王传东指的是87次会议上联想的投票。并没有回应86次会议上联想为什么没有投给华为。

5月13号左右,联想现任总裁杨元庆也回应媒体称“不要给技术贴上爱国标签,爱国咱绝对经得起考验”依然没有正面去会议联想的投票的真相。反而往火堆里扔了一桶汽油。这时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口径一直瞄准了联想。连一些中立的自媒体站出来为联想辩解了几句都被骂了。此时“联想不爱国”的舆论已成排山倒海之势拍向联想。

最后到了5月16日 联想再也顶不住舆论的压力了,联想的“太上皇”退休多年的柳传志也站出来,称要“联想不能容许有人泼脏水,甚至冠以“卖国”的帽子”还称“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

但事实是什么呢?其实并没有人可以来抹黑联想。只是联想并没有重视社交媒体而已。

用户会用脚投票,态度决定一切

同为科技公司, 腾讯目前的市值接近5000亿美元,而联想市值只有60亿左右。两家公司市值差距如此巨大其中缘由可能颇多。但单从两家公司对待社交媒体的态度上,也可以找出一些差距来:联想对于社交媒体只漠视,危机公关之业余。对社交媒体的认识几乎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而腾讯对此做法和处理就基本算是合格。

中国之所以能出诸如腾讯,阿里,百度,京东这样的大市值公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十亿级的用户市场。而如今在网络社交媒体不断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今天。大公司的任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任何事情都逃不过用户的眼睛。只有用平等的心态在媒体上用诚恳和公开的态度对待用户,用户才会支持你。

否则,用户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离你而去。


有态度的土豆


  腾讯投资差评这个事情,要从两个维度来看。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差评是一个优秀的投资对象。不过,腾讯投资差评,绝对不是一桩好生意。

  微信是腾讯旗下的一个资讯平台,并且以“原创”著称。由于微信公众号一直有保护原创的机制,并且打击那些抄袭的公众号作者。对此,腾讯也一再声称,保护原创是腾讯的价值观。而差评这个自媒体平台,在业内是以“洗稿”出名的,臭名昭著。不难看出,差评的价值观,与腾讯保护原创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

  虽说腾讯投资差评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可价值观的冲突,意味着腾讯投资差评是一个不稳妥的方案。对此,三表撰文指责腾讯的投资行为:

  “差评”一家以“洗稿”起家的自媒体,毫无原创力可言,是科技圈最勤劳的搬运工,长期蹲守知乎、微博、公众号等各平台,东扒西扒,改头换面,甫以“广点通”的流量加持,迅速成长为粉丝众多的大号。
  这是一个在腾讯判定“洗稿”无力,“广点通”流量血汗工厂导入的背景下成长为“头部自媒体”的最好范本。

  从这一角度来说,腾讯确实不应该投资差评。因为腾讯投资差评,就意味着腾讯变相支持差评的这种“洗稿”作法。严格来说,洗稿是被业内不耻的。或因于此,在多家媒体批判腾讯投资差评后,马化腾发朋友圈声明,表示腾讯将为此事负责。

  如无意外,腾讯投资差评这桩生意会黄。虽说马化腾出面平息了风波,但腾讯的品牌形象,因为投资差评这一事情而受损。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腾讯内部管理的问题。


贾敬华


看起来腾讯还是有点节操的,并不想因为投资一个“差评”而获得无数差评。

腾讯在3Q大战之后,逐渐走向开放,不再想着什么都自己做,开始向平台型公司转变。在此之前,腾讯一直顶着中国互联网界最大的抄袭者的大帽子,走向开放之后,很多非核心业务都交给合作伙伴去做了,腾讯负责提供资金和流量,抄袭者这顶帽子渐渐地也被摘掉了。投资“差评”这事一出来,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抄袭者投资了另一个抄袭者,臭味相投,很合适,眼看着公众快要帮腾讯把抄袭者这顶帽子捡起来了。


这时候公关该出来干活了,腾讯公关总监回应了一大段,但是大家只看到一句“洗稿在法理上行得通”,这下更糟了,腾讯你什么意思,就是只要不违法那么不管多么不要脸的事都可以随便做是吗?本来是做负面公关,结果越公关越负面。舆论越闹越大,可能传到高层耳朵里了,高层还是比较清醒的,及时叫停了这个案子。

腾讯的声明里说将会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果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将会协商退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总不能直接说这事确实做错了,腾讯也是要面子的。这看起来是公布了一个解决方案,其实直接就是宣布结果了,肯定要退股。为啥呢?再次尽职调查之后如果还是坚持投资,那就是说投资“差评”和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是相符的,到时候肯定有媒体拿现在这个声明出来说事,那腾讯公关就又得出来干活了。

马化腾回复的重点是他不知道这个case,这真的没什么好惊讶的,腾讯从2017年初到2018年3月14日,对外共进行了167笔投资,总投资额超过2600亿元,平均每笔16个亿。这次差评的3000万融资,腾讯只是领投,可能最多也就投了一千多万吧,几百万也有可能,这种投资马化腾可能确实没时间过问,而且本来是放给下面团队去做的。

腾讯的声明和马化腾的表态应该可以让昨天还群情激愤的自媒体从业者们平复一下了,不管腾讯有没有梦想,起码节操还是有的。


时代科技漫谈


差评!

人呐,不能一边吃果,一边甩锅。

就在外界纷纷控诉自媒体大号“差评”洗稿,腾讯的投资行为与此前声称“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时,腾讯公关总监回应称,“投资差评是业务部门一个topic基金主导,占很小比例的股份,并非公司级投资,请大家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断定为腾讯立场。”

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即使topic基金投资价值观出现偏差,那也不代表腾讯价值观出现偏差。”那么反过来讲,“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平台运营者的版权保护计划,是不是也应该只代表微信价值观,而不代表腾讯价值观?”

(腾讯公关总监回应)

事情马上又出现了反转。24日,马化腾亲自在朋友圈回应,“目前看业务团队并没有做好尽责调查。”

当天深夜23点,腾讯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声明》,称:“公司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我们将协商退股。”

从“喜提”腾讯TOPIC基金3000万人民币融资,到可能面临协商退股,“差评”从直冲云霄到坠入潭底。

“差评”洗稿的实锤,想必大家这两天也看了不少。去年5月4日,品玩编辑lianzi发表《差评君、陈杨辉和千千万万的抄袭号们,请捡起你们的羞耻心》,直指品玩的文章《神秘照片连续曝光,“钢铁侠”伊隆·马斯克从科技头条火到娱乐头条》《上天就算了现在还要挖地?马斯克是要变孙猴么?》被差评抄袭,其中一篇还标注了原创,品玩只能以转载方式在公众号上发布。

腾讯投资差评后,知名自媒体人keso发布《给腾讯一个差评》:“一边在微信平台上公然侵犯着大量原创作者的权利,一边竟然拿了由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的三千万元,明白无误地向世界传递出一种寡廉鲜耻的价值观——洗稿没问题,洗得成功同样是成功。”

(keso的文章)

事件不断发酵,更是将“腾讯价值观”钉在了耻辱架上。自媒体人“正义青年三表”认为:腾讯慨激昂喊捉贼(打击洗稿者),却暗地里与“贼”喝起了交杯酒,跳起了收割韭菜的交谊舞。

腾讯早年也多被诟病“抄袭”,比如QQ涉嫌抄袭ICQ,QQ音乐涉嫌抄袭酷狗音乐,QQ西游涉嫌抄袭梦幻西游等等。于是,坊间有个段子,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要面临着三件事儿:生、死和腾讯。

可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腾讯决定改变。于是,近年来,微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出台,腾讯明确表示反对微信公众号侵权他人知识产权,之后上线的微信公众号原创声明功能,更是彰显出腾讯对抄袭、假冒等侵权行为会采取“零容忍”态度。

不过,这一笔3000万的投资,将巨头腾讯多年来竭力树立的“版权保护者”形象,再次击穿。


新零售智库


自媒体时代,媒体的价值被最大化的展示出来了,差评投资的事情出现了马化腾的回复或造成差评3000万投资泡汤,甚至影响产品之后的投融资。在自媒体时代,人的影响力太大了。

而差评的朋友圈也在晚间就此时发表了评论,要谈之外也颇为不忿。

我们先来看事件的原委。今天新闻爆出自媒体账号差评获得腾讯3000万融资,然而此时舆论开始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差评曾有洗稿嫌疑,此前也有霍炬起诉差评,2016年,该案在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据悉这也是国内自媒体首个关于“高级抄袭”公开庭审的案子,但霍炬败诉,但对于自媒体行业从业者来说,大家认为差评是被实锤洗稿的。

洗稿更可怕的是他的高技术性,很难取证,这也让被洗稿者抓狂。左林右狸评论是:差评”算是个大号,运营嗅觉不错,经常能够抓热点。但他没有原创能力,或者说根本不屑于原创。对待热点,就是把一些写这个热点的稿子拿过来重新编辑,句子段落打乱重组的那种,也就是业界俗称的洗稿。结果呢,洗稿在法律上你很难判他抄袭,因为文字他都重新编辑过了。

而马化腾的声明正是在舆论愈演愈烈的基础上发生的,甚至有公众号文章写《腾讯为什么被差评》,这对于好不容易摘掉抄袭大王称呼的腾讯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马化腾以雷霆手段进行更正。




而这件事,对于差评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如果腾讯撤诉,那差评以后的融资会面临巨大的问题,因为差评被最大投资机构腾讯盖戳为“洗稿大王”。

你怎么看差评这件事呢?一起评论聊啦


毛琳Michael


差评的编辑我接触过一些,简单说两句公道话吧。文人相轻在哪朝哪代都是这个传统,更别说涉嫌抄袭的了,看看就行了。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声讨差评的自媒体刷屏了,羡慕的、嫉妒的、愤怒的、气红了眼的等等,有好多好多,但就是没祝福的。很奇怪,这在其他公司融资后,总有一棒子人拍马屁的情况不同。

当年我做某科技公司做小编时,和差评的某个副主编有过接触,很年轻的一小伙子,人很踏实也很谦虚。他想转载一篇文章,上来就是老师老师的叫,丝毫没把自己作为大v来看,其实我也是毛头小子,算不得上老师。

科技圈类说差评爱洗稿,确实是真的,这没得说,因为差评起家就是在搬国外网站内容,编辑再加工做出来的流水线产品。只是因为差评君文风新奇,搞怪卖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吸引了很多科技爱好者关注。

文人相轻在哪朝哪代都是这个样子,文仁一张嘴,既能空口吐莲花,也能血口喷人。差评恰好在自媒体走下坡路,大家都过得不好的时候拿到了腾讯的投资,惹的文人们眼红,口诛笔伐,再所难免。即使你屁股下屎擦干净,也能给你爆点黑料,更何况你还擦不干净。

腾讯在反思,差评也要反思。这一场看似不起眼的风波,可能就会葬送差评美好的前景,以后谁还敢投资一家没有创新精神,靠洗稿活着的公司,除了转型或者改头换马甲,就能自力更生好好盈利了。但问题是,一旦品牌美誉度下降,圈内名气臭了,公关公司、广告金主也不敢上门了呀。

差评这家公司挺惹人喜欢的,就是树大招风,嘴角犀利骂过不少人,如今趁火打劫的,煽风点火的,有仇报仇的,有怨报怨的,一窝蜂上了。不过,这也能理解,出了混的始终是要还的。

也有可能经此一役,腾讯出台了相关判断洗稿的规则,净化了媒体圈环境也说不定。总之差评洗稿是不好的,但也不至于一棒子打死,它带给很多科技小白的科普知识,带来了许多真相和笑料是应该被认可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是不扒你,是因为你还没红。差评,混了这么多年网络的老江湖,居然栽在了这上面,有点可惜。不过,我相信差评能挺过去的。加油。


张知悦


腾讯创始人 马化腾

5月24日消息,腾讯投资差评之后,引起了一些媒体人的质疑,因为差评此前曾经受到过一些媒体的洗稿质疑,现在反而获得了腾讯的投资,那是在说腾讯支持洗稿吗?

今天晚上,这件事引起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注意,马化腾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回应道:

之前不知道这个case。原为效率而下放一些小额投资权给业务部门。目前看业务团队并没有做好尽责调查,我们会负责任解决好。

看来马化腾确实认为是腾讯投资部门在投前的尽责调查没有做好,倾向于认为差评存在一些问题。而业务部门的小额投资权会不会被收走呢?马化腾并没有明确表示,不过既然他说了“我们会负责人解决好”,根据以往马化腾办事的效率,估计这两天就会有正式的处理结果出来。

差评的投资会被撤掉吗?这个明确很难说。

此前腾讯出品一款软件与合作伙伴的APP业务逻辑非常像,遭到吐槽时,在马化腾的过问下,直接取消了腾讯内部那款软件的开发和推广。

希望这次,腾讯也能给出更多的处理结果。

腾讯这次如果能够处理好差评的投资,那就能得到好评,否则它将会得到许多媒体人的差评!

在马化腾回应之前,腾讯的公关总监张军已经回应过一次了,张军说这件投资案子是Topic基金的投资,一个业务团队的决定不能被认为是腾讯公司的立场。而且差评在被投资之后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特殊待遇。

总之,这件事已经惊动了腾讯的最高层,马化腾的表态应该会对这件事的处理起到决定性作用。


CEO来信


我们不得不再次对腾讯投资差评的差评舆论做出的反应给与差评。

首先,作为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对外发声应该是代表腾讯公司的,而不是所谓的创始人CEO,出现公关负责人与公司老板严重不符的对外声音,对腾讯的未来伤害很大。

这件事情将腾讯内部矛盾大白于天下,决策流程和人事关系复杂,以后其他公司与腾讯合作的时候难道都需要得到马化腾出面应答才敢相信?很多人认为,外界被人传言的腾讯内部本土派与投资派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渐大白于天下。我们还可以看到,上一次梦想,作为腾讯公关总监的张军也没有于马化腾互动,而是与刘炽平沟通的火热,至于马化腾那个神奇的PS回应更是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才被张军“辟谣”,飞机坐这么久?

此外,只有几千万这样数量的投资,显然马化腾是不会参与的,也不应该参与,一家市值5000亿美元的公司老板,应该是有梦想的,应该是看到远方的,而不是忙于处理公司烂摊子。

大公司要有信用,不能出尔反尔,更不应因为舆论骂战而将几千万的投资事项说反悔就反悔,这是商业,不是过家家。虽然因为腾讯在行业的地位,即便差评拿不到钱也不敢作声,甚至还会很配合的对外宣布,但这已经大大伤害了腾讯的商业信誉,也让以后的与腾讯的合作事项蒙上阴影?

是不是以后与腾讯合作,都需要一个公示期,然后看舆论反应等马化腾发言,才能确定?

不管怎么说,腾讯投资差评这个事情已经重新把腾讯抄袭的伤疤揭开了,从前几天的腾讯没有梦想,到现在的腾讯没有价值观,这分明就是腾讯发展到顶的标志。一家没有梦想没有价值观没有信仰的只想着赚钱的公司,如何能不没落?


马继华


近日,腾讯投资自媒体账号“差评”一事引发轩然大波,消息显示,24日马化腾亲自在朋友圈回应,表示这项投资目前看业务团队并没有做好尽责调查。

腾讯官方发表《一则声明》也表态:公司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我们将协商退股。

马化腾和腾讯官方的表态和声明首先是为这件事找到了直接的“背锅侠”——腾讯兴趣内容基金,包括之前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表态也非常直白的说出:业务部门一个topic基金主导的,并非公司级投资,不代表腾讯整体的立场。

这样算是把腾讯的主要立场扶正,并且两次声明中都表达了要对这个投资项目进行进一步调查的意思,说明腾讯自身也意识到,要在投资“差评”给自己带来的负面舆论和可能带来的正面投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腾讯诞生以来,在很多项目和产品的设计上都曾背负过“抄袭”的骂名,这次选择同样有“抄袭”嫌疑的“差评”进行投资,不得不让人质疑,腾讯在投资决策中,收益的导向已经高于乐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如果腾讯公开以投资的方式支持有同样“抄袭”丑闻的媒体,对于腾讯的名声是不利的。

腾讯投资“差评”对于微信公众号内容立场和原创原则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考虑在内,毕竟差评是一个自媒体,微信是其生存的土壤,无论如何标榜公正,一旦差评再次上演“洗稿”戏码,腾讯作为背后的金主免不了被拉出来一起接受批判。

腾讯到底作何选择,还是拭目以待吧。


AI财经社


讲真,无论是腾讯,还是宣布获得腾讯投资的差评,恐怕都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影响会这么大。

对腾讯topic基金的投资人来说,可能只是把差评当作了一个规模运作成熟、商业化做得不错的新媒体来考虑的,从差评平日的文章来看,单纯在数据上,差评的表现应该是绝对超过大多数新媒体的。

但问题在于,在媒体行业内,差评的名声一直不好,多次被发现“洗”别的媒体或自媒体的稿子。

洗稿这个事情,不做媒体的朋友可能不是太了解。就是看过别人的文章后,不申请转载,而是换一种语句表达,把原作者的故事和意思重新写一遍,并且还标了“原创”标签。

这在媒体行业内是被非常鄙视的行为。因为对于创作者来说,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部分,就是文章的思维,而不是语句的表达方式。洗稿等于变相的抄袭,但由于它改变了一些表述方式,这种抄袭在法律上就变得比较难认定。

腾讯近些年来一直在保护原创版权,所以投资差评的事情,在行业内引起的愤怒就比较大。不过,腾讯内部确实有很多部门有一定的投资权限,topic基金的投资,也并不完全等于腾讯官方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