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说拼多多崛起不是淘宝失策,而是京东腾讯战略合作失败?

上官馨雪


这个标题本身就有问题,拼多多也是腾讯系的产品为何可以说是京东腾讯战略的失败?

这是一篇今天很火的文章的标题《拼多多崛起不是淘宝失策,而是京东腾讯战略合作失败?》

作者通篇的大概意思就是,腾讯的社交加上京东的网购,强强联合未做到拼多多这样的社交网购平台。

看到现在如今拼多多宣传的3亿人都在拼多多,这的感慨一句:社交力量的强大,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便宜东西的青睐,已经不局限于富人穷人之分。

那么拼多多真的可以成为电商搅局者么?

笔者认为完全是多虑了,阿里和京东短时间内会受到影响,便宜的拼多多产品鱼龙混杂,不会动摇阿里和京东的本质。

京东一直是以正品做为保证进行推广,而拼多多更注重的是商户加盟。

最近的京东六六事件就是加盟商出现的问题。

加盟商为了利益最大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平台除了关店再无其他办法。

这样对于一直主打真品的京东来说拼多多很显然不是战略的部署需求。

况且拼多多已经属于腾讯系,何来腾讯的失败之说?

以腾讯的投资观念来说,腾讯一直都是投资公司不参与经营。

所以美团拼车,滴滴外卖出来了。

所以为何非要京东搞社交电商平台。

拼多多自己搞,然后投资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么?

所以笔者完全不赞同那篇文章的观点,文章洋洋洒洒写了,其实想要表达的就是腾讯京东强强联合本身不该有拼多多。

但拼多多的模式真的适合京东?

这是问题的关键!


关中道


在拼多多崛起的过程中,最失落的可能是京东。

对于微信潜在人群的开发,这事本来轮不到拼多多,而是京东。

很显然,虽然腾讯也投资了拼多多,但是腾讯和京东的关系可能走得更近一些。

这些年,京东鞍前马后跟着腾讯,搞过京腾计划,共同投资过唯品会,马化腾和刘强东在乌镇搂着肩膀说过酒话,双方的每一次合作都引人关注。

谁都没料到拼多多却在这个时候一言不合地就盯上了微信潜在人群。

不得不说,拼多多的团队战略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看准了腾讯投资的特点是不介入主要业务,而淘宝开发不了微信客户,京东没有意识到微信资源还可以这样玩,从而在中国第一大电商和第二大电商中间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空档。

现在,估计京东现在也有些后悔了——3月16日,京东上线了 “京东拼购节”。

这个“京东拼购节”和淘宝特价版APP如出一辙:都是主打低价商品。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仅是阿里醒过来了,京东也开始着手阻击拼多多了?

至少从目前淘宝和京东的种种行动来看,一场针对拼多多的战争已经势在必行!

毕竟,虽然拼多多发展迅猛,但之前淘宝和京东根本没有把它当成对手,淘宝京东一认真,性质就严重了!

而且,拼多多有一个“软胁”:因为采取加盟商模式,目前拼多多上并不能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

如果这种情况不发生根本改变,可能不需要阿里和京东动手,拼多多自己就先散架了?


【电商报原创,欢迎关注我们。重磅新闻跟踪报道,中国电商媒体影响力第一!】


电商报


题主所问的问题主观意识过于强烈了。首先在近一两年内崛起的拼多多走的更多是社交路线,朋友圈经常会出现七大姑八大姨发一些相关的信息。而淘宝在社交方面是一个短板。换言之拼多多的正是靠着淘宝的所触及不到的短板火起来的。

而至于像是题主所说拼多多的崛起是因为京东腾讯的战略合作失败,这一点我确实不知道题主是怎么得出的观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不是一直流传着说阿里成立了一个“打多办”而其针对的便是近一两年来异军突起的拼多多。当然这件事情阿里方面是不会承认的,假若阿里方面真的成立了一个“打多办”。我觉得原因并不是因为拼多多发展有多快,而是因为拼多多的模式。


中国这几年来,一直在倡导品质消费,记得去年双十一淘宝甚至把低价9.9包邮的,19.9包邮的女装店铺直接封杀,理由都没有,明显还是因为怕这些价格没有质量保证。

可是没有想到的,拼多多就是用这种玩法,拼多多是不是真的便宜,我们心里明白,也并不是那么回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打多办”的成立,阿里当然不会承认这个事,可是阿里用淘宝推出来一个低价商品或者叫高性价比的APP,单独应对拼多多在所难免了。可是淘宝心里也苦呀,一边要做逼格,要让商家往高价走,又出来与拼多多抢食。



本来就是淘宝失策,怎么是不是呢?淘宝自从把重心放到了天猫后,就已经忘记了他自己起家的根本~淘宝引流。淘宝的流量靠的是低价吸引进来的,现在他却把所有人都往天猫赶,而天猫的购物体验估计没几个人会喜欢的,所以当没有人竞争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但一旦出现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后,可以说直接是把淘宝往死里打,淘宝推出的特价版根本无法跟拼多多竞争,因为拼多多靠的是微信引流,而淘宝凭什么呢,还是靠她自己原本的那么些流量,不管淘宝怎么引流总是分摊了现有的那么些人,所谓顾得了东,顾不了西吧,而且拼多多目前已经往高价货品走品质路线,而淘宝现在却想回头做9.9的老路,又一次被拼多多抄了后路,估计用不了多久,淘宝至少要被拼多多抢去三分之一的市场,到最后平分天下也难说。虽然很多人嫌弃拼多多的货品垃圾,但中国十三亿人,还真不少喜欢用最少的钱来买垃圾货的客人,毕竟我们国家还有大部分人月收入一两千的吧,这市场容量绝对要比天猫市场大上几倍,所以做低价,淘宝对拼多多来说已经没有一点点优势,做高单价,淘宝如果没防范好,也将会被拼多多咬掉一大口,这就是淘宝这两年逐步放弃低价商品的后果,在互联网时代,淘宝绝对做不到高枕无忧,他在流量的天花板上已经停滞不前,所以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拼多多疾步前进,而无一点阻拦之力。

本人在做淘宝,也做拼多多 。觉得淘宝已经完全进入了大企业病状态,比如淘宝隔三叉五的就修改后台功能,一般理解都是越改越好用的,但他没有,改来改去,什么都没方便我们,我们还要不停的腾出时间来熟悉,本来就忙啊,却还要经常来适应淘宝的改变,还有千千万万条想改就改的规则。


用户5749609684


拼多多作为2017年最火的软件之一,因为拼多多开发的微信的客户群体,而淘宝开发不了这部分群体,而作为腾讯系的京东,没有开发这部分潜在客户,所以是京东和腾讯的合作失败,失败之处在于京东没有利用好好微信群体做社交电商!

电商精髓

关于拼多多的讨论有许多。有人质疑说,拼多多受惠于微信流量的“暗箱”操作,也有人质疑说,拼多多兜售的商品,更像是收取用户“智商税”。两种质疑对拼多多有偏见,客观地说,拼多多的崛起的确受惠于微信,商品层面也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实则拼多多崛起,是产品与社交的力量——交易门槛的降低,拼多多掌握了社交电商的精髓。

淘宝没有失策

淘宝属于阿里系,而微信属于腾讯系,淘宝有自己的支付方式,两方都不对头,所以说淘宝想要开发微信的客户群体,实在是难上加难,因为利益的对立无法促成两方的合作,所以淘宝没有失策,因为这个市场跟本就无法开发!

在用户方面拼多多降低了交易成本微信通过微信红包,将用户建立支付账户的门槛降低了,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拼团”的方式,点对点的方式,也降低了用户信息筛查、商品选择的门槛。

京东失策

可以说拼多多的崛起是京东的失策,因为京东属于腾讯系,所以对微信潜在人群的开发可以说是手到擒来,但是京东却忽略了这部分的潜在人群,在拼多多开发微信潜在人群崛起的时候,京东却在开发外部资源,京东先后与百度、360,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一系列的“京X”计划,相对于微信庞大的潜在客户,京东却推出了“京X”计划,可谓是战略失策!

综上所述:拼多多崛起的微信客户,是淘宝开发不了的,京东却没有意识到这部分群体,可以说拼多多的崛起京东和腾讯的战略合作失败。

你好,商函杂并论,一个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商痕笔记


拼多多不是社交电商,社交电商是一个伪概念,这一点,拼多多的创始人和CEO黄峥也承认了,黄峥接受专访的时候说过,拼多多不是社交电商,而是货找人的电商,和京东淘宝等人找货的电商是不一样的。


大家觉得拼多多是社交电商主要是因为拼多多是拼团组成的,也就是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和自己购买,所以好像似乎有了“社交”属性,其实,这是很为的概念,电商不存在社交,何来社交电商呢?

拼多多之所以崛起一方面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红利,另外一方面是拼团的模式,所以才会迅速发展壮大,一个人邀请另外一个人购买,通过拼团的方式极大降低购买的价格,这样下去就会让用户觉得很实惠很便宜,而平台就会极大降低获客的成本。

要知道,其他的电商发展如此缓慢,就是因为商品的价格高,获客成本高,客户体验差,而拼多多是利用拼团的模式解决了获客成本高的问题,带来了强大的用户数量,拼多多利用了社交,但是不是社交电商。

另外京东和腾讯的合作也是很紧密的,腾讯在QQ和微信里面都封杀了淘宝的链接,分享淘宝的购物链接只能使用口令,对于淘宝来说,就相当于增加了购物的难度,而且QQ和微信也在为京东导流,这些合作都可以显示京东和腾讯的合作紧密,怎么可能会是京东和腾讯的战略合作失败呢?这是完全不成立的。



财道


拼多多已经成为了2017年里的一个现象级产品,依靠腾讯爸爸月活跃用户达10亿的流量金矿,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的亲朋好友拼团裂变,把线下消费场景成功搬到线上,拼多多在从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电商成长为现在能威胁到淘宝京东的小巨头,电商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巨变,拼多多这种商业模式带来的鲶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甚至,让巨头们都开始警觉。

小电商何以威胁到巨头?最可拍的便是它的数据,拼多多利用微信流量池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约3亿的注册用户,月活用户在不同的第三方机构数据中,介于1~1.6亿左右,这种数据在中国电商行业里已经足够引起巨头们的畏惧。

第一,这种让人心跳加速的数据增长速度,不得不让所有的媒体和投资人的关注。那么,拼多多依靠腾讯爸爸这位大股东,到底能不能成长为最终干掉淘宝和京东的小怪兽呢?

第二,为什么说拼多多崛起不是淘宝失策,而是京东腾讯战略合作失败?因为腾讯爸爸不光是京东的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投资了拼多多,微信让拼多多这么肆无忌惮利用微信的流量红利在自己的地盘上卖货,没想到一度能威胁到淘宝,这是始料未及的。而京东原本也可以利用拼多多这种拼团裂变的卖货方式为自己拉新月活,但是京东没有这样做,京东显然不屑于微信流量的摄取,再利用腾讯股东爸爸的微信流量上,京东没做好。

拼多多的崛起至少说明了两点,1、社交电商不是伪命题,而是真实存在的;2、利用拼团来拉新和裂变,是社交电商野蛮增长的法宝。

第三,淘宝是否失策这个问题有待考评。但是拼多多的东西和口碑正如初期的淘宝,虽然便宜用户多,但是差评也很多。在向消费升级转变的淘宝显然不屑于这个拼多多,但是特价版淘宝的上线说明淘宝的“打多办”正在发力,而且拼多多和淘宝的用户高度重合。

根据咨询公司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卸载淘宝的用户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两个平台中部分人群已经曾现了高度的重合性。

左图为“特价版”淘宝首页页面;右图为拼多多首页页面

正如趣头条之于初期版的今日头条,拼多多之于初期版的淘宝,拼多多未来的转型之路势必非常困难,未来的转型之路并不好走,因为拼多多已经形成了低价劣质的形象,短期内要想扭转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依靠微信拼团诱导分享和低于成本价倾销的方式进行销售来获取用户,本来就不是一种长青的商业模式。


全天候科技


我觉得首先标题有问题,淘宝没有失策,京东也没有战略合作失败,只是各自定位不同!!

首先我来讲一下拼多多,拼多多的崛起,有没有感觉像当初的团购网站??对,他就是一个靠社交崛起的团购网站!为什么他会崛起的这么快,我给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微信进入我们生活是11年,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身边的父母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我认为身边父母大规模使用正是拼多多刚开始这个时期,而拼多多客户群正是中老年人,你们可以看看你的亲戚群一般发什么消息,80%都是转发的文章等各种咨询!其实年轻人也在拼多多使用过,但是基本上见光死,现在是拼多多最辉煌的时候,也是衰落的开始!!!!京东和腾讯合作,流量订单都大规模的增长,不过他只是单纯的利用微信导入了流量,并不是1+1>2的效果!而且京东真的不适合去做拼多多的模式!可以走规模批量团购路线,但是一定要走品质路线!至少京东在品质上感觉是比淘宝高一个档次,主要是物流!

我来说说淘宝,我觉得淘宝一直在走品质升级路线,现在跑回去和拼多多拼,第一战略不清晰,第二淘宝没有社交入口,难难难!

总之,我一点也不看好拼多多,现在即是他衰落的开始!


Gesikai


其实,拼多多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不存在京东和腾讯的战略合作失败!

一开始拼多多依托于腾讯巨大的社交流量,做拼团电商,以低价快速获取用户,拼多多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为27090亿元,折合美金是4,094亿美元,较比去年增长了2489%,但是净亏损高达1,095亿元。在巨大的亏损背后,拼多多的股价也跌了15%。

显然,拼多多是“杀敌800,自损1000”的发展模式。


1:拼多多成长的土壤

很多电商专家说拼多多是一种畸形的创业模式,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拼多多短期GMV的爆发,正好打了一个电商基础设施已齐备,而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将发未发的空档。就连拼多多创始人黄铮自己也说:

“感谢阿里前面十年给中国电商行业的极大贡献,快递、支付、电商的基础设施,我们都得益于阿里。”


2:拼多多严重阻碍了消费升级的渠道下沉

如果没有拼多多,在过去两年,中国电商行业,也会出现类似拼多多的平台,因为消费降级也是一大需求,而这个巨大的需求,从来没有被满足。如果没有拼多多,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将以一种稳健方式展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本来消费升级是一种消费趋势,谁知道半路杀出了拼多多,裹挟着大量的山寨品牌,严重的阻碍了消费升级的渠道下沉,而拼多多也因此获得了网友们送的一个外号“拼夕夕”。

3:拼多多没有核心竞争力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是物流和服务,淘宝天猫的核心竞争力是规模化,唯品会的核心竞争力是特卖,拼多多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很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颠覆。一方面,拼多多无视产品质量,仅仅追求从众和占便宜的心理的消费文化,其实是畸形的。正如段子所说的那样,拼多多只是重新定义了穷人:价格敏感型用户!

4:创始人的反差形象

你很难想象,浙江大学毕业,海归、曾在谷歌任职的黄铮,这样一个社会精英阶层,却做了一件那么接底气的平台,这种反差,就好像你在大街上,看见比尔盖茨在地摊吃烤串喝啤酒,但不管怎么说,黄铮毕竟成功了,一个成功的人,不管做什么样的举动,说什么样的话,都会受到相当多一部人的拥戴。又或者说,拼多多的成功,完全是资本时代和电商饱和情况下的另类产物。

总结:从一上来看,拼多多也不是白手起家,而是一个垄断下的蛋,而京东不一样,有着自身的护城河,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蒋昊说经济


拼多多与淘宝的商家逻辑截然不同,原因在于充分利用了腾讯强大的社交网络。


拼多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作为新兴电商平台,它早在受到普遍关注前就展开了商业化。拿到2016年底红杉资本领投的C轮上亿美元后,拼多多于2017年4月上线广告系统,员工数量也在2016年翻了一倍还多,由于销售和营销费用在营业支出里占9成以上,增加的员工可以认为多数属于销售岗位。并且,招股书中称,拼多多未来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将以绝对数量增加”。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招股书中提到,2017年以来在线市场服务——即广告已经在为拼多多贡献着几乎所有收入。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收入为13.85亿元人民币,是2017年同期未上线广告系统时的37倍。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收入里分别有9.6%、99.8%和100%是在线市场服务收入。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合并前拼多多和拼好货同时存在的时期后,拼多多已经完全摒弃了起初拼好货直接做生鲜商品销售的 B2C 模式,成为一家彻底的 C2C 电商。现在的拼多多依赖逐渐成长的巨大自有流量池,向商家收取广告费。在中国市场,拼多多这样的收入结构意味着,直接对标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淘宝,也就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

但相比起淘宝和整个阿里,拼多多仍面临单位消费者收入和 GMV 贡献都较低的问题。淘宝2017年的 GMV 大约为2.5万亿,年度活跃买家假如以5亿(可能更少)来计算,那么活跃买家的年度消费就为5000元人民币;而拼多多公布的活跃买家年度消费仅为576.9元人民币,差距比较明显。

此外,阿里还公布过整个中国零售平台的每位年度活跃消费者平均带来的年化收入为315元(2017年第四季度),而拼多多2017年全年收入17.44亿元,活跃买家2.448亿,也就是说每位拼多多的活跃用户对拼多多收入贡献仅为人民币7块多,单位消费者的收入贡献空间仍然非常大。

不过从成长性上来看,拼多多的收入和GMV都在飞速增长,2018 Q1单季度收入就达到13.85亿元人民币,单季度 GMV 也达到了662亿。尽管这个季度拼多多仍背负着2.01亿的净亏损,但其毛利率高达77.0%。同期,阿里巴巴集团由于过去几个季度持续加大对重资产业务的投资,毛利率已经降到了47.5%,不过,阿里并未单独把其最赚钱的淘宝业务单独公布毛利率。

尽管如此,拼多多还是希望潜在投资者们将其与Costco的模式和故事相比较。比如,Costco 的特点是精选少量 SKU,用规模来降低高品质商品的销售价格,通过会员费而非广告费来盈利。

但从目前的拼多多来说,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还无法接受会员费制度,而100万商家和全品类非标运营也并非是能与 Costco 相比较的同类优势,并且,Costco 的消费者毕竟不比沃尔玛更多。拼多多与 Costco 还相距甚远。

对腾讯社交网络的深度依赖

虽然收入结构相近,但拼多多与淘宝的商家逻辑截然不同。

淘宝,习惯于扶植那些符合(或者说钻透)淘宝战略方向的小店家成为大店家。不管是之前的低价爆款时代还是现在的内容生态,淘宝会将巨大的、价值最高的电商流量倾斜过去。而拼多多要做的是“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通过算法把系统认为性价比最高、且符合用户画像的商品推荐给相应的消费者。在拼多多这种模式下最如鱼得水的卖家应该是,有现成规模能大量生产、但不具备品牌或设计溢价的大工厂,纸巾就是最好的例子。

商家逻辑出现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拼多多充分利用了腾讯强大的社交网络。

招股书中显示,拼多多“利用社交网络作为获取消费者参与的工具”。

“尽管消费者可以在不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下访问我们的平台并进行团购,但我们利用微信和QQ等社交网络让消费者与他们的朋友,家人和其他社交联系人分享产品信息和购买体验⋯⋯部分买方流量来自用户推荐或产品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朋友分享。

如果我们未能利用这种社交网络,我们吸引或留住消费者的能力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如果任何一个社交网络对其功能或支持力度进行更改⋯⋯此外,我们可能无法与其他社交网络运营商建立或保持关系,以商业上可行的条件支持我们业务的增长,或者根本不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拼多多借力过的微信生态。在新榜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拼多多曾与多个内外部微信公众号关联或曾经关联。除了微信公众号之外,自己开发的小游戏和工具类小程序也是拼多多的导流渠道。

来自新榜小程序查查

拼多多在 QQ 上的运营则是兴趣部落导流到微信砍价群的模式,进一步把流量向微信生态聚集,其中一部分还可以转化到拼多多 App。

此外招股书还公布,2018年2月,拼多多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拼多多将像此前的京东、美团、滴滴一样,接入微信钱包界面。

因此,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明确指出,若无法维持与腾讯之间关系,拼多多的业务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黄峥在股东信中畅想,拼多多将是 Costco 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迪士尼依托家庭、善良、勇敢和爱等核心价值,以强大的自有及采买IP和创意作护城河,再去衍生各种各样的虚拟和实体产品。

目前看来,拼多多距离迪士尼的距离要比 Costco 更为遥远。Costco 和迪士尼的组合,拼多多只依赖自己的力量太难了。更大的可能性是,中国事实上最大的内容公司腾讯来扮演迪士尼的角色,拼多多借助资本与战略合作负责成为线上 Costco。

不过,从过去少有的几次媒体专访中,拼多多或者说作为电商的拼多多,不会是彭博社评价“志存高远”的黄峥甘心做一辈子的事。甚至可以说,如果腾讯投资协议中没有禁止做社交内容平台的条款,黄峥完全有可能自己动手,同时向阿里巴巴和腾讯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