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金立手机己倒下,下一个倒下的国产手机会是哪个?

鼠鼠生威



首先要说明的是金立手机还没死呢,至少别人公司还没垮,按照别人董事长说的话,不过欠了上百亿而已,还得上!所以现在就说金立手机已经倒下还稍微早了点,真倒下了,薛之谦不是要哭死?冯小刚和余文乐不是满头黑线?

当然了,金立手机本来就不咋样,所谓的四摄拍摄更美也是瞎吹牛而已,真要倒下也就倒了,本来在国内市场占用率有不高,有宣传一些大家都不是很重视的功能,比如什么安全芯片、四摄拍照,关键在于宣传的东西貌似没什么用,它倒不倒,对国内整个手机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金立手机混到现在这个样子,众说纷纭,不过这不是题主问题的关键。题主想的是下一个国产手机倒的是哪一家。不过这就要简单分析一下金立怎么会这样。说简单点,就是金立手机在16和17年投入太大,金立营销费用投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最近三年对外投资费用30多亿人民币,两项合计近100亿元人民币,这对金立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货款周转困难。

更关键是,金立在投入了这么高的资金后,品牌知名度依然不高,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当年山寨手机的形象;同时手机产品的销量也很惨淡。从2017年12月的统计来看,金立手机的市场份额为3.3%,份额缩小0.1%,销量为1060万台,销量变化缩小27万台,位居全国前十名内。


你可以看看投入60亿宣传,两年后,销量为1060万台,这对于一个做手机的厂商而言负担是多大。想想前四名,最低的小米也有9000万台的出货量,华为更是1.5亿部,他们两年的宣传费用有没有60亿?这就是金立现在撑不下去的原因。


个人现在还没看到乐视、金立之外,什么手机厂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造成滑坡甚至倒下。大家都知道手机这个东西,真正利润都被苹果吃了大份,别看现在这些厂商的销售数据都不错,但能赚多少钱他们心中都有数,那么投入多少和收入多少以及盈利多少,这个比例厂商就会自己平衡,前几大的手机厂商不会冒险,后面的二三线手机厂商更不会搏命,特别是有了金立这样的前车之鉴后,恐怕更得小心翼翼。

目前国内的手机行业格局基本已定,用户的认知度恐怕短时间内也不会有所转变。除非是哪个真土豪愿意不停烧钱在某个品牌,还不怕亏的,否则至少现在很难看出谁会在短时间倒下。倒是有些二三线品牌在销量极差的情况下放弃手机也不是没可能。不过现在有一些认知度的品牌基本还是量体裁衣,极少有金立这种激进又死得很惨的!


如果一定要说,个人觉得最近没什么声音的努比亚、360、美图都是有可能的,毕竟他们的市场份额太小,也不愿意继续投入,这种在销量越来越差的时候,退出市场也不是不可能!


嗨与黑科技


曾承诺绝不跑路、会一步步偿还债务的刘立荣,已滞留香港数月未回了。

  自去年12月金立陷入债务危机,至今未能给出自救方案。9月27日,近50家中小供应商聚集在深圳金立总部讨要欠款。部分供应商表示,去年9月后,便未再能收到回款。

  一拖再拖的重组方案

  今年1月16日,金立董事长刘立荣被爆出41.4%股权被冻结,金立由于资金链危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但金立在上海和深圳同时陷入多起诉讼被曝光,金立多家子公司陷入动产抵押、债权转让的纠纷也浮出水面。

  资金链危机爆发后,金立官方称,“自发生危机以来,前期我们采取了引资保生产方案,现在将采用裁员降费用的方式。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金立工业园不仅保留了约50%的员工继续生产,同时还有ODM厂商协助生产金立手机,为金立在国内与海外的订单供货。”刘立荣也曾承诺绝不跑路、会一步步偿还债务。他表示金立正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必要时可以放弃公司控制权。

  此前,曾有传言海信可能接盘金立,但后来这一消息被金立否认。今年5月,有消息称一具国资背景的企业将全面接手金立,不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详细重组事宜。对此,金立官方回应:有意向,还未确定,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但这一等就是三个月没有动静,难免这令金立的众多上游中小供应商们不安,恐重组生变。

  8月30日,金立财务总监何大兵曾在金立总部举行了小规模的供应商债权人会议,他表示,除了重组,金立也在考虑“债转股或者把债务打包成信托”等方式,“如果信托运作产生了一些收入,可以分给大家,目前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是有收入的,也可以剥离出来,我们手机品牌运营的利润也可以分给大家。”此外,据说金立方面还曾承诺“9月底重组方案出台”。

  但随着承诺时间将至,依然没有看到任何动静,近50家中小供应商于是组织了这次大规模的上门维权事件。

  中小供应商最受伤

  截至目前,金立方面的代表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向大部分供应商完成了相关债务的尽职调查。对于金立的实际总债务金额,此前,有媒体曾报道:金立实际债务超过了200亿元,但在今日的债权人会议上,何大兵对此予以否认,称“尽调的结果显示实际欠款额比这个(200亿)少。”

  金立的债权人主要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上游供应商、广告商以及其他债权人,其中,金融机构和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大都已采取法律手段申请财产保全。

  2017年12月,手机供应链龙头厂商欧菲科技在一场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表示,金立手机的应收账款约6亿元,并申请了财产保全,抵押物包括两处深圳物业和微众银行3%股权,总体估值超过20亿元。随后,包括深天马在内的多家供应链企业开始跟进,金立的资产被逐渐冻结。其中包括金立所持有的微众银行、南粤银行的股份,以及深圳金立大厦、东莞金立工业园在内的多个资产。

  目前,金立有价值的资产基本都被查封,刘立荣夫妇个人资产亦被冻结。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金立当前涉及民事诉讼124件。其中,债权人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的有15件。

  但是金立的其他中小供应商只能选择选择与金立进行协商谈判。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供应链商来说,即便是1000万元的欠款,也足以让他们深陷泥淖。

  金立的供应商除了频繁讨债、诉讼,还停止或减少对金立的货品供应。不但上游供应商集体倒戈,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金立曾经的优质资源渠道关系也出现裂痕。由于货品的积压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金立赖以生存的下游渠道商也开始反水,金立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清货这么简单了,这让金立的资金回笼更加困难。

  金立能否东山再起?

  刘立荣曾对外透露金立资金链问题爆发的原因:2016年和2017年金立的营销费用和投资费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近三年对外投资费用30多亿元,两项费用接近100亿元,对金立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货款周转困难。

  公开资料显示,金立曾投资8000万元持有微众银行3%的股份,以及投资12.53亿元获得南粤银行9.49%的股权。此外,金立还拥有位于深圳的在建写字楼——金立大厦,总投资12.35亿元。

  此外,自2016年7月以来,冯小刚、余文乐、徐帆、吴刚、薛之谦以及刘涛等6位娱乐明星先后成为金立代言人。因为刘立荣个人对围棋的痴迷,金立连续10年赞助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并邀请世界围棋第一人加盟金立的豪华代言人团队。除了明星代言,这两年时间里金立还冠名赞助了12档综艺节目。据计算,金立在2016年和2017年用于赞助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费用超过30亿元。2017年金立曾对外表示,本年度仅用于S和M系列产品的推广费用约19亿元。

  在营销上不惜砸下重金学习OV的金立,却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刘立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立这个样子,只有做到全球年销量1亿台的规模,企业才会安全。”但根据研究机构GfK的数据显示,2017年金立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为1494万部,排名第七,份额仅为3%。这与刘立荣在2017年初设定的在国内至少要卖3000万部的目标相比缩水了一半。而2018年金立手机上半年的销量已经仅为373万部。

  近年来,“华米OV”一直不停的拥抱新技术,纷纷将AI、物联网等运用到自家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感,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Kantar World panel数据,2016年苹果和“华米OV”(指华为、小米、VIVO、OPPO)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79%,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91%。曾经的“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一度成为国产手机的领军厂商,不过几年已经易主,成为了“华米OV”的天下。

  一线手机品牌正在慢慢蚕食掉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而且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未来,专注技术创新的手机品牌势头越来越强,但是技术落后的手机品牌面临的形势则会越来越不堪。


投资界


先看下一下行业整体情况。

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前不久发布了《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手机市场总体情况不佳,国内总体出货量持续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到8200万部,同比下降27.0%。大家纷纷用“手机行业寒冬”形容目前的手机市场行情。


与此同时,手机厂商的表现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行业五强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而十强中的另外几家则在下降。十强之外的厂商,份额也在急速下降。

2017 年,TOP5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合计份额达到 71.3%,较 2016 年的 56.2%提高了 15.1 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与二、三线手机品牌的领先优势。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处于第二梯队(6-10 位)的厂商,份额受明显挤压,2016 年 TOP6 至 TOP10 厂商出货量合计份额 14.2%,2017 年下降至 9.3%。同时,十强之外的厂商份额从2016年的29.6%下降到了19.4%。从统计中可以发现,行业集中度还在继续提高。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问有几家不会倒下而不是谁会倒下。除了几家强势厂商之外,其他任何厂商倒下都不会令人意外。金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倒下,处于倒下的边缘,这一点跟题目的说法有些出入。我们看看金立手机在市场的位置,就会对各家手机厂商的情况有个初步的判断。

由于信息研究院没有给出具体的厂商名单,只能通过其他渠道的信息进行分析。五强的位置是没有任何疑问的,那就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和vivo。这五家厂商,目前都是很安全的。至于第六到第十,名单不是很确定。可以确定的是三星,魅族和金立这三家处于第二阵营,销量在1000万-2000万之间,是6-8名的厂商。至于十强中的另外两个名额,比较难以确定,联想,中兴,百立丰等厂商都有可能,但是出货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已经被边缘化。

目前,处于第二梯队的魅族和金立日子都不太好过,尤其是金立,陷入了倒闭风波。而三星虽然在全球市场依然强势,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至于排名更靠后的其他厂商,不管他们自己怎么传达利好信息,真正的状况只有四个字:举步维艰!因此,任何一家倒下都不令人意外。

但是这些厂商也有不同,其中大多数都有大企业在背后支撑,倒不倒下取决于大公司的意志。魅族有阿里巴巴的支撑,三星有国际市场,因此不会轻易倒下。金立已经很难了,倒下完全有可能。第二阵营之外,有点知名度的厂商有一加,锤子,360手机,中兴(努比亚),联想(MOTO)等。其中360,中兴和联想都有大公司背景,手机业务是困难,是否倒下取决于公司战略。而锤子手机没有大公司背景,是比较危险的一家,因此,前不久还传出锤子手机跟360报团取暖的新闻。至于TCL,康佳等厂商更是毫无存在感。

曾经手机市场快速增长,很多公司希望在手机市场分一杯羹,纷纷进军手机产业。目前的行业状况已经大大改变,如何退出,怎样退出才是很多厂商亟需思考的问题。这个时候,你问谁会倒下,就看哪家公司率先做决定而已,市场状况最糟糕的不一定会最先倒下,而相对好过一些的企业,也不一定撑到最后。因为单纯从手机业务看,这些厂商都几乎都可以选择退出了。倒不倒下不仅仅是市场因素,公司意愿也是很大的变数。


镁客网


前段时间:IDC公布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62 亿台,首次出现了下滑!

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前不久也发布了《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手机市场总体情况不佳,国内总体出货量持续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到8200万部,同比下降27.0%。

大家纷纷用“手机行业寒冬”形容目前的手机市场行情,这对于市场而言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疲软的大背景下,目前无论是千元智能机,还是高端旗舰级,各大手机品牌都在牟足了劲的发布新品,在消费升级和用户个性化主流愈加明显的趋势下,稍有不慎就会掉队。

金立手机撑不住了

最近,一国产智能手机巨头倒下了,它的名字叫做:金立。

在100亿欠款的重压之下,金立这家在中国手机市场中存活了16年之久,跨越了中国第一代手机从繁荣到消亡,再从第二代智能手机厂家崛起的厂家,如今,它撑不住了。

有社交媒体爆料,金立东莞工厂已经开始遣散员工,除了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性员工外,其他一律要求4月底前完成协商并解除劳动合同。

目前官方已经确认,情况属实。这说明金立这家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在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从辉煌时期请刘德华代言到如今轰然倒下已成事实,怕是谁也救不了它了。

下一个倒下的国产手机会是谁?

目前,我国手机厂商的表现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手机行业五强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而十强中的另外几家则在下降,十强之外的厂商,份额也在急速下降。

2017年,TOP5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合计份额达到71.3%,较2016年的56.2%提高了15.1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与二、三线手机品牌的领先优势。Top 5的位置毫无疑问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和vivo。

而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处于第二梯队(6-10位)的厂商,份额受明显挤压,2016年TOP6至TOP 10厂商出货量合计份额14.2%,2017年下降至9.3%。

同时,十强之外的厂商份额从2016年的29.6%下降到了19.4%。从统计中可以发现,行业集中度还在继续提高。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残酷,从2017年酷派和乐视手机的倒下就可以略见一斑,两年前还在呼风唤雨的两家厂商,却在2017年一年时间里就告别了市场。

现在的手机市场,除了几家强势厂商之外,其他任何厂商倒下都不会令人意外。

网易吃鸡大赚200亿,为何丁磊还是赢不了马化腾?阿里巴巴的老板竟然是日本人,这是真的吗?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金立手机倒下了!下一个会是谁?这就要深纠金立为什么会倒下!想想国产手机前几年安卓系统刚开始盛行时,大大小小的厂商都有分得一杯羹。但是后来呢?基本上这些小厂商都倒了,曾经的中华酷联现在只有华为过得滋润。金立与这些厂商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但是金立的钱基本用在广告营销上;太想效仿友商的成功,反而使自己深陷泥潭。金立手机性能定位中低端,可玩性也不高,拍照摄像也不突出,品控方面也不是很好。没有自己的长处怎么跟别人竞争。


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我个人觉得会是联想或者美图。联想的电脑业务是不错,但是手机业务上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品牌重组,收购摩托罗拉,都没使联想手机业务有所起色,今年刚发布的三款入门级手机更是低端。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联想的市场份额已经非常之低。

还有就是美图了,美图手机的特色功能是拍照,其它亮点几乎没有。但是说起拍照方面,目前oppo(美颜) 华为(实力) 等品牌手机都非常强。现如今的美化软件也是非常的多。美图单单靠拍照(美颜)就想混下去,估计也走不久了。


我是鱼翼安卓圈,更多手机资讯关注我!


吧唧科技


感谢您的阅读!

金立有比锤子更好的资本,锤子可能会比金立先倒下。

所以,金立倒下了?我并不觉得,虽然我们没有看到金立更新手机,但是只要获得融资的金立,可能会重整旗鼓。但是,锤子,我很担心。融资几亿的锤子,发售的几款手机反应平平,到底能不能坚持下来,我很担心。

金立,为什么能够重回巅峰?因为它的基础牢固,2002年成立的金立,如今已经16年的历史。这对于金立来说,它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本,让金立不可能那么快的跌倒,或者破产。

在2018年1-9月的市场销量中,金立排行第九,和三星相差无几,而锤子却没有上榜,这就是最好的证明,金立手机的销售渠道完善,手机一直在盈利!

而相比金立,锤子的发展相对滞后,不仅仅因为老罗的个人情怀,让锤子发展只能适合一些锤粉,锤子的系统学习成本高,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有局限性,锤子的手机发布时定价高,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始降价。

而且,我们拿锤子的坚果R1来说,这款手机8G+128G的价格4499元,如今低至2999元,这样幅度的降价,给消费者的影响是:不保值!

所以,锤子的问题是根源问题,手机销售渠道不足,锤子更偏离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而,金立手机的问题是,缺乏千元机型,如果有低端机市场,金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成就。

当然,我希望锤子可以坚持,因为它是我们情怀者的梦。


LeoGo科技


二、市场策略。近几年国产手机对外疯狂扩张背后,是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利益链条严重脱节。注外松内。海外质好价低,甚至倒贴。更别说欧美国家的保护本国企业的政策性阻挠。往往听到的是xx品牌海外扩张了多少,却不报道扩张实质后的低的可怜的利润有多少!真正的打肿脸充胖子。其和欧美品牌海外扩张注实质赢利的基本策略跟本不可相提并论…只好扩张非州与不发达国家,但投入与产出的付出不成正比,结果就是倒下…

三。今天金立倒下,明天说不定是华为。要知道,全球消费力指数最大市场在🇨🇳,看看苹果和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殒落应给国产手机大佬敲响警钟了。母亲永远爱自己孩子。哪怕孩子犯错,母爱本能选择原谅。国产手机走出去是好事。但别忘了你的生存根本在母国。若知反哺,把国内消费者关切的质量、售后及虚高性价比解决还乳于你的发展根基。你才会有更大底气在国际上策马驰骋。

不注重创业之基的企业,不管哪个,都有可能倒下。





闭花落雨


这个问题非常的厉害呀,我们假设如果这个问题让苹果的库克、华为的任正非、小米的雷军、锤子的罗永浩、360的周鸿祎、魅族的黄章来回答可能就会更有意思了,因为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可存活下来。因为他们都很努力。但是事实是他们都很难存活下来。

金立手机现在倒下了,在它之前有乐视倒下,有酷派倒下,更有联想中兴等手机的消失,手机商家都在很努力的为自己的长远生存打算,但是市场并不一定会给努力者更好的机会,金立的老总也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但是金立倒下了,要知道和金立同行的手机有步步高手机,但是步步高手机早就消失了,而师出步步高的OPPO和VIVO现在大行天下,而这时金立倒下。很有意思的。

所以说下一个倒下的,可能现在不好说,但是相信不少媒体以及业内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选了,魅族?可能排到了第一位,而锤子中兴可能是紧随其后了。大家又是怎么看呢?把国内销量把在第六位的魅族放到最先倒下的位置可能有一点儿搞笑,但是又是那么的自然,员工内怼,说明魅族现在从产品到公司人员都出现了重大问题,这是非常可怕的,对于需要有很强的产品线支持的公司来说,魅族本身就很单薄,相比小米没有米家产业链,更没有手机销量,和华为中兴更不是一个量级,和联想都没有办法相比,所以魅族才是最有压力的。


黑米桃


不投研靠贴牌,质量投诉率、返修率双第一,被国家质检局测定为质量最差产品小米莫属。实证如下:






乐平86090463


且听我细细道来,京东这些热销品牌,哪个最有可能倒下?!


苹果华为OV米三星暂且不谈,这都是世界级的大厂。

1.一加,可以说是OPPO的出资品牌,由OPPO前高管创办,一直以来,一加以高性能著称,系统接近原生态Android,这两个特性为一加积累了一部分国内的忠实用户。

2016年底,一加战略部署印度市场;2018年,一加与瑞典移动运营商合作,一加在欧洲市场也有一定的用户基础。

强大的后台、卓越的性能、Android原生态系统、机型单一小而美,这都让一加不能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品牌。

2.360手机,一直以性价比著称,性价比甚至高于小米,360掌门人周鸿祎透露,2017年360手机产业并未实现规模化盈利,想在手机市场站稳脚跟,36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60高端手机匮乏,直接竞争对手小米凭借MIX系列在3000+市场已经立足,而360曾经的Q系列并未取得成功,2017年机型全部在2000以下价位,能不能赢得市场,关键还在于360今年的战略部署。



3.锤子手机,锤子手机一直是手机圈里的异类,每款手机都能带来极高的关注度,但销量也是在坚果pro稍见起色,预计坚果pro最终销量接近180万部,而坚果pro2较一代会由小幅度提高。


锤子科技已经存在6年,在2016年底面临破产,最后股权质押向阿里巴巴筹款10亿渡过难关。2017年预计锤子科技已经开始规模性盈利,2018年对于锤子科技是关键的一年,要么一鸣惊人、要么再次沉寂。



4.魅族,魅族历史比较久了,早期MP3市场就声名鹊起,有大量的早期用户积累,虽然2017年魅族有些乏力,但自家魅蓝却大放异彩,获得了很出色的销量。况且魅族由阿里巴巴这个大金主为后台,魅族品牌的市场地位还是非常稳固的!


5.努比亚,从去年起就已经走了下坡路,旗下Z17s是一部很优秀的手机,但销量惨淡。中兴作为国内通信市场巨头,努比亚倒下不太可能,但会不会像ZUK一样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华为余承东说过,手行业正在洗牌,2018年会有一大波品牌面临消失的命运。

华ov米,四足鼎立已成定局,下一个出局的是谁?不得而知……时间会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