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意境”是什么意思?

浅梦留香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这题的答案显然是“折柳”的第二种含义,即“惜别”。对这道题,如果学生知道在古诗文中常用“柳”表示“留”意,那就很容易就能答出。如果不知道,就要一步步从诗的意象、意境分析入手。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但如何赏析诗歌散文中的意境与意象确有许多地方要注意。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一、定义

要赏析意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早在两晋时期就已出现,经过几百年的沿革变化,内容已经变得丰富复杂。关于意境的定义,有人统计有四大类十种以上。那这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掌握的。即使是为了中学教学而作出的定义——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不必要去死记定义,我们只要知道怎么去辨别、筛选。

其实我们在阅读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时,在脑海中都会想像作品中描绘的场景。比如在读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就会自然的想像在一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有一个独自彷徨的丁香般的姑娘。那么,我们想像出来的这个画面,就能看做是意境。在这画面中的出现的人和物(姑娘、雨巷)就是意象。这是个形象的理解方法,但这里面还缺一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情感”。意境和意象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景交融”,也就是说,融入了作者感情的事物才能成为“意象”,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画面,才能成为“意境”。所以,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区别在于意象是个体,而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整体。

二、情景交融是意境的本质特征

自然景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有情感的是人,当人把自身的感情赋予了客观事物后,这些事物就具有了抒情的性质。所以说,对于意境来说,情感是景物的灵魂,景物是情感的载体。塑造意象和意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以“雨”为例,自然的雨本身不包含情感,也就没有特殊的意义,担当融入了人的情感后,就被塑造成了“苦雨”、“喜雨”等不同的“意象”。我们品味意境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诗人留在纸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心目中的图象, 去感受、去品味, 从而领略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说体会意境,是要通过想象来接近“那个时候,那个地点,那个状态”下的作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由于刻画景物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情感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这就决定了意境中的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就是“情景交融”的。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又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三、“境”不一定只能是“景”,动作、语言、心情、气氛、想像都能组成意境。

不能简单的把“景”直接等同于“境”,“景”只是“境”的一部分。古人有“境分虚实”的观点,就是指的许多非自然景物甚至许多“看不见”的事物也能营造意境。

柳永在《雨霖霖》中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两个人的神态动作,将两人内心的千言万语,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隐于言外。杜甫《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以行人与牧童的对话来营造意境。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等豪迈的形象和场景,把内心的雄心壮志显露出来。陆游的梅花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想像梅花的高洁与淡泊,以比喻词人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还有综合运用的,比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将动作、气氛和心情综合起来营造出一幅孤独无依、彷徨茫然的意境,但这个意境中没有“景物”。


如果您认同本文,请“点赞”、“评论”或“分享”,以让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谢谢。


非著名语文教师王振宁


意境是什么?以我的理解,所谓意境,就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音乐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足以打动人心,并带给人美好的享受。

主要拿文字所创造的场景来说明。

王维有首诗,描绘了大漠长河的孤烟和落日,其中说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当人们读到这句诗诗,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图景:广袤的戈壁上,一柱狼烟袅袅升腾;静静流淌的长河蜿蜒盘曲,落日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这就是一种意境,一种空灵、浩荡和宁静的意境。

再比如李白的这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人们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不由你不感受到长江的美,但见一叶孤帆在碧空中渐行渐远,群山中,长江浩浩荡荡,流淌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一种意境,一种美妙绝伦的意境。

在所有的意境中,文字所创造出来的意境是最丰富的。图片和影像直观,但对意境做了限定,就是图片所反映出来的意境;文字所创造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内涵更深、更广。

所谓读诗、读散文,就是感受其中的意境;写诗、写散文也是如此。意境深远,则文章和诗就上乘。


陇之语


古人们的各种诗词话,已经把‘意境’弄的很玄学了------如果您按照古代文人那套去理解“意镜”,真的就是摸不到门了。诗词作品的诸多方面综合起来,进而整体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意象。


结合实例,可能能让大家理解比较深刻,这里就用王维的《鹿柴》作为示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

如果说诗人是导演,那么诗中出现的,“山”、“人”、“林”、“青苔”等等意象,便是诗人为了提出主题,而选的演员、演出场所;

首先是诗人对环境开始布局, 背景是“空山”,是安静的环境,演员则是人物,动作是“人语响”。但这一声人语,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环境的静谧,越是安静的环境,对于细微的声响反应的则更明显;

紧接着,作者更加深入的安排环境背景,不但是“空山”,而且是“深林”----这就使得环境不静静是安静,更添加了幽暗,深邃的氛围,给人的感觉便很压抑很孤独,但随着导演的安排下,一道斜辉返照,使得整个幽暗压抑的环境活的了一丝活力,随即镜头一变,随着光线而动,落定在那一抹绿色上“复照青苔上”,而这一点绿色,放在诗人苦心构筑的冷色调环境中,却显得尤为突出。

整个词,通过对于环境的处理,意象的处理,结构的处理,甚至是动静的对比、颜色的对比,镜头的变化,构筑出了一个幽冷空寂却有暗含活力的主题,而这一系列的处理之综合体现,就是所谓的意境。

但正如夜小紫说的,自意境被说的玄之又玄以后,便被不学无术的人玩坏了,什么都不懂就好谈意境至上,让他们讲意境是什么又支支吾吾,只说的“我看的懂的”、“我喜欢的”就有意境,但是,真的是看的懂了么?真是的喜欢么?而不是叶公好龙么?


无聊到巅峰


意境,我理解为通过某些事物,引领人进入某种臆想的环境。

文学里有很多特定的意境,比如朝阳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感觉,秋风落叶给人悲凉萧瑟的感觉。

以朝阳而言,在自然界中真切的看到朝阳初升,它红红火火,照在人身上,让人感受它的光度、亮度、热度、暖度,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会为之一振,这就是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秋风吹落叶,树叶尽落,随风飘飞,人如果置身其中,毛孔收缩,寒冷颤栗,只想着缩着身子保暖,不得伸展,不想作为,这就是悲凉萧瑟的感觉。

因为经历过朝阳的温暖和秋风的寒冷,离开自然环境,即使是在书里读到朝阳或者秋风,也会有温暖或者寒冷的感觉。其实朝阳和秋风都不过是自然界里的一种形态,因为我们曾经感受过,主观上就把事物和某种感觉联系在了一起,让自己进入了某种想象中的环境里。


xiaomo光影客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

情景交融

南宋范晞文首先发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他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意思是说意境中在有两大元素。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是意境的表现方法特征。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看起来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而在写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虚实相生

是说意境一般是由虚境和实境构成,实境是指逼真存在、文本中直接描写了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但虚境不能凭空产生,还必须靠实境的具体描绘来体现,是艺术表达的重心。由于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形成了意境的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一诗描写诗人游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在怅惘之际,忽见一枝红杏怒放,伸出墙外,这是实境。但诗人不得进门的遗憾,由一枝红杏引起的怦然心动的愉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的推测与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便是虚境。

韵味无穷

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多层次和文学本文意蕴的多侧面,其中包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意境的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不但有象中象,韵中韵,味中味,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和 “韵外之韵”,让你咀嚼不尽。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独立苍茫的诗人,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同时我们又可以体会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在这之外,对宇宙对人生的苍凉感更是扑面而来。让我们回味无穷。意境的这三种基本特征集中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抒情文学的审美理想,从而使它具有与典型、意象不同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二者不可代替的人类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之一。


一往文学


所谓意境就是意念之中景象,也是一种想象力,意景不是现实中的东西,是幻想,这一点在创作之中是必须有的,有人说是灵感,有人说是智慧,其实在搞写作的人当中,我认为是投入,是入戏,是让自己的灵魂进入一个特定而虚幻的场景,从而写出具有想象中的东西,特别在诗词创作中,灵感是其实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让自己进入意境,这两天我在悟空问答中,写了两次看图写诗,正是用了意境这个诗,首先是子细观图,之后就是进入意境,让自己进入画面,去亲自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点的东西,才能作出有个人特点的诗稿。

个人愚见,望指教。


领悟世间


用袁行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说明。

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楼”“雨”“巷”“花”,单独拿出来,都属于客观事物。

我们可以称之为“物象”。

而变成“小楼”“春雨”“深巷”“杏花”,只加了定语,但实际上也添加了人的主观的情感,比如“深巷”的“深”,实际上寓“幽深”的主观感觉在其中了。

施加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意),这就变成了“意象”。

而将这几个“意象”连缀起来,变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作者将这几个意向灵活地在时空上展开,经过了巧妙地安排,就组成了一个丰富的审美空间。

这种情况下,我们称之为“意境”。

意境这一层,是将作者对于客观景物的复杂感触进行叠加组合,能够呈现出作者本人的审美观以及哲学观。故而很多人非常推崇有“意境”的诗歌。

但这一概念经常被人乱用,很多不懂行的读者,实际上是将“有意境”等同于我爱看,我喜欢的。

但“我喜欢”不等于“好”,更不等于“有意境”,意境的判断是有比较严格的标准的。


夜小紫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意象的组合而带给人的一种审美想象空间。举例如: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形成了一副寓情于景的送别画面,其意境在脑海里呼之欲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理解如有偏差,还请批评指正。


法眼看天下


用一首诗来回答:

你有梦 我也有梦

不同的梦

不一样的人生

活在梦里

谁能分得清

南北西东

总是躲在夜里

只为

隐藏它的真容

我索性

点一盏明灯

去照亮

迷失的心灵

花开了

自有满天星

有梦的季节

就有别样的风景

太阳出来了

就是黎明

有人说

梦不是现实

现实不是梦

当你走过喧嚣的日子

谁不喜欢梦的宁静

我笑

诗心如梦


用户76919971981



意境,是内心深处美的栖息地。它通过我们的感官把所感受或感悟到的美,深深地储存于我们的内心世界里,震撼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它通常通过各种艺术形态、图片、文字的创作,来感知事物的美好。当你被一件美图作品震撼到脱口而出:太有意境了时,其实你也是再说:“哦,真是太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