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走进迤萨,便走进了凌空而居的“马背上的城池”。红河县城不大,街道不宽,依山就势,随遇而安。从那一晃而过的“马帮东门码头”、“马帮西门码头”、马帮古城等标志牌,我就断定,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马背上的城池

迤萨,原本是彝族卜拉语“干旱缺水”的意思,民谣“高高山上是故乡,左有河来右有江;山高难把五谷出,水大难作救命汤。”就是当时的写照。

然而,整座县城居然就建在这座海拔一千一百米、独处于红河干热河谷之内的山峰之巅,山下就是那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红河。

刚到红河县城时,对这里的地貌有点百思难解。俗话说,逐水草而居,是人类天性。一个向来缺水、贫瘠而又没有土地可供耕种的“不毛之地”,却建起了数百栋中西合璧、欧式风格的房屋,成就了一个以繁华闻名世、极富传奇色彩,被称为“江外小香港”、云南三大侨乡之一的古镇。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是啊,为什么当年迤萨的造城者要将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建在一座高山之巅,而不是靠近附近的水边呢?有人说,这里的河谷地区终年炎热,而山顶海拔高,凉爽;有人又说,民国以前,迤萨地处滇东南前往滇南的重要贸易通道,大量商人携带财富往来于此,他们需要一座地形险要的城堡以保证自身的安全,而山顶具有天然的易守难攻优势。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还有人说,受地形的局限,迤萨山下的红河谷,几乎找不到一处适宜建造大型城堡的地块,虽然山顶同样如此,但权衡之下,气候凉爽的山巅便成了建城的首选。红河有多长的历史,迤萨就有多长的记忆。

如今的红河县,其实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红河”,而是厚重久远的“老红河”。也许,红河的故事就是这一个“老”字便可以诠释。素有“云端古城·梯田故里”美誉的红河县,也是云南的“华侨之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自元代开始,哈尼族先民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农耕劳作,繁衍生息。在时间的长河中,随着哈尼、彝、傣、瑶、汉各民族的迁徙,不同的历史渊源、民风民俗、和文化传承,相互交融,孕育了极具地方元素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形成了红河流域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格局。第二天,雾后天晴,依山就势的“山城”,便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迤萨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我想探究,支撑迤萨这座城池、那蜿蜒婀娜的山峰,有什么由来或者故事时,红河县文联办公室张春愉爽快地告诉我说,我们这里“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是啊,在迤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从这脱口而出的一句“经典”词中,我们便可以找到完整的答案。难怪有人会说,在中国,迤萨可能是地理位置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县城。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其实,何以建城于此,无需过多考究,她都是红河迤萨马帮历史文化的见证。相对而言,这座不大的小山城,她诸多的神秘和奇特之处,却让人为之感怀,甚至为之震撼,让人对人类文明的创造和奇迹,心生敬畏。

马帮驼铃今犹在

马帮,是迤萨的魂,是“老红河”绕不开的故事,是迤萨归去来兮的见证。走进“老红河”,徜徉古城堡泛着幽光的石板街,我们可以聆听马帮遥远的驼铃和足音。穿越时空,细细聆听,迤萨马帮悠远的驼铃声,铿锵的马蹄声……那些似乎褪去的记忆,依旧鲜明如昨。清代以来,勤劳、智慧的迤萨马帮,不畏艰难险阻,首闯天涯,走出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驮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驮出了一座独特的古城,一座融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迤萨古镇。他们远走东南亚的壮举,堪比昔日的“走西口”、“闯关东”。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当年,红河县城所在的地方,明代以前最早居住着彝族支系“卜拉人”,他们曾在这里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明朝洪武年间,分封土司世袭制度,逐渐有了汉族人口的迁入。清乾隆年间,人们在迤萨附近发现了铜矿,这个沉寂的山头一夜之间便热闹了起来。一时间,各方商人、三教九流闻讯而至,驻扎迤萨,投资开矿,或者做生意赚钱谋生。随着商贾频繁往来,享有通往边疆优势的迤萨,仰仗这一机遇,很快便形成了热闹繁华的小集镇。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那以后,迤萨的汉族人口猛增,很快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集镇人口的流动、市场的兴旺繁荣,马帮运输业、商业、手工业、建材建筑业便应运而生。嘉庆中期,由于冶炼铜矿的技术落后、材料稀缺,铜矿随之渐渐关闭,伴随铜矿业兴盛的商业、手工业也随之衰落,部分汉族迁往土司辖地谋生。

道光十六年(1836年)

临安商人车鸿到迤萨重建“鸿发铜厂”,改进技术,从采矿到冶炼,工艺比以往先进,炼出的铜可制作铜锅、铜盆、铜壶等用具,迤萨社会经济好转,迤萨居民增加到300多户近两千人,持续约10余年,铜厂再次倒闭。那以后,缺田少地的迤萨,靠农耕难以维持生计,生活极其艰难。有闯劲的迤萨人,为了在小镇上继续生存,便开始了寻求新的出路,邀约伴“走马帮”,赶着骡马离开迤萨到外地谋生。他们从山上下来,从迤萨往南,到那些更原始落后的国家经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下坝子”。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清咸丰三年(1853年)

第一队马帮从迤萨出发,沿红河的窝伙垤、浪施、阿扒村、鲁珠坝,到绿春的鹿角箐、撒马大水沟、半坡寨、攀枝花、李仙江渡口,到江城的李仙江坡头、大路边,到达猛野井,整整走了12天。在猛野井,有的开采盐矿,有的赶着骡马驮运盐巴到边境地区的江城、易武、勐腊以及金平的者米、茨通坝一带销售,同时购买当地的山货、药材,驮回迤萨、建水卖给内地商人,开创了迤萨马帮“下山创业”的历史。可以说,那就是当今火爆盛行的物流业的雏形。有人说,迤萨马帮的故事,就是红河的一段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传记。他们的点点滴滴,无不记录着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血泪甚至生命写就的人类生存、迁徙的奇迹。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清光绪末年(1907年)

迤萨人孙重、周绍、潘永等相约,参照走莱州的办法,赶着骡马从迤萨出发,历经一个多月到达老挝郎勃拉邦,走出了迤萨进入老挝经商的马帮之路。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清宣统末年(1911年)

迤萨武举冉学泗与安帮的邵恒泰等人,又从迤萨出发,经郎勃拉邦,历经四十多天,开辟了老挝苏尾、腊博、腊红,到达川圹的商路。老挝川圹的生意,比郎勃拉邦更好做,获利更加丰厚。从此,迤萨马帮多数转走老挝川圹。其中邵恒泰便在老挝川圹定居,坐地经商,成为迤萨第一代定居异国经商的华侨。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民国元年(1912年)

随着迤萨“下坝子”、“走烟帮”的兴起,迤萨马帮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迤萨马帮“下坝子”,他们用生命作为赌注,迈开了开辟商道的脚步。他们从清咸丰初期至宣统末年的六十年间,先后打通了通往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邻国的十一条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定居异国的华侨也逐渐增多,迤萨马帮在中国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据说,在今天的老挝川圹,仍有“红河街”的存在,仍有迤萨马帮的后裔在那里经商谋业。

云南大红河的这个地方,火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马帮文化,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物资贸易,更是一种跨国文化的交流。他们走出的,不仅仅是一条谋生之路,而是一条打通国门、让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原始的国际贸易之路。马帮之路,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所需,不仅仅是让一度萧条的迤萨古镇恢复曾经的辉煌,它在磨炼迤萨先民坚韧、刚强的意志和信念的同时,带来的还有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更多的是给后来人留下了一份可资借鉴的、难得的宝贵财富。仰望雄踞山顶的迤萨古城,对迤萨马帮“齐心协力闯边关、披荆斩棘铸辉煌”的“马帮精神”,让人顿生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