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军阀孙殿英有后人吗?

刘汉连


孙殿英的身上有三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焦点,这三个焦点分别是他挖掘东陵的恶名和热河抗战的英名以及最后兵败投日的骂名。

这三件事情里面,最为我们所知的就是他在清东陵挖掘慈禧和乾隆墓的事情,这件事情使他从一介军阀小人物,成为了在我们现代都鼎鼎有名的民国“大明星”,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问了,像孙殿英这样挖坟掘墓的人,他会有后人吗?如果有,那他的后人在骂名中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中国古代就有盗墓断子绝孙的说法,往往大家下意识的就会认为像孙殿英这样的盗墓贼是不应该有子孙的,但实际上的孙殿英却是有后代的,他有个名声非常好的儿子,他的儿子对他曾经的过往知耻而后勇,走出了一条跟孙殿英完全相反的道路。

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儿时对孙殿英的了解

孙殿英的儿子叫做孙天义,是非常有名的外语专家,经他之手翻译了不少外国的著作,是位非常有名的学者。

据孙天义的回忆,他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个什么人,当他慢慢长大之后,他的母亲以及她的姑姑通过一点点的口述,将他父亲的事迹告诉了他,他也知道了自己父亲的恶事以及事迹。


毕竟说的是自己的丈夫,他的母亲不可能会带有客观的说法跟孙天义讲述孙殿英的,所以孙殿英的那一套说法就被他的妻子讲诉给了孙天义。

孙殿英说在他小的时候,他就曾经目睹了自己的父亲被满清的旗人打死,因此在幼小的他心里面,就埋下了对满族人非常深远的仇恨。

再加上孙殿英声称自己的祖上是明末抗日名将孙承宗,所以在他妻子的一套说辞下,在幼小的孙天义心里就渐渐的淡薄了对自己父亲孙殿英的羞耻感,正因此,年小的孙天义才能在小伙伴们的耻笑骂声中,保持心理健康地度过了童年以及青少年,这才在后来学业有成,一步步踏进了知识的殿堂。


(孙承宗)

对于孙殿英的那一套说法,我个人是不太认同的。

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乱攀祖先的习惯, 古代讲究一个名声,如果有一个好的家世,有一个很知名显赫的祖先,那将会对个人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名声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孙殿英的说法他自己都无法找出证据来证明,我们也无法找出证据来反驳,所以他的祖先到底是不是孙承宗,谁也说不清。

以我个人对孙殿英事迹的了解,我觉得他说自己祖先是名将的说法应该是为了让自己从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脱身而出,而编造出的一个谎言。

孙殿英有着那个时代军阀们特有的善变,当时的很多军阀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会将自身的利益当成了一切,当时的很多军阀是如此,孙殿英也是如此。


孙殿英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的变节,因为他还不够强大,所以只能投靠强大的人来发展自己的势力,随着孙殿英的一次次投靠以及反叛,他强大了起来。

可以说利益是跟随着他一生的,对于这样反复无常、追逐利益的人来说,编造一个小小的谎言,又有什么不对呢?

孙天义为了从孙殿英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担任了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不过言归正传,虽然在儿时孙天义的内心并没有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以及他对学识的慢慢见长,他对自己父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长大后,即便他表面没有说,但在自己的心里面总是会出现一些耻辱情感的,所以他才会在后来成为了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


黄帝陵是中华人文先祖黄帝理论上的陵墓,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以及文化底蕴,有着非常神圣的地位,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父亲所犯下的过错,所以孙天义在后来加入了黄帝陵基金会中,然后慢慢成为了会长。

黄帝陵基金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四处筹款募集资金修缮黄帝墓,在这个过程中,孙天义是没有拿半分工资的,他四处的筹款所产生的路费、食用费也是自掏腰包,用自己在外语工作上的酬金参与的。

而且为了让募集而来修缮黄帝陵的基金不流入任何个人的腰包,所以孙天义还自行构建了一整套的基金保障系统,保障了基金使用的合理与及信息公开透明。


所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孙天义都成功地从孙殿英的阴影中脱离了出来,他的行为完全是和他自己的父亲大径异同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自己是和父亲完全不一样的人,证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他证明了自己所做的努力是正确的。


孤客生


孙殿英当然是有后裔的,他的儿子名为孙天义,很多人可能以为他的儿子必然混的很惨,实则不然,孙天义此人受了高等教育,他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此人曾经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等一系列职务。这是几个比较大的职务,除此之外还担任过许多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他即使退休之后,还是西安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因为他在英语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外人评价他在语言上面非常有天赋。此人还非常的热爱祖国,他曾经出访过美国,日本等地传授中国传统文化,每一次都尽可能的介绍中国,让外国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多数人肯定会以为此人是孙殿英的后人,必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事实恰恰相反。孙天义此人并不了解他的父亲,他所知道的父亲都是其母亲和他父亲当年的朋友告诉他的。当然还有史书中的了解。那么孙天义是如何评价自己的父亲呢?他认为自己的父亲虽然被世人称之为“大盗”,可他并不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大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孙殿英祖上和清朝是有仇的,在历史上挖仇家的坟是一件很平常之事,所以孙天义也认为,这是父亲报仇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前面提到了孙天义还是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此人曾说过,他自己这一生都要为黄帝守陵,这是中华民族的根,他还将黄帝陵重新整修,对外宣称,自己这是在做功德无量的事业。孙殿英是孙殿英,但他的儿子和他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要混为一谈,孙殿英对他的影响并不大。


历史杂货铺


答:军阀孙殿英在民国大舞台上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小丑,一生丰富多彩,充满传奇。

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反面人物,他留给后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因为盗掘清东陵,被称为“东陵大盗”。

挖掘东陵,直接动机无疑是觊觎其中财宝,这是没什么好说道的。

但孙殿英有过精彩的辩词,他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我不得不报仇革命。”

他还扳起指头,头头是道地说: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玉祥用枪杆子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老孙我枪杆子没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孙殿英说他祖宗三代被满清杀了,这是事实。他的父亲就是因为乡里田亩被旗人所占,愤愤不平,仗义出头与旗人争执,因此遭受痛打,进而被捕入狱,被迫害死于狱中的。

所以,也不能排除孙殿英掘东陵也有一部分泄愤的心理。

后来在高人的指点下,孙殿英甚至认明末被清兵满门残杀的大英雄孙承宗为祖,既自抬了身价,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好感,又对他掘陵行为增添了几分民族性和正义性。

1927年春,孙殿英曾被张宗昌派往豫北与冯玉祥部交战,两人打得难解难分。

孙殿英的盗墓“壮举”发生在1928年。

1930年春,中原大战在即,孙殿英叛蒋而改投冯、阎。在洛阳,他遇上了冯玉祥。冯玉祥满面春风地与他握手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

中原大战开始后,孙殿英被蒋介石派出的大军八九万人围困在亳州城。冯玉祥非常仗义,派孙连仲率五个师驰援亳州,恶战了三个月,把孙殿英解救至朱仙镇。

不过,由于张学良率部入关加入混战,冯、阎失败,孙殿英最终被张学良收编了。

孙殿英的人生是有亮点的。

即1933年2月,日军三万余人进攻热河,驻守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部和万福麟部与敌一触即散,溃不成军。孙殿英奉命率军至赤峰阻击,与敌奋战七昼夜,因寡不敌众,且走且战,仍与敌缠斗了十几日,虽然败走撤察哈尔,却颇具血性。

1943年,孙殿英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多次配合日军和我军作战。1945年8月,日寇投降,孙殿英又重投蒋介石,追随蒋介石打内战。因此,1947年5月,我军攻占汤阴,俘获了孙殿英后,刘伯承曾经对孙殿英及其高级僚属说:“抗战初期,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但是以后的一段,确实做得太不好了!”

鉴于孙殿英抗战时期的英勇表现,解放军对他非常宽待,特地批准他带一名卫士照顾其生活。但孙殿英吸食了几十年的鸦片,患上了烟后痢,不久病死。

孙殿英在病危之际,不断忏悔自己做过的坏事,痛骂蒋介石。

好了,说过了孙殿英,该说说他的老婆孩子了。

孙殿英一共娶了四个老婆,只有第二夫人刘清贞生有一子,其他生的全是女儿。

刘清贞是河南开封人,解放后,她把新五军驻京办事处的房子及私宅五处,其中西城武定侯胡同前后四进院的许多间房,包括堆积三间房的名人字画以及赵内子昂的八骏图等在内,全部献给了国家。

刘清贞所生的儿子名叫孙天义,出生于1931年。

大家看一下这个时间点,就知道是九一八事变那一年,孙殿英当时已被张学良收编,驻守在热河。

实际上,别说孙天义出生这年孙殿英没在他的身边,此后直到1947年孙殿英死,这两父子都没怎么呆在一块过。

所以,孙天义受父亲的影响很小。

他对父亲的认知,都是从母亲的口里听来的,所以,也不会觉得父亲有多坏。

直到读取了大学,接触了许多相关历史文献和历史资料,才知道父亲是那么一个人。

孙天义是在北京辅仁大学攻读西方语言文学的,毕业后译有《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多部著作,1986—1998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等职。

孙天义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在1948年与阎妙娟女士结婚。阎妙娟女士身体不好,曾在医院躺了7年。

这7年时间里,孙天义每天为她倒屎倒尿,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她。

1982年,孙天义受聘到美国教书,有美国医学界朋友主动提出接阎妙娟到美国医治。但是,手续办妥的当天,阎妙娟却永远停止了呼吸。

有情有义的孙天义忍住悲痛,将夫人的护照、骨灰盒儿背上飞机,到异国他乡教书。

孙天义与阎妙娟共生育有3个子女,大儿子在陕西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女儿在咸阳铁一局中学当英文教员,三儿子1990年赴美国留学。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东陵大盗》时,有人拿电影剧本找孙天义,让他看看有什么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孙天义实事求是地说:“历史事实,我说不出来,但电影不应出现三姨太、四姨太抢东陵财宝的镜头。因为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我问过母亲,她和几位姨娘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东陵珍宝。”

1986年,孙天义从美国回来,担任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兼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在其分管的工作之中,有历史名胜与文物古迹保护一项。他极其认真地说:“父亲破坏文物的污点,是抹不掉的。正因为如此,更增加了我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国家在1992年发起了整修黄帝陵的号召,陕西省成立了黄帝陵基金会,孙天义担任了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覃仕勇说史


靠盗掘慈禧东陵成名的民国军阀孙殿英,对满清王朝可谓是恨之入骨。东陵被盗后,舆论哗然,特别是满清遗老遗少强烈要求严惩孙殿英,靠着盗来的宝贝上下打点,孙殿英竟然躲过了审判,后来还参加了中原大战、抗日战争,1947年被人民解放军生擒后病逝于战犯管理所,他有一个叫孙天义的儿子至今还在世。


据说,孙殿英是因为祖上满门忠烈,全部为大明殉国而对清朝怀着满满的仇恨,才壮起胆子盗挖去世才十多年的慈禧陵墓东陵。



孙殿英是明末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的后裔。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攻打高阳县,当时已经赋闲在家,七十六高龄的孙承宗,率领全家一百余余口,包括儿子、孙子、家丁与全城百姓一起守城,城破之后,孙承宗不屈自缢殉国,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口人全部为国殉难,真是满门忠烈,铁血丹心。

孙殿英在盗挖慈禧陵墓后曾做过自辨,话里头是满满的对清朝的仇恨:

:“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听着倒是令人热血澎湃,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他说的祖宗三代,就是祖上大明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祖孙三代抵御清兵战死殉国的事。



影视剧中的孙殿英和他妻子

关于孙殿英的妻妾子女,历史资料极少,倒是从一些影视剧上看到孙殿英有三个老婆,大老婆周凌香,因难产而去世,二老婆小酸梅,被山西王阎锡山及部下凌辱之后自尽,三老婆苏英被孙殿英误杀,这事不管是真是假,可盗墓终究会有些不祥之事发生啊。

孙殿英的后代里面,已知的有一个儿子孙天义还在世,而且成就很高,是一个学匠型的知识分子。



孙天义1931年出生在北平(今北京),195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之后担任过长达12年的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培养了很多的外国语人才。退休后,孙天义依然活跃在社会公益上面,现任政协陕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而孙天义最令人瞩目的职务,则是自1994年起就担任的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他从上一世纪五十年代起就致力于黄帝陵的保护,曾经深情的表示“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大国布衣


孙殿英有后人。刘清贞,孙殿英之子孙天义的生母。在孙殿英的4位夫人中,刘排行第二位,河南开封人。刘清贞贤惠善良,视钱财为身外之物。她告诉儿子,父亲盗掘东陵后立过誓言,不准家人拿一件乾隆、慈禧墓内的珍宝。解放后,刘清贞,把新五军驻京办事处的房子及私宅5处,其中西城武定侯胡同前后四进院的许多间房,包括堆积3间房的名人字画以及赵内子昂的八骏图等在内,全部献给了国家。孙天义,孙殿英之子,1931年6月生于北京市。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86-1998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1931年孙天义出生于北京,是孙殿英盗墓后所生。虽然孙天义一直生活在“大盗”父亲的阴影下,但他自强不息,成为一代学人,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是专家。


1948年,孙天义考入辅仁大学,攻克西方语言文学。就在他跨入大学门坎的这一年,与闫妙娟女士结婚。 “文革”中,孙天义夫妇自然难逃厄运,但孙天义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学会了砌窑烧砖技术,还把自己拥有的全部时间用于外语学习。“文革”一结束,孙天义便有《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8部译作交商务印书馆付梓。而闫妙娟女士,却经受不起折磨与苦难,文革后便一病不起,在医院一躺就是7年。

1982年-1983年,孙天义远渡重洋到美国教书,其中一位美国医学界朋友主动提出接闫赴美医治。不料,当手续妥当,闫妙娟却撒手归天。孙天义毅然将夫人的护照、骨灰盒儿背上飞机,到异国他乡教了半年书,算是还了夫人出国疗疾的遗愿。

孙天义的同父异母姐妹中,大姐早夭,二姐在新疆去世,三姐和妹妹均在大连。

孙天义与闫妙娟生养了3个子女,大儿子在陕西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女儿在咸阳铁一局中学当英文教员,三儿子1990年赴美国留学。
孙天义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拿国务院特别津贴。他特别热衷于文物保护事业。退休后留在陕西为黄帝墓守灵,任陕西省副政协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2001年8月黄帝陵一期整修工程竣工。他说:“每次看到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在黄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气连枝、同根同族,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客者也之乎


说起孙殿英此人可谓大大有名,当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盗了清东陵,他也由此得了一个“东陵大盗”的外号。

孙殿英1947年在河南汤阴被解放军俘虏,同年病死。中国有句老话,叫“挖人祖坟,断子绝孙”,孙殿英虽然挖了清室的祖坟,却是有儿有女,子孙满堂。

孙殿英一共有4房太太,为他生了1子4女。

东陵大盗孙殿英

孙殿英4个女儿中,长女早夭;次女后来在新疆去世;三女和四女均在大连居住,二人为人低调,目前情况不明。

孙殿英唯一的儿子叫孙天义,1931年生于北京,母亲是孙殿英的二太太刘清贞。解放后,刘清贞将孙殿英留给她们母子的房产、珍宝、字画全部捐给国家,与儿子孙天义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孙天义教授

孙天义毕业于辅仁大学西方语言系,1950年代开始在西安外国语学院教书,1980年代中期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后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与大老粗父亲不同,孙天义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出版多部学术专著,翻译了《戴高乐传》《张伯伦传》《罗斯福传》等多部国外名著。孙天义1980年代初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并获得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因为父亲的缘故,孙天义特别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9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孙天义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东陵大盗”后代当了黄帝陵的保护人,这种结局大概连孙殿英也不会想到。


民国年间那些事


孙殿英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小军阀,此人多年四处作恶,尤其以东陵盗墓最为臭名昭著,成为备受鄙视的人物。

但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孙殿英自然是有后人的,悦史君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孙殿英有一个著名又低调的儿子孙天义,著名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学者,在治学方面有所建树,而低调的是,他几乎没有被世人关注过。

孙天义出生前,孙殿英就盗掘了东陵,他对父亲的恶行知道的不多,正常读书成长,毕业后就去了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后来做到了院长。

随着对父亲的了解越来越多,孙天义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他主动承担起了护陵的责任,并担任了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与父亲孙殿英相反,孙天义是真正意识到保护国家财富的重要性,在黄帝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孙天义已经退休,但他还在为祖国的翻译事业和黄帝陵的保护,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老人。

悦史君认为,我们不能单纯看待一个人,更不能因为他的父亲或长辈而否定他,这也是孙天义给我们的启示吧。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9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说起孙殿英大家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东陵大盗”这四个字!当年孙殿英带着麾下的军队,以军事演习为掩饰,用大炮、炸药近乎半公开地盗掘了清东陵的好几座帝陵和后陵,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



按照咱们中国人传统的说法,掘人祖坟是要遭到报应的……只可惜,并没有!孙殿英在盗墓之后虽然遭到了舆论的谴责,但是他却通过行贿南京国民政府高官、甚至包括蒋夫人而最终逃过了实质性处罚。当然,这里面或许也有蒋某人想利用他麾下的军队对付共产党和其他新军阀的原因。总之就是,孙殿英与蒋某人之间的相互利用,最终让孙殿英狠捞了一笔却逃过了实质性处罚,一直活到了解放战争后期。一九四七年,孙殿英在汤阴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因长期吸毒(主要是鸦片)导致身患多种疾病,孙殿英在被俘后不久便病逝于战犯收容所,或许这也算是迟来的报应吧。



人们骂人时经常说坏事干多了要断子绝孙!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投降日本人当汉奸,可谓是坏事做尽,却没有断子绝孙。不仅没有断子绝孙,而且还儿女双全。孙殿英一生有据可考的妻妾有四位,共生了四女一男。四个女儿并没有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太多东西,但是孙殿英的儿子却是当今中国一位颇有些成就的学者,跟他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殿英虽然出身草莽、起于行伍,盗过墓、还当过汉奸,真心不是什么好鸟!但是,孙殿英对子女的教育却是非常正面的、成功的,并没有把儿女引入歧途,这或许就是人的两面性吧。



孙殿英的公子孙天义先生自幼便被孙殿英严加管教,在学业上也丝毫没有放松。一九四八年,就在孙殿英去世的第二年,孙天义先生考入了民国时期著名的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读书。一九五二年毕业后长期从事西方语言文学教育、研究工作,曾供职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并于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八年间出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一职,是我国著名的西方语言文学专家、教育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因为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孙天义先生还曾经担任过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成为了新中国的副省部级领导。值得一提的是,孙殿英盗掘了清东陵,孙天义先生却利用工作之余做了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成为了文物保护方面的兼职专家,孙天义先生或许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为父亲还债吧!


农民工歪说历史


孙殿英是留有子嗣的,他的儿子叫孙天义。孙天义于1931年6月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语人才。他的外语能力突出,还为国家翻译过《戴高乐传》、《罗斯福传》、《张伯伦传》等。

不过他最有意思的职业是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本来这个职位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放到他的身上——盗墓者孙殿英的儿子,这就显得有趣的多了。父亲盗墓,儿子守墓,可能孙天义是以某种方式来弥补方面孙殿英犯下的错误吧,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墓,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守护黄帝陵的意义重大,最为关键的是,绝不能让不法分子对黄帝陵进行破坏。当这个任务落到孙天义肩上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为父亲救赎的机会来了,当年你盗了乾隆和慈禧的墓,被世人所唾骂,现在我就要用一生来守护黄帝陵,来为你赎罪。




孙天义的妻子叫闫妙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幸病逝。他们共生了三个子女,大儿子在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现在应该快退休了。女儿在咸阳铁一局中学当英语老师,小儿子在1990年赴美国读书,近况不明。


大老二爷


根据【孙氏家谱】,孙殿英的家世可以追溯到三国。历经千载,世代相传。

孙权之妹孙尚香当年与刘备结为夫妻,后来由于吴蜀之间的政治斗争,孙尚香离开蜀国回到吴地。在【三国历史】中,一直没有记载孙尚香离开蜀国后的生活经历。

孙尚香之美,犹胜二乔,离开蜀国后的孙尚香已经怀上刘备的骨肉,生下一子,名阿十,随了孙尚香之姓,起名孙备。长大后娶小乔之女三乔为妻,经商为业,由基因决定,孙备在江南开办制鞋厂,祖传手艺,又有当年刘备老客户的支持,很快远销三国各地。成为【老江南草鞋】品牌。

孙备是个商场奇才,在【老江南草鞋】的基础上,又开设【江南皮革厂】,没能自始至终,和小姨子跑了。孙备渡江,隐居河南永城马牧镇。小姨子四乔生七子,世代繁衍生息于永城,到了孙殿英父亲这代,已是孙尚香第53代孙。

孙殿英处在军阀割据时期,其思想与那个时代的旧军人相比,还算是个具有民族大义的爱国军人。热河抗战,太行山七战日军刚铁师团,昆山保卫战,孙殿英都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武不屈和英勇顽强。

关于孙殿英降日,其中的原因是日本军部派人与蒋介石政府谈判,由于孙殿英在对日作战中,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让日军受到沉重打击。日本军部答应,只要孙殿英降日,日本放弃对江南七座城市的进攻。后来蒋介石政府答应了日本的条件,命令孙殿英降日保国。

孙殿英掘了慈禧墓,也成为人生污点,不过当时墓中宝物百分之八十上缴了国民党政府,孙殿英为筹备军费,掘墓也是得到国民党国防部默认后才进行的。

孙殿英一生有五个女儿,长女孙贺梅,二女儿孙贺娜,留学并定居美国,生活低调,三女儿四女儿,生活在加拿大,成为成功的商人。小女儿与母亲生活在北京,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傅作义之子傅红业结为夫妻。

孙殿英唯一的儿子生活的很好,是极具国际声誉的学者,被联合国颁发【世界文化贡献终身奖】。孙殿英有两个孙子,一个物理学博士,一个天文学博士,孙殿英后人自我修养良好,热爱民族,坦荡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