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有朋友跟我说:“数学这种东西太抽象了,你看我孩子连数都数不好,怎么教呀?”也有朋友说,“有必要锻炼小宝宝的数学能力吗? 还真有必要。数学跟吃一样,宝宝天生会吃,其实宝宝天生也会数学。只要引导得当,宝宝就会像爱吃一样爱数学!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我把启蒙儿子数学力的“私房菜谱”一一讲给你听。

孩子天生就是数学家孩子天生有数感,也就是数学直觉,他不需要学习抽象符号,比如数字是多少、数字的含义,也能对数量有粗略的估计能力。与模糊计算相对应的是精确计算能力,精确运算是需要后天花时间学习、练习的。

跟学习第二语言一样,可以基于孩子的感兴趣程度和已经掌握的技能来定,只要孩子准备好了,就可以尽早启蒙了。你可能会问,“数学这么抽象,提起数学就想起各种符号和公式,自己头脑都有些晕,怎么启蒙宝宝学习呢”,给宝宝的数学应该像一道美味的佳肴,有营养又好吃。营养是指数学有用,好用;好吃是指数学好学,有趣。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下面我给你分享三个“私房配方”。
这三个配方很重要,就像我们离不开的油盐酱醋,用好这三个配方,你也能给孩子做出好吃的数学佳肴。

1、数学即生活

给宝宝最重要的启蒙,是让他们了解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的。我没有把儿子送去上数学补习班,就是注意在生活中锻炼她的数学能力。比起让孩子背公式,生活总有机会让孩子发挥数学才能。

孩子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不需要接触数学符号,而用孩子身边就有的、直观的东西也能教孩子数学。我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我玩找数字的游戏,比如家里的电话号码、今天的日期、爸爸的车牌号等等。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家里人买果蔬回来,如果孩子在的话,我就把水果一字排开,让女丿儿来点:“今天买了3个苹果、5个橘子,一共我们可以吃多少个水果呀?”这都是把抽象的数字跟生活情景联系在一起,孩子觉得算术对她的生活是有用的,她对算术的兴趣也变大我女儿有一天突然问我一个数字猜谜游戏:“爸爸,一年,打几路公交车?”答案是365,因为365号公交车每天从我们门口经过。你看。她把最近幼儿园学的谜语,用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数字游戏上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心里会越来越有“数”。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2、数学即解决问题

不过,仅仅在生活中找数字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它用起来,用数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爬楼梯的时候,我会跟女儿说:“好累啊,要爬9层楼,现在才3层,还剩几层啊?”她算出来之后,我还会鼓励她自己去验证答案,亲自数一数她算没算对。再比如最平常的,盛饭的时候,我会叫她帮我去拿筷子,我问她:“家里4口人,该拿几根筷子?”她可能会发现,如果一双一双地加上去的话,是8根筷子。但是,用她刚学的乘法的概念的话,是4双乘以2,也是8根筷子。这种加法和乘法的共通性就顺理成章地让她验证了一次。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3、数学即沟通

当然,光是给孩子一堆问题,让孩子去埋头解决,那可不够,那就叫哑巴数学了。还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多说话,当孩子试着用语言跟爸爸妈妈描述一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在学着理解,把脑子里的思维活动描述出来。要用数学语言跟孩子交流,就是要多说一些能体现数学概念,能帮孩子思考的语言。

举个例子,我女儿和我玩过家家的游戏,其中有一种就是我当菜贩,她来买菜。我把塑料蔬菜都标上了价格,黄瓜是2块,煎鸡蛋是5块,西红柿是1块5。她兜里呢,有一堆硬币总共是15块。我要求她自己来挑菜,但是最后加起来,花的钱不能超过她手中的钱数。开始的时候,她只能把钱都摆出来,和挑选的菜一一对应,看着硬币都摆完了才知道钱花光了。到后来,她就不需要把具象的钱一一摆出了,挑选菜品的时候,就能在自己心里全加起来,给出总额。每挑选一个,我就和她语言互动:“哦,这个胡萝卜是3块,你现在总共有多少钱了?”

这样的游戏让她觉得自己学习的算术是真有用的,而且每次验证的过程,给出总额数字的时候,都是给她鼓励反馈的时候她玩得非常投入。当然,不知不觉中,她爸爸就把加法和乘法教给她了!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小结:

1、孩子天生就有数学直觉,宝宝的数学兴趣可以从小启蒙,学数学跟学语言一样,晚一点不如早一点。

2、我给了你把数学做得好吃的3个配方,数学即生活、数学即解决问题、数学即沟通,你会发现这三种配方,常常是混合使用的。

3、想要孩子爱上数学,需要我们用数学来解决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过程中又要多用数学语言,鼓励孩子把脑袋里面的思绪描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