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一部電視劇,如實反映留學常態——低齡留學是不錯的選擇

世界是個地球村,是開放的,所以我覺得有機會有能力的話,孩子出國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是一件特別好的事。

汪俊執導,黃磊、海清、張子楓主演的家庭情感大劇《小別離》正在熱播。

《小別離》是國內首次聚焦“低齡留學群體”,以中學生教育為題引,重點表現了三個家庭同樣面對“要不要出國留學”、“出國留學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美國的教育是否強於中國”等問題時完全不同的想法和行動,如實反映了當前社會幾種家庭的典型形象,引人深思。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其實,家是起點,也是終點,別離亦是相聚的起點。”

小別離

3種典型家庭

該劇直擊中國式教育問題,圍繞家庭親子關係,講述了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留學產生的一系列故事。

工薪家庭

成績優秀,卻為了五斗米折腰

一部電視劇,如實反映留學常態——低齡留學是不錯的選擇

琴琴是優等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被稱為“學仙”。然而,她普通人家的孩子——琴琴的爸媽,一個是出租車司機,一個是社區醫院的醫生。

琴琴媽當初沒有上過大學,可是她的姐姐早年咬牙出國,現在有房有車。所以琴琴媽認為:自己當初就是沒有好的學習機會,所以現在才過得那麼辛苦。

典型的,把人生期望轉移到下一代身上的家長。

為了孩子將來“不被耽誤”,琴琴媽想了一個辦法:砸鍋賣鐵送孩子出國。

中產家庭

成績一般,是否該送出國

一部電視劇,如實反映留學常態——低齡留學是不錯的選擇

朵朵是中等生,成績一直在年級100名上下掙扎。媽媽對她的最大期望,就是從“良”到“優”。

朵朵的父母是典型的上中產階級代表,白領、骨幹、精英。朵爸是三甲醫院的眼科醫生,朵媽是團隊主管,家裡買得起大房子和好車子,唯獨在孩子的教育上,憂慮重重。

朵媽爭強好勝,綽號“母變形金剛”,每天夢想孩子的未來能“更上一層樓”。朵朵每天必須6點一刻起床,馬不停蹄背單詞,晨跑,在飯桌上寫作業,不僅要完成老師佈置的功課,還要參加媽媽的“特訓”……

最後朵朵嚴重缺乏睡眠,不光在上學路上睡覺,還在爺爺奶奶家的飯桌上睡覺,引爆了媽媽和老人間的衝突。

老人說:“學習這個事是長線,學習再好,身體垮了,有什麼用?”於是,為了解決家庭矛盾,老人想到了一招:送孩子出國。

富裕家庭

不差錢,卻與孩子的溝通有問題

一部電視劇,如實反映留學常態——低齡留學是不錯的選擇

小宇,富二代,典型學渣,成績倒數。

小宇父母離婚,後來母親去世,爸爸找了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繼母蒂娜,然後蒂娜肚子裡還懷上了小baby。

處在青春期的小宇和繼母之間矛盾不斷,惹得孕婦繼母無法安睡,還把爸爸氣到青光眼爆發,被送去了醫院。

為了

緩解家庭矛盾,小宇爸爸想了一個招:送孩子出國。

當然,其他原因還包括——躲避中考和高考;出國成績好壞沒人知道;鍍金回來接管家族企業……

什麼人

適合低齡留學?

3種家庭,每個家庭和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勢,那麼他們到底適不適合低齡留學呢?以及什麼時候適合出國?成績差到了美國就不會有問題麼?孩子能否適應美國的生活學習?父母是否要犧牲一切成全孩子出國?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其實很多家長們都沒有考慮清楚...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適應低齡留學,低齡留學生必備的條件包括:

  • 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具備一定的生活和學習自理能力
  • 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自理能力強
  • 性格外向且善於交流
  • 人際關係良好
  • 有一定的外語能力

那如果孩子具備上述條件後,家庭就要“頭拱地”“砸鍋賣鐵” 的把孩子送出國麼?並不是!孩子很重要,但家庭幸福才是孩子幸福的最重要基礎。

因此,打算出國留學的孩子及其家長在決定把孩子送出國之前,要著重思考:

  • 孩子出國留學的心理準備
  • 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學習基礎
  • 家庭經濟支付能力
  • 孩子的目標定位
一部電視劇,如實反映留學常態——低齡留學是不錯的選擇

低齡留學

不錯的選擇

如果,上述的條件家庭和孩子都能滿足,而且孩子樂於去美國上學,那麼低齡留學未嘗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就像該劇的編劇何晴提到自己的孩子時說到的那樣:現在這個世界是個地球村,是開放的,所以我覺得有機會有能力的話,孩子出國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是一件特別好的事。

留學能給孩子帶來的成長,是國內的教育目前無法給到的,更專業的學術內容、先進的教育理念、擴展的眼界以及人文上的交集,相信每一個有出國願望的人對於出國都不只有一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