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一部电视剧,如实反映留学常态——低龄留学是不错的选择

世界是个地球村,是开放的,所以我觉得有机会有能力的话,孩子出国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汪俊执导,黄磊、海清、张子枫主演的家庭情感大剧《小别离》正在热播。

《小别离》是国内首次聚焦“低龄留学群体”,以中学生教育为题引,重点表现了三个家庭同样面对“要不要出国留学”、“出国留学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美国的教育是否强于中国”等问题时完全不同的想法和行动,如实反映了当前社会几种家庭的典型形象,引人深思。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其实,家是起点,也是终点,别离亦是相聚的起点。”

小别离

3种典型家庭

该剧直击中国式教育问题,围绕家庭亲子关系,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产生的一系列故事。

工薪家庭

成绩优秀,却为了五斗米折腰

一部电视剧,如实反映留学常态——低龄留学是不错的选择

琴琴是优等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称为“学仙”。然而,她普通人家的孩子——琴琴的爸妈,一个是出租车司机,一个是社区医院的医生。

琴琴妈当初没有上过大学,可是她的姐姐早年咬牙出国,现在有房有车。所以琴琴妈认为:自己当初就是没有好的学习机会,所以现在才过得那么辛苦。

典型的,把人生期望转移到下一代身上的家长。

为了孩子将来“不被耽误”,琴琴妈想了一个办法:砸锅卖铁送孩子出国。

中产家庭

成绩一般,是否该送出国

一部电视剧,如实反映留学常态——低龄留学是不错的选择

朵朵是中等生,成绩一直在年级100名上下挣扎。妈妈对她的最大期望,就是从“良”到“优”。

朵朵的父母是典型的上中产阶级代表,白领、骨干、精英。朵爸是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朵妈是团队主管,家里买得起大房子和好车子,唯独在孩子的教育上,忧虑重重。

朵妈争强好胜,绰号“母变形金刚”,每天梦想孩子的未来能“更上一层楼”。朵朵每天必须6点一刻起床,马不停蹄背单词,晨跑,在饭桌上写作业,不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还要参加妈妈的“特训”……

最后朵朵严重缺乏睡眠,不光在上学路上睡觉,还在爷爷奶奶家的饭桌上睡觉,引爆了妈妈和老人间的冲突。

老人说:“学习这个事是长线,学习再好,身体垮了,有什么用?”于是,为了解决家庭矛盾,老人想到了一招:送孩子出国。

富裕家庭

不差钱,却与孩子的沟通有问题

一部电视剧,如实反映留学常态——低龄留学是不错的选择

小宇,富二代,典型学渣,成绩倒数。

小宇父母离婚,后来母亲去世,爸爸找了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继母蒂娜,然后蒂娜肚子里还怀上了小baby。

处在青春期的小宇和继母之间矛盾不断,惹得孕妇继母无法安睡,还把爸爸气到青光眼爆发,被送去了医院。

为了

缓解家庭矛盾,小宇爸爸想了一个招:送孩子出国。

当然,其他原因还包括——躲避中考和高考;出国成绩好坏没人知道;镀金回来接管家族企业……

什么人

适合低龄留学?

3种家庭,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那么他们到底适不适合低龄留学呢?以及什么时候适合出国?成绩差到了美国就不会有问题么?孩子能否适应美国的生活学习?父母是否要牺牲一切成全孩子出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很多家长们都没有考虑清楚...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适应低龄留学,低龄留学生必备的条件包括:

  • 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具备一定的生活和学习自理能力
  • 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自理能力强
  • 性格外向且善于交流
  • 人际关系良好
  • 有一定的外语能力

那如果孩子具备上述条件后,家庭就要“头拱地”“砸锅卖铁” 的把孩子送出国么?并不是!孩子很重要,但家庭幸福才是孩子幸福的最重要基础。

因此,打算出国留学的孩子及其家长在决定把孩子送出国之前,要着重思考:

  • 孩子出国留学的心理准备
  • 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学习基础
  • 家庭经济支付能力
  • 孩子的目标定位
一部电视剧,如实反映留学常态——低龄留学是不错的选择

低龄留学

不错的选择

如果,上述的条件家庭和孩子都能满足,而且孩子乐于去美国上学,那么低龄留学未尝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就像该剧的编剧何晴提到自己的孩子时说到的那样:现在这个世界是个地球村,是开放的,所以我觉得有机会有能力的话,孩子出国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留学能给孩子带来的成长,是国内的教育目前无法给到的,更专业的学术内容、先进的教育理念、扩展的眼界以及人文上的交集,相信每一个有出国愿望的人对于出国都不只有一个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