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利多因素增强 玉米价格下半年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利多因素增强 玉米价格下半年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自4月12日开始2018年的临储玉米拍卖以来,近8次交易会累计成交临储玉米3962万吨,成交火爆的背后彰显了市场抢粮心态及供应偏紧格局。陈粮库存消耗速度可能也远超过市场预期,导致供应缺口较大。另外,今年,东北产区农民种粮成本大幅提高,再加上旱情严重且后期生长过程中的天气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后期玉米价格的上涨趋势明显。

一、市场供应缺口较大。对比去年的临储玉米拍卖来看,2017年从5月5日开拍持续到10月底暂停,累计成交量也只有5822万吨,前8周的累计成交量2545万吨,远低于今年同期的3962万吨。目前临储销售量仍保持周度800万吨的水平。临储玉米投放量庞大,且投放预期稳定,拍卖成交仍然火爆足以说明市场需求强劲,同时反映市场缺口较大。

从供需结构来看,国内玉米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加之供给侧改革带来市场需求爆发,“双向挤压”使得国内玉米市场由严重供大于求转为严重供不应求。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缺口将达到4800万吨,这也意味着国内玉米市场出现缺口的时间可能在3个月左右。再加上东北产玉米11月底将大量上市前,玉米市场的消费及库存备货均依赖临储玉米拍卖支撑,因此,市场预计今年玉米临储拍卖粮可能达到5个月的消费量,即8000万吨左右。这也意味着一旦今年玉米拍卖达到甚至超过8000万吨,短短两年时间里,我国临储玉米库存的规模将从2.5亿吨下降到1亿吨左右。缺口巨大加上国储库存水平的大幅下降,将对长期玉米市场行情产生助推作用。

二、种植成本大幅提高。受2017年玉米种植收益好转刺激,今年东北地区的租地成本普遍大幅增加。据测算,今年东北地区玉米含种植者补贴地租平均5935元/公顷,较2017年上涨28.62%,平均增加88元/亩,相当于每斤玉米成本增加1毛钱左右。另外,从其他生产成本看,今年化肥价格普遍较去年提高5—10元/袋,相当于每亩地成本增加10元左右;玉米种子销售火爆,价格也水涨船高,较去年有明显上涨。东北地区多数农户都有自己的拖拉机、播种机等,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柴油价格也普遍上涨。农户种植成本总体大幅上涨,将对新粮开秤及后续粮价形成明显支撑。目前销区企业到东北订购下年度玉米时发现,远期订购报价已经较去年同期提高200—300元/吨。

三、天气变化将影响产量。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农业国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均受到不利天气的困扰,农产品牛市格局初现。南美阿根廷大豆因旱大幅减产;“倒春寒”导致中国小麦、水果等受损严重;俄罗斯及美国的小麦正遭受干旱影响。4月份以来,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少雨,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对正处于播种、出苗的玉米生长极为不利。尽管近日局部地区的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但据反映并不“解渴”,甚至局部地区的降雨过程还伴随着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导致农作物生长受损。目前来看,干旱已经对玉米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后期的天气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玉米市场去库存任务压力减小的情况下,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脆弱的生产端一旦出现问题,那么也将点燃期现货市场的行情。(综合华泰期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