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京東的“強制”授權文化

文 / 蘇勇

京東的“強制”授權文化

“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研究項目團隊採訪了董明珠、張朝陽、劉強東等傑出企業家。本書就是對這些企業家的訪談實錄,在這些企業家中,董明珠的剛柔並濟、劉強東的客戶關懷、張朝陽的特立獨行、宋志平的聯合共贏等,給我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生動呈現出他們在企業經營中獨特的東方管理智慧。

京東的“強制”授權文化

關注用戶,堅持信仰

主 持 人:秦 朔 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CEO

訪談對象:劉強東 京東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秦朔:從你創業到現在18年的成長過程來看,你的管理能力、駕馭 公司的能力無疑都在不斷提升,如果說你創業初期的這種能力是1.0的話,那你現在是哪個階段的感受呢?

劉強東:如果你非要用1.0來比,我覺得現在大概相當於3.0吧,其中經過了兩次大的組織架構的改變。

秦朔:如果讓你給商學院的學生去講京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你覺得1.0階段的時候,它的要素可能是你剛才講的體驗、成本、效 率、大家庭的文化、奮鬥的精神。那到了2.0 階段的時候,你的管理思想是什麼樣的一些內涵呢?

劉強東:我倒覺得1.0階段的時候強調的是全員銷售,整個都是銷售型組織。

秦朔:銷售導向的。

劉強東:對,就是幾乎全員都是參與銷售的,整個公司就是銷售部門,就是銷售部,業務部。到了2.0階段的時候,強調是一個系統流程,到了2.0階段才真正是完全意義上的現代化企業。管理上的3.0版本,我們是從去年開始提的,強調的是要授權。

劉強東:對,要授權。你的創新,你所有沒有授權的,都是得不到保證的,特別像這麼大一個機構情況下。但是我剛才說了中國社會環境很特殊,授權帶來了很多的風險,比如說貪汙腐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秦朔:對,最近我們發現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百度等,都加大了打擊內部腐敗的力度。

劉強東:是,我們大概兩週之前,公佈了自己內部的腐敗案件,公佈之後公司股價跌了很多,我們的IR受到很大的壓力,給我們寫了好幾封郵件,說全球的投資人都恐慌了。

為什麼?在美國這樣的國家裡, 如果發現公司有10名員工貪汙,那企業的高管就會被開除,甚至被公安機關抓到牢裡去,因為這說明這個公司的管理已經爛到家了,這個公司的股票價格應該為0才對。

但是在中國作為大的公司,如果能查出內部的腐敗,說明這是管理優秀的公司,而這一點老外他是理解不了的。這都是中國的特殊國情,所以如何來充分地授權,授權是一種信任,當然在授權之後,在中國這種情況下,還要設法去打擊腐敗,兩者之間要存在一種平衡。

秦朔:以前人們常說中國是世界工廠,但我們在公司參觀的時候, 感覺這裡就是世界辦公室,有很多很多的年輕人在一個信息化的平臺上共事。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那你管理一個大規模的公司是不是會相對容易一些,還是說我們通常學到的那些商業管理的知識,其實都還沒有辦法逾越?

劉強東:我覺得管理信息系統肯定是很好的工具和手段,特別是很好的技術手段,但是再先進的管理系統,如果沒有了良好的企業文化做基礎的話,那麼最終會發現這個系統會是千瘡百孔的,會有無數漏洞。

★比如很多人說谷歌美國公司的員工不打卡,人們自己決定上下班時間,但是說句實在話在中國,如果你要實行上下班不打卡,我可以告訴你絕大部分企業不到三年就會倒閉,因為在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咱們整個工作人員的自我約束能力還不可能達到那樣的層次。

秦朔:自驅動、自約束還有待提升。

劉強東:對。咱們中國員工的自律性,老實說目前整體上其實很難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差很多呢,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只有推出適合整個中國現代國情的管理模式。

秦朔:在你探索這個模式的過程中,我記得好像有一個階段,大家說你是非常事必躬親的,但是中間又有人說你喜歡學英語,要經常到國外去,而且甚至離開過公司很長一段時間,那個時候你就不緊張嗎?

劉強東:我覺得管理其實就是做一種平衡,所謂的管理藝術其實就是平衡的藝術,授權和腐敗,信任和監督,永遠都是在兩個方向之間, 你如何保持一個最佳平衡點,而且這個最佳平衡點跟隨你的業務規模、組織規模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個點也是在不斷地偏移的。

比如說前十幾年我們做物流投資的時候,公司沒有這種技術,沒有這種底子,也沒有這種基因,大部分同事不懂,都要靠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努力。所以我要扎到底,細到一個膠條怎麼設計,一個托盤怎麼設計,一個打包位怎麼設計,因為其實沒人懂。中國沒人做過這個東西。

秦朔:大學教材裡也找不著。

劉強東:對,中國物流雖然發展了幾十年,但過去的物流體系都是2B 的,到門店的,或者是搞批發的物流體系,2C的物流體系沒有,從來沒人做過,一片空白。我們只有靠自己來琢磨,作為一個創始人,你必須一竿子扎到底,要親自參與到每一個細節設計。

當然到了2012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連續5年,從2007年投入一直紮在物流,導致團隊依賴性非常強,凡事自己不動腦子,什麼都來問我,老劉這該怎麼辦,老劉那該怎麼辦,我說現在公司大了,我管不了這麼多了,我相信你完全能夠把它管下來,你決定吧。

但是5年了,人的慣性形成了,無論你怎麼跟他說,明天他還是會來問你,這個事該怎麼弄,那個事該怎麼弄,我就出國,在國外待了8個月沒回來。

秦朔:電子郵件有很多請示嗎?

劉強東:郵件的話,我不回覆,如果問我,我說這在你的授權範圍內,我走之前我們VP最高簽字可以達到一個億,就是一次進貨不超過一個億就不需要我批,他批了財務就要給錢,他有權力批,他如果不到一個億來問我,我不回覆。

超過一個億,那我回復批准或者不批准。比如說非經營性支出,比如說出去吃一頓飯,差旅費這種,不到 500萬的非經營性支出,一次性不超過500萬的,他自己簽字就可以, 不到500萬如果來問我,我也拒絕回答,逼著他,過幾天你發現他自己還是做了。

然後有了這8個月時間,慢慢地團隊已經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比如說從我在國外待到第5個月起,3個月中我沒有接到一個請示電話。

秦朔:當時那你是不是有點失落啊?

劉強東:沒有!每週我都會收到週報告,週報告我還會看到每個同事、每個部門在做什麼,而且我發現週報剛開始都寫得類似請示或彙報。等五六個月之後,你發現同事給你寫的大部分都是思考,自己提出來的問題,自己在解決問題。他說我現在面臨了什麼困惑,然後他自己郵件寫了我怎麼解決問題,我覺得良好的授權文化,應該是深入人心的,我覺得夠深化了我才回來。

秦朔:這樣聽下來,其實京東原來給人的印象是劉強東的京東,但現在感覺還是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發動機,他們也一直在驅動這個京東。

劉強東:如果真是隻劉強東一個人管理京東的話,我告訴你,永遠不會超過一萬個人,一個人就算是天才,也管不了一萬個人。

京東的“強制”授權文化

蘇勇,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會長。

專業領域:企業組織管理。企業文化與倫理、品牌與消費者行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