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甲状腺肿癌与碘摄入有关吗?饮食上应该如何预防?

聚膳源


甲状腺肿瘤,也就是甲状腺癌,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大约每年4%的速度增长),重灾区是沿海地区。据调查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其中女性发病率大约为男性的三倍。

甲状腺肿瘤与碘摄入有关吗?我们可以来大致了解下有关甲状腺癌的致病危险因素。首先是饮食方面因素。1.碘的摄入量。碘的摄入量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引起甲状腺肿瘤。尤其是长期摄入量过高时,可能改变甲状腺功能。2.饮食习惯差。据调查长期摄入高脂肪的食物过多,体重指数过高,易患病。其次,职业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电离辐射如X线检查、核辐射等。还有家族遗传因素,家族有此类病史的人患病概率更高。此外,据不完全调查发现,当一个人长期压力过大、生活不和谐、处事过于悲观、爱生闷气都容易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发病。

有关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最多的就是结节,多数都是在体检中发现患病,因为该病并无其他明显症状。预防上,主要做到以下加点。1.控制好碘的摄入量。不应所有人都食用加碘盐,尤其是沿海居民和喜食用海产品的人,是不需要补充碘的。2.加强锻炼,不可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控制体重。3.保持乐观,学会自己减压,积极调节心情。4.远离辐射。5.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查。

本期答主:于丁雯 医学硕士


杏花岛


这几年,时常听到“加碘盐导致甲状腺癌”的说法,但与此相关的研究却很有限。

瑞士研究发现,食盐加碘后甲状腺肿瘤发病率下降了。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碘摄入充足的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低于碘缺乏地区。不过,另有研究认为,碘摄入太多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存在一定关联。综合来看,碘盐导致甲状腺癌的说法,缺乏充分依据; 不排除摄入太多碘可能也有相关风险。


不过,想摄入太多碘,似乎也挺不容易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控制在1000微克以下就是安全的。按照我国碘添加上限(30毫克/公斤)计算,想要吃到600微克的碘,意味着每天要吃20克盐。中国人均每日盐摄入量在12克左右,相对于5~6克的推荐摄入量,已经超标很多了,但也远远没到导致碘摄入过量的程度。

可能会有人问,如果吃了海带、紫菜等所谓的补碘食物,再吃碘盐,碘会不会就吃多了呢?首先要强调,海带、紫菜等对碘摄入量的贡献不到4%,效果甚微。其次,调查发现,常吃海带、紫菜的沿海居民,吃了碘盐后,碘摄入水平适宜、安全,并没造成碘摄入过量。所以,在饮食上,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吃碘太多导致甲状腺癌,一般人可多不到那个份儿上。

想预防甲状腺癌,更关键的点在于: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放射线暴露,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答者:健康行者,欢迎关注)


健康行者


甲状腺肿瘤现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它的治愈率是很高的,尤其是主流的乳头状或滤泡状亚型,没有转移的情况下,治愈是有保证的,所以患者要放平心态。目前没有科学的依据证明补碘过度会导致甲状腺增生,甚至癌变。

有研究证明,缺碘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还有,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得甲状腺肿瘤的概率要高,所以日常中要适当得补充碘。关于每天人体大概需要摄入多少的碘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天摄入150-200微克(每克盐中20微克碘),一般中国人每天的摄碘量是足够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患甲状腺的相关疾病,吃多点或少点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对碘的摄入量不宜过多,过多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患有暂时先天甲状腺地能。对于预防甲状腺肿瘤饮食方面,多食用可以抗癌的食物,如:大蒜,杏子,胡萝卜,西兰花,苦瓜,竹荪(富含微量元素硒),香菇,猴头菇,木瓜等。可以多吃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食物,如豆制品,薏米,甲鱼,坚果,黑米,蜂蜜,西红柿,山药等饮食禁忌方面有,不要食用致癌率高的食物,如油炸,熏制,腌制,烧烤,发霉的食物。

除了可以在饮食方面去预防,还需要经常锻炼身体,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最好的预防疾病方法,还有就是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

从事肿瘤科工作14年,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化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医联媒体


近年来,某某得了XX癌,仿佛听得越来越多!甲状腺癌也不绝于耳。 难道~甲状腺癌的增加和我们近年常吃的加碘盐有关?碘盐到底还能不能吃啦?你有没有这样的疑虑?


对此,2018年5月新鲜出炉的《中国居民补碘指南》明确给出了答案: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近二十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质性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最快的,目前已经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在有些国家包括在韩国是排第一位。

近年的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不过,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甲状腺癌与碘摄入量的思考

现实中可以看到甲状腺癌和碘的摄入的某些相关性。在缺碘地区人容易出现甲状腺肿,其中有一部分病人会变成甲状腺癌。 但不同地区的研究发现,有些缺碘地区在补碘之后,甲状腺癌发病率是下降的,有些地方却是上升的,发生这种不同的原因也不是特别清楚。

我认为不能单单用甲状腺癌来评价碘摄入(如加碘盐),缺碘或碘过多都有除甲状腺癌之外的不良影响。

加碘盐VS无碘盐

明确目的是保持碘的适宜摄入量,获得最佳健康效益。

加碘盐和富碘食物是获得碘的方式。当从食物或饮水中能获得足够碘时就可以不用加碘盐了,比如高碘水源地区(未改水)和经常吃海产品的人。

不同人群适宜碘摄入量见表


适宜碘摄入量的获得方法有哪些?

每人每天摄入6克加碘盐(一瓶啤酒平盖的盐量)就可以获得人体碘基本需要量120微克。也就是说,一般人每天把6克加碘盐吃好就不用担心碘不够或超量。

富碘食物如海带(鲜,100克)、或紫菜(干,25克)、或裙带菜(干、0.7克)、或贝类(30克)、或海鱼(40克)均可提供110微克碘。比如孕妇碘摄入可以通过每天6克碘盐+每周1到2次的富碘食物来实现。

正视:加碘盐补碘很重要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除了高碘水源地区和能常吃海产品的沿海,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最后,甲状腺癌的发生同其他肿瘤一样是多因素作用结果。在饮食方面除了适宜碘摄入,还可以保持平衡膳食(参考膳食宝塔摄入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缓解压力及休息等也应该被我们采纳重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简介:贺力,四川省民政康复医院主管护师,临床营养师,高级技能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四川省营养学会会员,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学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