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恆山山脈之古長城

欄目:北嶽遺韻

恆山山脈之古長城

從山海關東起的萬里長城,當延伸到北京西北面的軍都山時,分成了南北兩支,南支稱內長城,北支稱外長城。外長城北繞張家口,經得勝口、殺虎口而西去;內長城由居庸關南下紫荊關,經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西行至黃河東岸偏關的老營口與外長城重新會合。內外長城像堵橢圓形的四合圍牆,把山西省北部的雁門關以北地區和河北省西北部地區圍圈起來。這段內長城正是沿著恆山山脈向西延伸的。

這條民族巨龍,從八達嶺開始,踏居庸,越紫荊,跨倒馬,過平型,進入渾源境地目淚坨山。從目淚坨,經西河口、管仲溝、明石尖梁、黑溝背穿越到老君峰上,圍著老君石轉了一個半圓形的彎,然後又經上樺嶺、馬鬃崖、正溝、柴樹溝、樺皮溝,向北伸到翠屏峰西,然後又沿著龍山樑、凌雲口、鐵鋼崖西出渾源境,向著西南翻峰過澗地飛向雁門關。這段長城,充分利用恆山山勢的天險,依峰構築,下部全部用石條壘基,上部用城磚砌築。新中國成立前後,上部城磚大部分被沿線山民建房時拆掉,下部至今基本保留。從用料和構築上看,較八達嶺、雁門關等處的長城粗糙和簡陋,石條大部不規則,佈滿苔蘚,越見其古。西河口一段為明代長城。

恆山山脈上古長城長達300多公里,在恆山景區長達70多公里,目前存有殘跡的還有20多公里,其中較完整的除老君峰上數公里長的一段外,老君峰北的正溝至下柴樹溝5公里長的一段古長城也基本保存完整。

另,從河北蔚縣石門峪經廣靈縣入渾源亂嶺關還殘存一段古長城,殘高1.5至2米,厚5米,據《蔚縣誌》記載,為戰國趙肅侯十七年(前332年)所築趙國西北界長城,故稱趙長城。清《廣靈縣誌》載,為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所築漢長城。

(摘自《北嶽恆山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