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魅力董卿》|董卿: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魅力董卿》|董卿: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论何时,请不要停止追求。

董卿说过:“年纪轻轻就依赖一种所谓被市场认可的风格,是危险的,只有大胆尝试过各类风格的节目,才能分辨清楚自己的最佳定位,最佳风格。”

女性想要在职场上担任要职,一定是很早就已经抱持“我要在职场闯出一番成就”的决心。

他们不会怀有“等哪一天出现一个白马王子救我脱离苦海”天真想法。

她们知道,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只有自己大胆尝试,才能给自己找到准确的定位,并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董卿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和上海卫视工作时,先后主持过旅游节目、文艺访谈、文艺晚会等各种风格类型的节目。

正是经过多方的探索和磨练,才使她最后找准定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了央视的当家花旦。

正如董卿所言:“人的一生总应该有所追求,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年龄。”

2002年的一个电话,打乱了董卿平静的生活。这一年,央视西部频道成立,《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

接到电话的董卿心情异常复杂,最初的兴奋冲动过后,心里变得很忐忑,那是对未来的一种不安全感。

那时的董卿几乎见人就问:“这事靠谱吗?我能不能去?去了怎么办?”与其说向别人征求意见,不如说是对自己内心的追问。

在一遍遍的问和答中,董卿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想法,去,不管未来怎样。能够做不同的尝试,也是一种幸福。

生命中的每一个跳跃,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要太在乎那些世俗的衡量标准,而应更看重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心中还有属于自己的向往,就勇敢地追逐吧。

《魅力董卿》|董卿: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舍才有得。

在未学会放弃之前,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有时适当的放弃会让我们得到更多,比如说,机遇。

2002年,董卿下定决心,放弃上海安逸自由的日子,放弃上海的一切,独自北上,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发展。

这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才有了更大的舞台。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挑战困难,永不退缩,你,就会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

初到北京的那些日子,董卿生活无忧,却很孤单。夜里回家,一推开门,有淡淡的浮尘,还有并排放着的行李箱。

她有时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留在这房间。

她问自己:“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激情和满足感吗?坚决不回!”董卿逼回眼泪。

很快地恢复了惯常一丝不苟的标准微笑,她清楚地知道代价是什么。她的固定行程是一个月跑6-7个城市,平均3天一个地方。

不记得什么叫周末,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已经很伟大。

有些路是自己选择的,有些事是自己决定的,所以一旦作出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董卿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各种大型晚会、庆典演播现场,几乎就是董卿的办公室。

看似风光无限、无忧无虑的生活,其实很孤单。她曾感慨说:“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没有人会主动关心你,所有事都得一个人扛。”

董卿回忆,一次录制节目中,倪萍曾跟她说:“董卿你要记住,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站在这个舞台上,当你能力的时候,你一定要全力以赴。”

董卿说:“倪萍是我的一个前辈,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去借鉴。人生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可知和不可知的两部分,所以也许会在几年以后或更长远之后,不管是重新归零还是怎样,我都会全力以赴。台阶就在自己脚下,当你成长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旦选择了,就不要半途而废,全力以赴才会有更多收获。当你全力以赴地去努力,梦想才会离你更近一步。

董卿说,“人最难的是超越自己。”的确,很多人拥有了安逸舒心的生活以后往往会安于现状,不会再有新的突破。但董卿,她敢于在不断突破。

在事业巅峰期选择出国,她谦逊地说:“我发现近一两年来,所主持的节目形式上有些雷同,没有太大的突破。因此,我必须再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调整工作计划,暂时放下话筒,去海外学习深造一段时间。希望在美国这一年的学习能够开拓视野、更新思路,未来以更好的状态回归舞台。”

在美国留学期间,她写下这样的感悟:“当然会遇到困难,也会有孤独和无助的时候,但我相信任何一段生命的过程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就算有人不理解甚至误读……

我依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但凡向往的事物,都有着貌似高不可攀的难度,这时候,有志之士往往选择迎难而上。

这个迎难而上的过程,就像爬山,尽管高处不胜寒,但惟其有难度,才成就了高度。只有站到某一种高度的人,才有机会看到生命里更美的风景。

《魅力董卿》|董卿: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为未来努力。

董卿说:“我喜欢追求未知的可能性。”当年,董卿打算去北京发展的时候,在上海录完最后一次节目,已是深夜。

她感慨道:“马上就要告别这座城市,很伤感。关键是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人的抉择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你之知道失去了什么,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

正如董卿所言,“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而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我们只能去为未来做努力。”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实在不用想太多,只能努力。未来不可知,但也有很多不可知的未来与希望。

社会是残酷的,并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对你网开一面,吃苦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畏苦难,方能战胜苦难。

董卿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教,离不开从小培养的吃苦耐劳的品质。

董卿曾深情地说:“父母对我刚柔相济的家教,给我插上一双翅膀,助我飞过高山,飞过险滩,飞向远方。”

董卿的父亲对她非常严厉,要求她主动承担家务,从7岁开始每天洗碗,中学假期开始出去打工,商场营业员,宾馆清洁工,广播站跑腿……董卿都做过。

在这一系列的吃苦磨练中,董卿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学会了忍耐和努力。

董卿刚到西部频道的时候,每天就是拿着台本一人嘀咕。每次录节目前查阅大量资料,保证在每个环节都不出任何差错。

每天下午四点彩排,十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回家已是凌晨三点,董卿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

经过了青歌赛“残酷”的考验后,董卿顺利主持了2005年央视春晚,首次作为“台柱”人物出现。

这时,大概不会有人记得,十年前,1996年央视和上海合办的春晚上,董卿还仅仅是个剧务。

董卿说,她是很有耐力的人,上学的时候女生都害怕中长跑,但那是她最擅长的。

所以,别人的赞扬让她高兴不了多久,同样,别人的诋毁也让她难过不了多久。

对于自己的这些付出,董卿这样总结:“人人都想要结果,但有时经过就是结果。成功是偶然里有必然,必然里有偶然。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我们只能去为未来努力。在创作和准备的过程中再痛苦,你上台的那一刻也是非常快乐和幸福的,仿佛你所有的能量都为了在那一刻释放。”

《魅力董卿》|董卿: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都必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寂寞、孤独;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和坚持;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柳暗花明。

一鸣惊人的人,背后都会有一段相当长的默默无闻时期;豁然开朗的境界,必然得经过一段昏暗狭窄的路程;领略无限的风光,一定是在艰辛地攀登之后。

把握机会,必须经过忍耐和努力,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机会来临之前积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