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山東援疆醫生到英吉沙 平均每月做30多臺手術

山東援疆醫生到英吉沙 平均每月做30多臺手術

山東援疆醫生到英吉沙 平均每月做30多臺手術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許倩 圖/當事人提供)去年2月,王超作為山東濟寧第九批援疆幹部來到英吉沙縣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了450多臺手術,平均每個月30餘臺。其間,王超還在英吉沙開展了不少第一例手術及操作技術,填補了醫院多項空白。

6月17日,王超在接受新疆晨報記者採訪時說:“英吉沙是個好地方,老百姓熱情淳樸,在這裡工作心情特別好,我覺得在這工作一年能再長壽十年!”

去年9月,一個2歲的孩子被檢查為左側精索鞘膜積液並斜疝,專程來找王超做手術。誰知手術順利結束後,小孩高熱驚厥,口唇發青,情急之下,來不及多想,他和另一位援疆醫生賈國用手掰開小孩的嘴巴,突然,孩子咬住了二人的手指。

“沒關係,趕快先把孩子口中的分泌物全部吸出來!”王超顧不上疼痛,對身邊的護士說。這一咬,就是15分鐘,等孩子驚厥緩解,王超和同事抽出手指時,兩人的食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口,而且因為充血變得又腫又紅。孩子的母親和奶奶十分感動,第二天還專門抱著孩子來找王超道謝。

“好像腫了一個星期,不記得了。”王超根本記不清自己過去一年都做了哪些手術,他只知道每次患者和患者家屬向他表示感謝時,就證明他又多實現了一點自己身為醫生的價值。

其實來援疆前,王超也有不少顧慮,上有年近80歲又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的父親,下有馬上高考的兒子。“誰家裡沒有牽掛,別人都能去援疆,我也能!80歲的父親就託付給我的同事、朋友,兒子交給我愛人,事實證明,他們都是我非常優秀的‘後勤組’。”王超說。

如今,王超一家三口各自在新疆、成都和山東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對他來說,每天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和愛人、兒子在三個人的聊天群裡互道晚安、說說當天的生活。王超說:“雖然暫時離開了自己的小家庭,但是能在英吉沙服務更多需要我們的人,能和同事們一起推動英吉沙縣的醫療水平進步,我每天都覺得充實、幸福。”

王超的愛人林秋鳳也表示 :“雖然王超每天都很忙,照顧家裡的時間少了,可是我打心裡為他現在的充實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高興。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他的援疆工作,希望他能為英吉沙做更多實事。”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