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八十年代东北农村的生活照,生活质朴,逍遥自在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那时的东北农村人民生活也比较富足,农民大多安居乐业。图中是80年代,东北农村的一位老奶奶正用自家的热炕头孵化小鸡。东北的冬天出奇的冷,每家每户几乎都烧着热炕。

东北人喜爱抽烟,一些年纪大的老太太更是常年烟袋不离嘴,甚至一些东北大姑娘也都是“抽烟能手”。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

图中是一位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民正在玩“纸牌”。那时候的东北人都很喜欢玩“纸牌”,不过有人却用它赌博,并且将粮食输了个精光。

东北森林广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经常有狼熊之类的野兽滋扰农村,因此当时许多村民都养着土狗,好防范野兽的突然袭击。

图中是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民正在“小酌两杯”。东北人爱喝酒是全国出了名的,他们日常都喜好“喝两口”,喝着喝着脸就发红,发红之后继续再喝。

图中是东北小孩子躺在苞谷堆上。苞谷就是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八十年代白面馒头是很少吃得起的,东北人主要是吃玉米面。

图中是七八十年代传统的东北农村大红棉被。那时候的棉被都厚厚的,上面绣上各种花朵,看起来十分喜庆,大姑娘的棉袄上也满是红花。

图中为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村灶房。那时候可没煤气灶、天然气,能用的就是柴火灶,旁边配上一个风箱,做出来的饭也比现在的电饭煲香的多。

图中是八十年代常见到的剥玉米机。那时候的收割机还没有直接剥玉米粒的功能,有钱人租借剥玉米机处理苞谷,稍穷点的,就只能用手慢慢剥玉米粒了。

图中是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民正在磨铡刀。那时候东北农民大多都养着牲口,铡刀就是来给牲口切割草料的。铡刀通常都很大,不过并不怎么重,并且由于流传的时间很久,铡刀的刃口都很钝,需要经常磨刀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