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TED演說會|戴璇:與藍天有個約會

TED演說會|戴璇:與藍天有個約會

TED演說會|戴璇:與藍天有個約會
TED演說會|戴璇:與藍天有個約會TED演說會|戴璇:與藍天有個約會

一個有夢想的地方,才是充滿希望的熱土。這是浦東的魅力,也是東檢人的驕傲。4月18日,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舉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演說會,展望勇立潮頭縱深推進人民檢察事業的宏圖願景,展示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檢察官的為民情懷,展現勇當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之壯志豪情。

這次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演說會,集中展現了浦東新區檢察院全院幹警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昂揚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浦東檢察將陸續推介13名青年幹警的TED精彩演說。今天推出第九期:《戴璇TED演說:與藍天有個約會》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開始今天演說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你們每天起來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洗臉刷牙?整理穿衣?然而,我每天操心的都不是這些。我每天最操心的是這個——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所以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今天上海的PM2.5值。因為這決定了我二歲的兒子今天是否可以去戶外玩。每天看著兒子期盼的小眼神,我就在心裡想,要是天空每天都是藍的,就好了。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這是我的期待。這也是所有的共同生活在這片藍天下的百姓的期待。在我看來,我們工作要做到以人民中心,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回應老百姓的這些期待。做到百姓有所呼,我們有所應。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聽到這啊,我想一定有人納悶吧,PM2.5這不是環保、氣象部門的事兒麼?和我們民行處,和我們檢察院又有什麼關係呢?

別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大家看一個數字。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10565。這是什麼呢?這是自2017年7月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截止2018年1月,也就是說7個月內的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的立案總數。放在全國來看,這個數字一定不多。然而,這些案件的案件類型卻包容萬象,包括了環境保護、資源保護、飲水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涵及了老百姓關心的方方面面。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而在這其中,環保類案件佔比是最大的。

這就是我們與環保之間的關係,我們通過公益訴訟的方式保護環境。

辦了那麼多案子,到底能不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呢?大家再看這樣一組數字: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這些便是剛才我提及的那些環保類案件中,檢察機關通過剛才那些案子督促整改的汙染企業數,督促修復的土壤面積,督促治理的汙染水域面積。

當然,這些數字很美麗,也很抽象。我想大家一定更想知道的是,在這些美麗抽象的數字背後,我們是怎麼具體工作的。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張照片。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沒錯,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地方。不是檢察院,不是寫字樓,而是一片垃圾場。其實到這之前,我從來也沒想過有一天我要這樣工作。在零下幾度的寒冬裡,迎著呼呼的海風,捂著鼻子在一大片的垃圾中工作。

要問我們去這幹什麼?為什麼要去這?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這就要從我們受理的一起舉報線索說起。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記得那是一個陰天的下午,就快下班了。突然,桌上的電話響了。打電話的是一位老大媽。她用非常焦急的語氣對我說:“是檢察院麼?我要舉報個事兒。我們這有人亂堆垃圾,好多年都沒人管了。弄得我們這兒空氣臭氣熏天,河裡的魚蝦都死了,菜都種不出來了。你們能管管麼?”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收到線索後,我們便迅速去往實地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我真嚇一跳!圖上標記的一大片土地上胡亂堆砌、填埋了大量的垃圾。最高的地方足足有三層樓高。這塊土地有多大呢?經過我們後期精確測量,這片土地有83畝。83畝又是什麼概念呢?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形象的概念,我就做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把這片垃圾場改造為足球場的話,那麼整整可以建十多個。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還不是最讓我吃驚的。最讓我吃驚的是,就在我們去查看的同時,還有不少如圖中所出現挖土機,依舊正在挖著大坑填埋著這些垃圾。也就意味著,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誰也不知道這底下究竟埋了多少垃圾。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為了不讓這些證據就這樣埋藏在地底下,我們必須抓緊行動!

白天,天還沒亮,我們便出門了。去往這堆垃圾中調查、拍照、取證。其實要拍到這些照片,並不容易。為順利的取到證據,我們就假裝成遊客,在拍攝風景的同時,悄悄把證據也拍下來。

到了晚上,為了節約時間,我們驅車回到院裡,上網、翻書、查找法律依據。常常為了鎖定一小節事實,我們就需要查找數千法條,甚至來回奔波幾百公里,詢問調查幾十人,走訪十幾個行政部門。

終於,在日夜兼程的努力下,我們查清楚了!這塊土地原是圍海造田的土地,所有權應屬於國家。當地鎮政府則對土地的使用賦有監管職責。可是它卻沒能管好這塊土地。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於是我們便啟動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的方式,建議當地鎮政府及時履職。

這就是我們對百姓希望綠水藍天的回應。當然百姓的期待不止這一種,一定還會有很多很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為了能聽到更多的期待聲,我們開通了熱線電話,設置了舉報郵箱。

為了更好地回應這些期待,我們成立專門辦案組,專門辦理公益訴訟案件。

為了更好地回應這些期待,我們還與公安、城管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擊這些行為。

當然,我也知道,要讓百姓的這些期待一一落地生根、變為現實,光靠這些還遠遠不夠。還需我們大家一起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希望通過大家齊心協力,讓天更藍、水更綠,讓法律的陽光鋪灑得更廣,讓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TED演说会|戴璇:与蓝天有个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