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您應該承擔什麼角色?

家庭性教育

家庭是孩子出生後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生活場所,更是孩子生命中第一個受教育的場所。性教育從孩子出生起就可以進行。那麼,對待孩子的性教育,父母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呢?

父母在家庭性教育中的角色成為科學性教育的傳播者

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自身對性的理解與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性發展。

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您應該承擔什麼角色?

兩三歲的小朋友,特別是上了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會對自己的生殖器官或者異性小朋友的生殖器官產生好奇。

這種好奇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對外形的好奇,二是對產生愉快感覺的好奇。例如一個3歲的男孩子跟爸爸(或媽媽)一起洗澡,他可能會提出一些問題:爸爸你的小雞雞為什麼那麼大,我的那麼小呢?或者問:媽媽你為什麼沒有小雞雞?你那裡為什麼有那麼多毛?小女孩同樣也會產生好奇:為什麼爸爸有小雞雞但是我沒有?媽媽為什麼有乳房,爸爸沒有我也沒有?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您會如何反應呢?

角色1

如果您扮演的是一個害羞、羞愧的角色,您就會緊張地呵斥孩子:不要問那麼多,關你什麼事?轉過身去不要看。您或者會轉移話題不去理會孩子的問題。

角色2

如果您承擔的是一個教育者的角色,您就會告訴孩子:小雞雞還有個學名叫陰莖,它跟你一樣是會長大的。你每天吃飯會長高,陰莖也一樣會跟著長大。或者你會告訴孩子:媽媽是女性沒有陰莖,男性才會有陰莖,媽媽這裡叫陰戶。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也知道告訴孩子正確的生殖器官名稱重要,我也想給孩子講這些,但是就是開不了口啊。那些(陰莖、陰戶)名詞真心是說不出口,就是覺得尷尬。

其實,這種感受非常能夠被理解,因為在我們年少的成長過程中,性被披上了“情色”的外衣,被扣上了“骯髒”的帽子,我們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性教育,也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跟孩子談性。

但當您現在明白了全面性教育的內涵以後,您就會知道生殖器官的名稱就跟耳朵、鼻子一樣,只是身體的一部分。難道您在給孩子看人體百科全書的時候會把書中畫著陰莖(陰戶)、乳房的部位剪掉嗎?難道陰莖(陰戶)作為身體器官的一部分就連個名稱也沒有嗎(這才是讓孩子感覺奇怪的地方)?

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您應該承擔什麼角色?

實在開不了口怎麼辦?

如果實在您真的是開不了口,在這裡可以推薦一個戰勝尷尬的終極法寶:

請您嘗試一下,當您要說“陰莖”、“陰戶”、“陰道”這些詞的時候您就告訴自己:“陰莖就跟鼻子一樣是身體器官,它們是平等的。就算我現在用‘小雞雞’來代表陰莖,那我說的還是陰莖。我是在教授孩子知識。我是一個教育者,我要承擔傳播正確知識的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請父母朋友們千萬別忘了:要成為人師,自我的不斷成長和進步也是自己的必修功課呢。

父母在學校性教育中的角色

成為聆聽孩子的朋友

近年來,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性越發地突出,學校的性教育課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但是學校的性教育課畢竟是一個在公共場合的知識傳授,性教育的內容不僅涉及對身體的認知,還會涉及心理、情緒等感受。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很多私密的想法或者隱私,但這些隱私他可能並不願意將其公開或者說與他人分享。在家庭中就不一樣了,當孩子對性有各種疑問時,他們最先問的就是他們最信任的人——父母。

如果在家庭性教育過程中,您已經能夠扮演好“科學性教育的傳播者”的這個角色以後,當孩子產生關於性的各種私密的問題或者隱私的疑問,他第一時間想到會是與父母分享或者向父母請教。反之,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您對他提出的與性相關的問題的反應或者解答都是帶有緊張焦慮的、責罵呵斥的、避而不談的或者是編故事搪塞的話,孩子永遠都不會選擇您成為他私密問題的聆聽者。

那麼,孩子出現對性問題的疑慮如何解決?連自己最信任的人(父母)都幫不了自己,但是又要解決這些問題,怎麼辦?後果可想而知。

無論是孩子出現了對觸摸生殖器官的興趣,亦或是出現了對戀愛的嚮往,還是擁有了一份親密的性關係,請您一定要成為孩子內心世界的聆聽者,聽一聽他對這些行為的感受和想法,跟他一起聊一聊這些行為背後的生理和心理機制,跟他一起探討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對自己是有利的、負責任的,同時也是對他人負責任的。

這樣的溝通才是給孩子最佳的成長禮物。

因為,聆聽+引導=愛的教育。

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您應該承擔什麼角色?

父母參與性教育對青少年性行為的影響

有些父母擔心,跟孩子談性,會誘發孩子對性過分關注,以致將來過早地發生性行為。根據多項來自世界各地的權威調查和研究顯示,還沒有證據表明性教育會導致青少年性行為的提前。相反,早期性教育有助於青少年推遲第一次性行為發生的年齡、減少少女懷孕。

研究發現

那些成長於對性持開放態度家庭(如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性問題並幫助孩子處理性問題)的孩子比起那些成長於對性採取迴避態度家庭(如父母對孩子的性問題不予回答,不在性方面對孩子加以引導)的孩子,顯示出對性問題持有更加健康和負責任的態度。不僅如此,家庭性教育的開展能夠有效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包括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和感情觀。

在對孩子的性教育中,父母雙方具有同等的責任。雙方要相互配合,共同承擔責任,並在教育理念、態度、策略和方法上“協調一致”。父親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具有不可替代性。父親既可以和兒子談性話題,也可以和女兒談性話題;同樣,母親既可以和女兒談性話題,也可以和兒子談性話題。研究表明,當父親和母親同時參與到對孩子的性教育中時,孩子受益最大,教育效果最好。

我們期待每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擔負起性教育的責任,因為您的積極引導和耐心關懷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您應該承擔什麼角色?

[1]劉文利. 性教育:父母的天職[J]. 大眾健康, 2016(9):27-28.

[2]劉文利. 推動學校性教育健康發展是歷史使命完善家庭性教育引導意識是父母責任[J]. 中國教師, 2011(21):28-31.

[3]陳昌霞,張洪峰.家庭早期性教育對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影響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2,21(04):45-51

[4]劉文利.做好家庭性教育是父母的天職[N].人民政協報,2017-11-29(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