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宁县精准扶贫扶出“精气神儿”

宁县精准扶贫扶出“精气神儿”

有用土地入股的,有用资金入股的,没想到宁县中村镇政平村四组贫困户冯良杰用乡风文明入了股。

“我没有资金和土地入股,但我却在全县文明村镇创建中被村上评上了热心公益事业模范,用乡风文明入了股,第一年就可以保底分红200元,没想到我一分钱没出也成股东了。”冯良杰言语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今年75岁的冯良杰是政平村四组的精准脱贫户,因他热心公益事业,从2009年义务看护村子里建于清代的古建筑张氏书房和东山的庙宇群,2018年3月份被评为政平村热心公益道德模范,为带动更多的人向道德模范学习,宁县聚农苹果产业资金专业合作社给冯良杰赠送100股,每股100元,入股以后,在苹果除幼园期的前3年,按2%的年息给予保底分红外,三年果园产生效益后,年化收益率预计在16.9%,入股的这一万元每年最低可分红1680元,好的年份可以分到3000至4000元。”

贫困户冯良杰用乡风文明在聚农苹果产业资金合作社会入股,这只是宁县精神扶贫的一个缩影。在精准扶贫中,宁县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通过在全县257个村创办农民夜校,向广大群众宣讲了党和国家的新政策、种植养殖的好方法、脱贫致富的好经验、先进典型的好事迹、社会主义新风尚,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并评选命名表彰文明村、社区、单位,文明校园,对在脱贫攻坚、移风易俗、创新创业、生态振兴等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开展“宁县文化大讲堂”、“讲好乡贤文化故事· 共建文明美丽家园—宁县乡贤文化进乡村进企业”文艺巡回演出等活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同时以村为单位开展苹果树栽植、养殖、家政、电商等技能培训,使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得到有效遏制,“我脱贫我光荣”的贫困户不断涌现,并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正能量。

“幸福日子是干出来的,我再也不想当贫困户了。”自从听了县上举办的“让致富明星户和脱贫典型户上台讲经验”的报告,平子镇蒋邑村的贫困户朱淑萍的精气神都变了,她说:“家里种了6亩白腊和2亩柳树苗,加上参加村上的公益岗位和空闲时给村子的预制厂做饭,争取明年脱贫没问题,再说了,贫困户的名声不好听,只有早日脱贫,我才活的有精神。”

据悉,该县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实现自主脱贫,共落实产业培育任务2705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6期3100人次,开发乡村振兴公益岗位1077个,输转富裕劳动力10.71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61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