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關於人生的偽命題,正等著你去拆穿

"我會對因為痛苦來找我的來訪者說:

這件事、這些痛苦正是你的機會。

這些外因、這些遭遇,會給你帶來一個窗口期,你將有機會深入你的內心世界,摧毀你的舊模式,你可能會建立一個新的世界——這不是安慰的套話,也不是我對某個人的愛心或同情。

這是我的相信,是我的體驗。"

——摘自《我不想再證明自己了》


關於人生的偽命題,正等著你去拆穿

01

有位讀者,向我提問,如下:

"小寬你好,講講我的故事。

去年我因為愛情毅然搬出了我的家,離開父母,來到了他的城市,大半年過去了,生活得不錯,我喜歡新城市新工作新生活。

只是和父母幾乎斷了聯繫,每週我會給爸爸打電話報平安,時長几乎不會超過三十秒,對方几乎沒什麼回應,而媽媽一直不接電話。

原因很簡單,我和男友有血緣關係,我的外公和他的爸爸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我們在一起一開始就諮詢了法律和遺傳諮詢方面的專家,法律不干涉,下一代的影響和正常人無異,

我們感情很好,三觀一致,也因為對方變成了更好的人,

但是幾年過去,我的家人始終無法接受,我和父母之間就這件事溝通了很多次,每次雙方都覺得痛苦不堪,這件事變成大家心裡的一個大大的結,

我也因為這件事會懷疑和男友的感情,和父母之間的疏遠讓我非常痛苦,我搖擺不定的想法讓我更難受,

我該怎麼做,來修復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我又該怎麼做讓事情有比較好的結局?

——夏蟲"

如果是你,如何回答?


02

我寫過,當你開始痛苦,你可能就會進行哲學思考了。

這句話,也不是我發明的。

不過我寫出來的時候,才是我真正理解和認同這句話的時候。

來訪者,讀者,內心常常有這樣的問題,

怎麼辦?

這樣對不對?

到底什麼是對的?

意義是什麼?

我是什麼?

其實,面對痛苦,我們經常會提出並思考,哲學問題。

舉個關於哲學思考的例子。

我有個朋友Z,因為自己的媽媽退休在家卻不怎麼願意幫她帶孩子,所以很多怨恨。

她很難受,也很憤怒,她覺得別人的媽媽怎麼都可以帶孩子,自己的媽媽身體健康也沒工作,怎麼這麼自私呢?

她陷入痛苦,充滿了情緒。她有時發朋友圈,表達這種憤怒,有時在聚會時,也會表現出羨慕別人有幫手帶娃的母親。

但是我覺得,真正可以幫到她從痛苦裡,出來的方式是,

在這個時候,嘗試做一種哲學的思考。

媽媽不幫我帶孩子=媽媽不愛我

媽媽很自私=我很慘,我很憤怒

我們觀察以上這個內心句式。

媽媽不幫我帶孩子,和後面的"不愛我,很自私","很憤怒""我很慘"之所以畫上了等號,完全是基於朋友Z內心的"理念"。

是她內心的公式,不容置疑。

但正因為這個不容置疑,她很痛苦難受。

痛苦來臨時,我們開始思考,

思考的就是,"我有哪些不容置疑的理念,是我痛苦的來源"。

如果開啟哲學的思考,那麼朋友Z首先需要有的,就是對這個等式抱有懷疑。

假如這個等式,沒有被證明是一個偽命題,那麼也許它就是真理。

但是假如馬上就能證明它是一個偽命題呢?

在證偽後,朋友Z也許就能夠不再被未經思索的"潛意識模式"引發大量的憤怒痛苦。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等式是個偽命題嗎?

朋友Z將媽媽不幫她帶孩子,視為一種媽媽的自私,和媽媽不愛她的表現,

是因為,在她看來,媽媽就應該幫她帶孩子;

是因為,她想當然的認為她媽媽一定有幫她帶孩子的能力,所以如果媽媽不帶孩子,媽媽就是不愛她的。

但是,媽媽應該幫她帶孩子,這種"應該",只是她自己單方面的定義和準則;而媽媽到底有沒有體力和心力在五六十歲的年紀幫她帶孩子,這個也是她從未認真想過的問題。

因為沒有懷疑過這些前提,所以她才會那麼難受。

幫她帶孩子的媽媽,是她理想中的媽媽,

但是現實中的媽媽,就是現實的樣子。

不是每一個媽媽都有意願和能力在自己的晚年幫手帶孩子,

而每一個媽媽對於自己人生的安排和對愛的感受理解都有差異,

即使有能力,也可能不帶,就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

朋友Z忽視了這些差異,也忽視了理想和現實的距離,

預設了所有的"好媽媽"都會幫女兒帶孩子的,這樣的偽命題,

並深信不疑,所以才會因為媽媽不幫自己帶孩子,而格外難受、失望。

也許朋友Z有一天,會開始對自己發問:

是不是所有幫女兒帶孩子的都是好媽媽都充滿愛?

(我相信,此處一定有人說不是)

是不是所有拒絕幫女兒帶孩子的都是壞媽媽,都很自私冷漠?

(我相信,此處也一定有人說不是)

這裡面有太多可能。

當她發現了自己關於媽媽幫帶孩子的偽命題,

那麼她對媽媽的定義和感覺自然會改變,

她會更多理解和接納,看到期待和現實的距離。

她的痛苦,就會得到減輕。

這就是哲學的思考。

痛苦會讓你發問,幻滅會讓你懷疑。

當你痛苦,並因為痛苦而在內心不斷吶喊,不斷問出問題的時候,

就是哲學來到你的身邊,準備助你成長,幫助你從舊的觀念裡出來的時候。


03

很多人在諮詢裡經歷的都是認知重建的過程。

很多人,看文章學心理學經歷的也是一樣的過程。

我們舊的觀念和認知,就像從一開始手裡就握著一個無比珍貴的杯子,裡面裝著水。

如果水不夠燙手,你就會一直抓著杯子。

可水如果越來越燙手,燙手得讓你好難受,以至於你最終抓不住了,

那麼你最終,可能會放手。

任由它摔碎,或者將它放在別處,而不是自己的手中。

舊觀念和認知,很多是原生家庭或者別人賦予我們的,

我們不假思索的接受了,甘之如飴,視為真理,從不懷疑。

我們以為那就是"我本身"。

直到有一天,你體驗到了挫敗、創傷、喪失、巨大的痛苦,

你無法控制和改變,無力做到,眼睜睜看到不想要的結局來臨。

這個時候,是很多人開始發問的時候,

也是很多人開始去諮詢的時候。

比如,

你以為自己是一個父母觀念裡,期待的孩子,你一直很努力,也很相信自己是的,

父母對於你的要求,就是你對於自己的要求。

然後你有一天因為某個控制之外的挫敗,發現你沒有做到,

這個令父母和你本人都很失望的挫敗可能是,你離婚了,你失業了,你考砸了,

你不再是父母期待的孩子,也不是你自己期待中的樣子。

你一向篤信的東西,幻!滅!了!

你迷茫了,問出"我是誰?" "如何面對這種失控"

·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其實你就是開啟了你的哲學思考,

·

·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你對於"父母期待的你"的證偽,

·

·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你建立新的"自我信念"的開始。

·

你提出了質疑,

你達不到父母的期待所經歷的痛苦讓你質疑了這個期待本身是有問題的,

·

比如你的父母希望你一定要出人頭地,

·

·

比如你的父母希望你絕對不可以離婚,

·

·

比如你的父母希望你能夠一直做正確的選擇。

·

期待本身不是真理,不能定義你,而只是代表了父母的心願,認知,價值觀。

代表了他們的人生。

這個時候,你就跨越了,成長了。

將上文的"父母",換成你自己,其實是一樣的。

很多人的痛苦,來源於,自己的現實,與自己的期待不符。

現實不受控,他人不受控。

但是假如你發現,自己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種近乎完美的、過高的、純粹的要求,

只是你自己從未懷疑過它的真偽,

那麼你的也就能夠重新找到一種更適用於現實的標準。

你就能夠重建認知,將你的命題,變成開放式命題。

你的人生就會平靜自由得多。

因為沒有那麼多的,不可以和拒絕接受。

那杯水,就是你的偽命題。

你定義了,"我絕不能放手和失去"。

但是當那杯水足夠燙手(當你足夠痛苦),也許你就會放下水杯,

你會發現,其實也是可以放下的。

即使摔碎也不過如此。

這就是去掉執著。


04

不經歷痛苦,難以去掉執著。

經歷了痛苦,我們就會質疑"執著"。

執著的期待和控制,就是痛苦的根源。

就如同朋友Z對自己媽媽的期待,

也如同文章開頭的讀者,對於父母和男友的期待。

提問的讀者,她的痛苦是,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但是無法扭轉父母的觀念,得不到父母的接納。

而後,"開始懷疑和男友的感情",同時,"和父母也一直疏離",

於是很痛苦,糾結,希望找到一種方法,"修復和父母的關係"、"讓事情有比較好的結局"。

她的期待,是一種執念,成為了痛苦的根源。

和心愛的人一起,彼此相愛,也因為對方成為了更好的人,這是非常珍貴的獲得;

但是因為這個人和自己的血緣關係,因為倫理觀念,雖然不違反法律和優生優育,卻始終得不到父母的接納理解。

這是代價。

有獲得,有代價。

有正面也有反面,這是現實。

每一個人都會期待自己的愛人,能被父母所接受。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實現的。

這位讀者,可能就是無法接受這種"不能實現"。

問題是對我提的,但是我也沒有什麼方法,讓她獲得"比較好的結局"。

因為這件事情,就是有光明也有暗影,

有獲得也有失去,有快樂也有痛苦。

如果你選擇了一個人,而這個人無法讓父母接受,你因此在甜蜜之餘也有痛苦,在和他相愛之外,也有和父母疏離的失去,

那麼,就去承擔吧。

與其預設,人生必須是完滿的,這樣的偽命題,

不如接受,人生本來就有遺憾,這樣的真理。

與其堅持,我所在意的都要實現,這樣的執念,

不如退一步,問問自己,究竟是無法實現的願望帶給你的痛苦更大,

還是因為你不能接受這種"無法實現",

而一直將自己困在一個局裡感受的折磨更多。

日劇《四重奏》裡面,拉大提琴的女孩小雀,暗戀拉小提琴的別府,

但是她知道,別府喜歡的是卷姐,

她暗中撮合,希望自己喜歡的人能夠得到他喜歡的人。

關於人生的偽命題,正等著你去拆穿

關於人生的偽命題,正等著你去拆穿

關於人生的偽命題,正等著你去拆穿

有一段對白如下:

得知她的暗戀故事的家森對她說:"你這是單相思。"

小雀回答:"單相思與我而言正好。

去過的旅行可以變成回憶,沒有去成的旅行不也能成為回憶嗎?"

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