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古玩收藏:对于古董艺术品,你还不知道的那些暗里黑刀

古玩收藏:对于古董艺术品,你还不知道的那些暗里黑刀

上海打击古玩诈骗刑拘370余人 揭秘古玩骗局

在古玩界相信大家最在意的也就是一个流通情况,有很多藏友花了大笔的钱去做流通到最后也是一无所获,满头雾水,以至于藏友圈开始盛行这么一句话‘要钱的都是骗子’,但是否真的是这样了呢?我们来一步步探讨

这些年古玩市场的问题的确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因为在之前的一个名藏市场中不管是鉴定也好,流通也好是没有一个标准化和保障性的,总不能张三说了张三算李四说了李四算吧?其实谁说了也不算,都是不具备任何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更谈不上什么流通保障,真金不怕火炼,藏友们很少有人去找到这个源头所在

古玩收藏:对于古董艺术品,你还不知道的那些暗里黑刀

【新民晚报·新民网】没有一笔成交,却可财源滚滚;不是扑朔迷离的“古董局中局”,却引成千上万人入彀。昨天,上海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上海最大规模的古玩诈骗打击行动始末

据警方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公安局经侦总队联合本市多个公安分局联合发起“打击整治文玩艺术品流通流域合同诈骗专项行动”。在3月17日的集中抓捕现场,警方捣毁26个团伙开设的35处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其中刑拘370余名,取保候审70余名,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

警方在会上解密的上海古玩市场收购骗局,看似简单却十分高效,以至于犯罪团伙如细胞般不断分裂,增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从业者”入局,原因何在?只因骗子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贪婪

陈先生是安徽人,家中有一枚祖传的“大龙”银币,有人说挺值钱,也有人说没人要,他也一直心里没底。虽然一直幻想着有一天能高价卖掉发笔横财,但却苦无好的销售渠道。近几年,他发现网上做古董展示、拍卖、中介生意的公司越来越多,又动了把这个“传家之宝”卖个好价钱的心思

去年底,陈先生从网络搜索引擎置顶的链接中找到了一家名为“国尊”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决定试试运气,没想到客服“挺有眼光”,一看照片就告诉他绝对是真品,价值起码两三百万。但是要细辨真伪,必须看到实物。于是陈先生带着银币也带着希望,兴冲冲来到上海

按图索骥,颇为气派的公司打消了陈先生疑虑,而“鉴定专家”“掌眼”后的判断更让他喜出望外:绝对是是真品,说绝对可以拍到300万以上

陈先生心里盘算起来:也不用那么多,卖个150万赶快脱手,于是,陈先生提出将这枚银币委托“国尊”代售,“专家”告诉他,说已经有现成的买家等着了,但真的要卖,还需要办一系列手续和一个鉴定证书等等程序走,这位专家又像陈先生推荐了一家名为‘’古琦”的鉴定公司,交了近万元鉴定费后,鉴定结果却给了陈先生当头一棒:之前的“鉴定专家”走眼了,这枚“大龙”含银量达不到标准,是假货,之前联系的买家不同意交易,大受打击的陈先生只能郁闷地回了老家,不甘心的他又在网上检索相关资料,却在偶然中发现和他同样经历的人竟然有一大群;;;这样的结果相信看这篇文章的藏友会说这明明就是骗局,对!这就是骗局,单说鉴定就是漏洞,陈先生是在他公司去卖藏品,公司的专家本就确定是真的了结果又是假的了,因为在鉴定上就不用负什么责任,随便怎么说有他说了算,想说真就真想说假就假了,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保障责任

古玩收藏:对于古董艺术品,你还不知道的那些暗里黑刀

民间泛滥的各种拍卖公司

去年岁末,上海虹口警方开始不断接到报案,统计下来,受害人竟超过1000人,涉案金额1700余万元。报案人的故事和陈先生的经历基本如出一辙。这家名为“国尊”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开始进入警方视线。

经过前期侦查,虹口警方很快摸清了这家骗子公司的作案手法:利用藏家想卖高价、甚至是捡漏的心理,骗取受害人古玩鉴定费、拍卖费流拍费等等,随后以鉴定结果达不到标准为由,使交易无法成交,而事先写好的合同上已经标明:鉴定费、服务费不退,事实上,拍卖公司和鉴定公司往往是相互勾结,有的甚至是同一个老板

“国尊”不是第一家这么干的,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静安警方、徐汇警方都先后接到类似报案,被害人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据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李伟军介绍,随着去年底以来上海各公安机关连续收到信访、举报,警方综合判断,本市文玩艺术品流通领域的确存在经济犯罪嫌疑,而且手段、影响极其隐蔽、恶劣

为此,上海经侦警方决定,从今年1月起在全市范围开展严厉打击整治文玩艺术品流通领域合同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旨在全链条彻底摧毁这一诈骗产业链。为了精确打击,警方通过对全市近百家文玩艺术品流通服务类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结合110报警、工商举报等相关信息,在全市共梳理出20多个犯罪手法恶劣、作案规模较大的诈骗犯罪平台,通过对这些信息深度整合,又先后成功发现了上海厚宝、君御公司等十余个类似团伙

古玩收藏:对于古董艺术品,你还不知道的那些暗里黑刀

目前为止我国大约有八千万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平均每十六个人当中就至少有一个是有收藏艺术品的,收藏既是一种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也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因为收藏群体不断扩大和收藏市场的繁荣,所以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觑视

此类古玩骗局的诈骗手法说穿了并不复杂,但却相当隐蔽,如果不是掌握了整个市场的情况,仅从鉴定、展览、拍卖等单个行为来看,实施犯罪的每一步都看似没什么问题,即使打民事官司,也很难胜诉。

据李伟军介绍,此类犯罪团伙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他们通过设立藏品流通中介企业及境外机构,勾结不法检测机构,聘用社会闲散人员假扮藏品买家、鉴定师和评估师等,假借提供藏品鉴定、检测、评估、展览和拍卖服务名义,骗取受害群众鉴定费、检测费、展览费和拍卖费等各种服务费用。更甚的是有部分犯罪团伙采取暴力、恐吓等手段,拒不退还受害群众被骗资金。案件性质十分恶劣

有时骗子公司还会不惜成本地布置场地拍摄一场大戏,让一些付出高额拍卖服务费的被害人相信他们已经为其开展 展示和拍卖服务,只是最终没有成交,也会把这些视频也被他们放在网站上,说自己的拍卖公司有多少人买东西来作为进一步吸引被害人的工具,实则一件都不会卖出去

在上海市看守所,记者见到了上海“国尊”国际展览展示公司的负责人卢某和他手下的业务员王某,他们向记者具体讲述了行骗的技巧。

据卢某介绍,他的手下除了“国尊”还有4家公司,分别从事境内展览、境外展览拍卖等业务。卢某坦言,他明知收来的所谓藏品都是不值钱的工艺品,以为其办展览为名,收取相关费用。“我明知藏品是永远都卖不出去的,其实都是一场戏。”

而据卢某的下手王某介绍,她主要负责新加坡的展览和拍卖戏码。“我们会在新加坡的报纸上刊登展览和拍卖会的广告,这么作不是为了吸引观众,而是作为资料给被害人看,以获取其信任。”

王某说,她在新加坡租赁了高档地段的展厅办展览和拍卖会,为了显示出展览非常热闹,还特地在当地雇佣了群众演员,让他们在展厅里走来走去,部分演员会被安排参加拍卖会的举牌。“我们会事先告诉演员哪些可以举牌哪些不能举牌。”王某说,所有被害人的藏品都不会有人参与拍卖,最后以流拍为名向被害人解释,“但我们就完成了合同约定的行为

古玩收藏:对于古董艺术品,你还不知道的那些暗里黑刀

市面上还有更多的鱼龙混杂各种骗局,有一些不要帮你卖的去了自然就会有钱收,那些什么海外拍的有没有资质都值得考虑,诈骗公司邀约客户上门,然后找来公司内部所谓的专家帮客户鉴宝,装模作样的看了几分钟之后,脸上表现出惊讶的表情,口中道出难得的语气,对藏品啧啧称奇,连连称赞,然后给藏品估出天价,这时,接待客户的业务员表示他们公司可以送海外的拍卖会,比如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等海外五连拍,声称国外成拍率高,成拍价高,然后向客户收取过关费,报关费,手续费,预展费,宣传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 然后一段时间过后,给客户打电话说流拍了,更甚者会再次给客户打电话,要求再次交费再走第二种流程,结果还是一样,流拍

综上所述,都是被骗去大量资金之后没有任何保障的受害者,除了没有得到保障之外也因为有自己的贪婪之心存在,说得过于好听的未必就真实了,说到这,其实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艺术品需要流通,费用肯定是有的,毕竟官方机构也不是慈善机构,也不需要说要钱的都是骗子,这种说法是很偏激的,关键在于藏家交了费用是否能够产生作用,是否有流通保障和受到法律保护,费用该由官方收取还是私人收取?费用是否是合理的收取?只要藏友们自己会辨别,会分析,就不会上当受骗了,也不用一听钱就一棍子打死,这个关注点就是错误的,关注点应该是保障和利益包括流通率,三思而行,量力而为,对比之下出英雄,希望每一位爱好收藏的藏友都可以得到保障的用以藏养藏的方式来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