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他們是湖南人,更是創業者們眼中的翹楚!

“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

如果問起湖南人的特質是什麼,很多湖南人會用這12字概括。

在最近十年國內創業者中,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很多創始人都是湖南籍人士,創業成功率相對比較高。

這些人的名字幾乎信手拈來,比如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陽光100董事長易小迪,陌陌CEO唐巖等都是湖南人,近期風頭正勁的湖南潯龍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中輝、湖南東尤水汽能節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國和等也是湖南人,更早之前的創始人,比如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劉強東、微信之父張小龍、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等也都是湖南籍人士……

回顧辛亥革命的歷史,有人用三句話總結——“ 廣東人出錢,江浙人出謀略,湖南人出命。”湖南人的這種精神和情懷是流淌在血液裡的……

餘彭年,已故(香港富得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有人做好事是有目的,我的目的是做好事。

餘彭年出生在湖南省寶慶縣,又名彭立珊,香港富得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餘氏慈善基金會主席,是湖南省婁底地區漣源市藍田鎮人。1958年,餘先生從上海申請去香港,從勤雜工開始,兩手空空苦打天下。餘彭年在港臺經商50年,先打工後做老闆,主要從事地產建築、酒店業,艱苦創業,在港臺地區工商業中頗負盛名,最終從勤雜工成為五星級酒店董事長和著名慈善家。

他關心家鄉建設。自1981年起,向湖南捐資2500多萬元,興建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項目20多個。其中有:在漣源市興建的立珊學校、處理汙水的立珊水壩、彭立珊救護中心;在長沙市捐建的五一廣場地道工程、火車站的大型彩燈噴泉、彭立珊救護中心和彭立珊豪華公共汽車線路;在大庸市建彭立珊救護中心等。其義舉受到社會各界的讚譽,被長沙市人民政府評為十佳市民。為管理好他捐資興建的項目,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1988年6月成立了彭立珊長沙福利基金會。

姚勁波(58同城創始人)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創業就是這樣,只要最終走到了對的路上,就沒有大的失誤。

1976年出生於湖南益陽,漢族,1999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得計算機應用及化學雙學位,現任五八公司總裁兼CEO。姚勁波對企業域名策略,網絡營銷及網絡服務渠道建設等領域都有涉獵。2005年,姚勁波創立了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分類,他完整經歷了上市、併購、投融資、分拆獨立子公司等等一家公司可能面臨的全部階段,2016年,58集團進行了多次組織調整,梳理並整合業務,形成了“前臺BG+中臺支持部門+後臺部門”的組織架構。

目前,58集團除了擁有58同城、趕集網、安居客、中華英才網,還孵化了一些新的公司,包括轉轉、58到家、瓜子二手車、鬥米兼職、好租等。

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姚勁波說自己做了很多正確的事,也走了一些彎路,但“創業就是這樣,只要最終走到了對的路上,就沒有大的失誤。”創業十幾年,姚勁波一直秉持的人生哲學就是,他可以向任何人學習,不論是阿里,還是小創業公司。

梁穩根(三一重工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心存感激,產業報國。

梁穩根1956年1月出生於湖南漣源的一個山村裡。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材料學專業,高級工程師。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工作,曾任計劃處副處長、體改委副主任。1986年下海創辦漣源特種焊接材料廠。1991年將企業更名為“湖南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源於“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並擔任董事長。

梁穩根的夢想是“種植一塊中華民族工業的試驗田,鑄造中國的世界名牌”。矢志振興中國民族工業的三一集團現已快速發展成為以高科技為支柱的國際型產業集團,主導產品有工程機械、超硬材料、焊接材料、客車、網絡通信設備等。其核心企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成為湖南民企第一股,中國工程機械民企第一股,為中國最大的工程建設機械製造企業之一,擁有近100項國家技術專利,產銷量在同行業位居前列。公司出口業務已經拓展到土耳其、臺灣、澳門、東歐、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俄羅斯、南美等國家和地區,樹立了中國民族工業良好的品牌形象。

易小迪(陽光100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真實的人生是最有色彩的。

來自湖南永州市東安縣的易小迪是地產業界久負盛名的“萬通六君子”之一,後又以成功打造“陽光100”品牌而著稱,陽光100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小迪,是圈內公認頗有深度的房地產思想者。 易小迪在“萬通六君子”中個性鮮明,內斂、溫文儒雅。他學佛,推崇佛學,信奉簡單和真實。“能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很簡單後會發現其實並不簡單。”易小迪堅信“企業的命運決定於價值觀的高度”。他說,只有讓企業實現戰略聚焦,把事情做簡單,讓管理變透明,才是企業發展的長遠之道,而任何商業模式的勝利最終都是價值觀的勝利。10多年前,易小迪在南寧的商海中嘗試著從事農業、房地產、製藥、百貨、文化傳播甚至航空貨運業務。但是數年的慘淡經營讓易小迪悟出,經營企業最大的問題不是能幹什麼和想幹什麼,而是適合幹什麼。1998年,他決定做適合自己的房地產。

他所開發的項目都奉行“思想先行”,在品牌連鎖開發、全國均衡佈局、都市大盤開發等方面,也都對業界有著突出的貢獻。其中,陽光100國際公寓是北京CBD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嶽麓山的長沙陽光100國際新城、渾河之畔的瀋陽陽光100 國際新城均獲得了“亞洲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創新獎”,陽光100國際港也成為重慶的新地標。陽光100連續三年榮獲“中國藍籌地產企業”,“中國大型房地產企業TOP10”稱號,並蟬聯世界品牌實驗室“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稱號。

劉強東(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錢並不能帶來任何快樂。

劉強東是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祖籍湖南湘潭,1974年2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民建會員。

1998年6月18日,劉強東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 。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並出任CEO。目前,京東商城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 ,而京東集團的業務也從電子商務擴展至金融、技術領域,擁有近12萬名正式員工,躋身全球前十大互聯網公司排行榜。2014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日前,京東宣佈,京東物流國際化將全面升級,計劃搭建以中國製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進入中國的雙通網絡,採取830雙通全球網絡,即國內八大物流樞紐加全球三十大核心供應鏈節點,利用設立海外倉、開通跨境專線、智慧化多式聯運等方式,把世界各國本地的交付時效提升至48小時以內。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互聯網的最終目的,是讓關係學見鬼去。

張小龍1969年12月3日生於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Foxmail創始人,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

張小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曾開發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加盟騰訊公司後開發騰訊微信,被譽為“微信之父”,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12中國創新人物”。主要負責騰訊公司廣州研發部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騰訊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工作。

2010年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張小龍給馬化騰發出一封郵件,建議騰訊做移動社交軟件。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上線。 2012年,張小龍提出一個新觀點: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很多人覺得張小龍越來越不像一個嚴謹的程序員,而是一個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師”。自此以後,微信一發而不可收拾。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微信還沒有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張小龍還有足夠多的試錯機會,電商、廣告、遊戲都可以涉及。

陳邦(愛爾眼科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現在每一天都有緊迫感,擔心忽然誕生一種全新的模式,顛覆目前的實體醫療。

陳邦,1965年9月出生,湖南長沙人,研究生學歷、碩士,湖南大學兼職MBA導師、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歷任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董事長、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董事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現任湖南愛爾投資董事長兼總經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愛爾眼科的董事長陳邦的創業經歷頗為傳奇,2002年後,不服輸的陳邦選擇與他人或單位合資的形式成立連鎖醫院。2003年初,愛爾眼科在長沙、成都、武漢等地幾乎同時開出了四家醫院,同時大力招兵買馬,此時,眼科醫療已經成為熱門專業,愛爾眼科生意順風順水,名氣直逼北京同濟醫院和中山大學眼科醫院等行業翹楚。

此後,愛爾眼科開始將觸角向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和湖南地級市等三線城市延伸。短短數年,在全國11個省市開出19家連鎖眼科醫院。愛爾眼科登陸創業板之後,陳邦身家暴漲,從最初的3萬元到當前48.6億元的賬面財富,陳邦的創富故事為創業板增添了不少勵志色彩。

唐巖(陌陌CEO)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財富令我自由。

唐巖,湖南省婁底市人,陌陌科技的聯合創始人、CEO、董事長。2014年10月,唐巖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之一,為當年唯一的中國上榜者。

這位大佬有些特別,微博不用真名、不加V、不認證,粉絲也不比羅永浩、黃章晉。唯一能辨別出是他的,一是個性域名,一是所發內容。這麼低調的大佬,誰也沒想到會是一個“刻薄、愛擠兌人、虛榮、崇拜古惑仔的人”。

唐巖的微博頭像,是《教父1》裡黑幫大佬的長子桑尼•柯里昂。桑尼風流好色、花天酒地、魯莽衝動,可是重家庭、講義氣,一句話,“是個真流氓”。可唐巖說,這是他最喜歡的電影,最喜歡的角色,滿足了他對男人的幻想。

他對自己的有錢也毫不掩飾。“錢使人幸福,這值得懷疑嗎?”他一臉狐疑,覺得這個問題,簡直匪夷所思。“現在沒有任何人的電話是我必須接的了。”他說。“財富令我自由。”

他也不認為用戶是上帝,微博有粉絲罵他,他也必然會回罵。對他來說,“我創業已經很辛苦了,你還罵我家人幹嘛”。

陶石泉(江小白創始人)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為了提升20%的質量,我們願意付出200%的成本。

看上去很文氣,其實很野性,80後的陶石泉出生於湖南,畢業於遼寧科技大學,現在是重慶市人大代表,江記酒莊董事長。他曾獲得過“2013年中國酒業年度人物”、“2015年重慶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陶石泉是江小白的創始人,這個面向新青年群體的酒品牌,以年輕化、時尚化的形象,在中國白酒市場炸響了平地一聲雷,打開了中國白酒的年輕化市場。今年馬雲的第四屆湖畔大學開學,陶石泉也入選,與滴滴柳青、脈脈林凡、李冰冰等成為同學。

江小白致力於傳統重慶高粱酒的老味新生,以“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為品牌理念,堅守“簡單包裝、精製佳釀”的反奢侈主義產品理念,堅持“簡單純粹,特立獨行”的品牌精神,以持續打造“我是江小白”品牌IP與用戶進行互動溝通,持續推動中國傳統美酒佳釀品牌的時尚化和市場國際化。

周群飛(藍思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人)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企業就是家,家就是企業。

1970年,周群飛出生在湖南省湘鄉市壺天鎮一個小山村。上世紀80年代末期,父親領著全家南下廣東謀生。

周群飛來到深圳,在深圳大學旁找了份工作,白天在手錶玻璃加工廠打工,晚上去讀夜校。2003年,周群飛以技術和設備入股與人合夥,在深圳成立藍思科技公司,專注手機防護視窗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藍思科技已成為全球觸控功能玻璃面板最大的供應商。2014年佔到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營業收入逾140億元,淨利潤11.8億多元,員工發展到8萬多人。藍思科技的大客戶包括是蘋果、三星和華為等,2014年營業收入144.97億元,淨利潤11.76億元,其中對蘋果的銷售收入為68.8億元,佔營收的比重為47%。近三年,蘋果一直是藍思科技的最大客戶。

傅軍(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企業的最高境界在於造福社會。

傅軍,1957年生,MBA,湖南醴陵人。歷任醴陵市公社黨委書記、醴陵市經委副主任、醴陵市外貿局局長兼黨組書記、湖南省工藝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等職。

1990年10月棄政從商,由1000美元起家,創立新華聯集團,自此擔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同時兼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工商聯副主席、北京湖南企業商會會長、湖南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等職。

近年來,因突出的企業實績和社會影響獲得“ 中國十大傑出企業家 ”“ 中國十大誠信英才 ”“ 中國企業改革創新十大風雲人物 ”“ 中華慈善人物 ”和 “ 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 ”等榮譽稱號, 全國優秀建設者、湖南省優秀建設者。

陶一山(湖南唐人神集團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有效的落地操作是成功的充要條件。

陶一山出生在湖南寧鄉,他全心打造企業的品牌,並從一開始就十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他好讀書,喜歡舞文弄墨,在文化和經濟領域頗有建樹。專家、碩士研究生、客座教授,這麼多文化味極濃的頭銜集於一身,使得他本人乃至他領導的企業,都凸顯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文化氣息,故而有人把陶一山稱作文化商人,或者叫“儒商”。

自從1987年在湖南株洲起步,18年的艱苦創業,如今,唐人神集團的飼料和肉類產品分別進入了全國行業前十強。經營飼料、種苗、肉品加工、動物保健、連鎖銷售一條龍五大產業。《顧客價值營銷理論》獲國家科學管理一等獎;在株洲、長沙、湘潭策劃並推出放心肉工程系列策劃,社會反響激烈。

傅勝龍(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贏利模式的核心就是兩個字: 誠信。

傅勝龍是湖南邵陽市人。他是媒體人眼中具有傳奇色彩的隱形富翁,他是朋友眼中從來不沾花惹草的億萬富翁,他是員工眼中只會工作不懂享受的“傻老闆”, 他是經濟學家眼中社會責任和商業利益完美結合的典範,他是競爭對手眼中那個敢於與規則叫板的“奇才”。而在研究商道的學者看來,他身上兼具“湘商”、“晉商”、“徽商”的特質——晉商的特點是“誠信”,徽商的特點是“儒雅”,湘商的最大特點則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他就是付勝龍,因敢於挑戰自己而超越他人,也因心懷天下而成就自己。

他一手推動的大漢模式,已經成為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一面旗幟,而對於這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探索,付勝龍自己卻低調的表示,“我只是一個實踐者”。在他眼裡,抬頭看天總是要回到低頭走路的,“天行健”,他不要做無關生命痛癢的過客,他要做留下世間足跡的行者。

柳中輝(湖南潯龍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们是湖南人,更是创业者们眼中的翘楚!

我有一個關於潯龍河的夢。

“七山兩水一分田”,位於湖南省長沙縣東北部的潯龍河村戶均耕地面積不足兩畝,產業結構單一,主要是“糧豬型”經濟,加之山多閉塞,居住條件和配套落後,水、電、路、氣、網完成和使用率低,直到2009年還是湖南省省級貧困村。

2009年,土生土長的潯龍河人柳中輝回來了,併成立了湖南潯龍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他的帶領下,潯龍河形成了“三步走”。第一步,做美麗鄉村建設,第二步,政府作為實施主體進行城鄉融合發展。第三步是發展特色產業。

如今的潯龍河已經成為一種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將打造成為“城鎮化的鄉村,鄉村式的城鎮”。夢想最終是要落地的,柳中輝先生說,潯龍河項目就是一步步幹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