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國產奶粉的信任迴歸:看君樂寶如何以品質迎來中國乳業的尊嚴時刻

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亙古不變的商業法則。

作為資深觀察家,TMT(科技、媒體、通訊)領域之外,快消品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商業領域,因為他們代表了最廣大的需求和無法摻水的市場回饋。

作為中國廣大嬰幼兒群體最主要的食品,國產奶粉的質量問題一直是中國媽媽們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這也直接導致了中國人在全球各地搶購奶粉,為的僅僅是保證孩子喝上一口放心奶。

但海淘奶粉在物流和貨源上更為複雜,奶源安全、渠道正規等很難監控,而且大多不符合中國標準,未必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那麼,更懂中國孩子的本土乳業,如今真實的產品品質到底處在什麼階段?

近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2018國際質量峰會上,中國乳業品牌君樂寶獲得由國際權威商譽質量評估組織B.I.D(Business Initiative Directions)頒發的“國際質量管理卓越和創新鑽石獎”。

君樂寶此次在國際舞臺上展示的品質實力,讓長期以來陷入“信任危機”的中國消費者,看到了本土乳業全面振興的希望,絕對是一件象徵意義和案例價值都很大的事。

今天咱們不妨藉此機會深扒一下,國產乳業要完成行業破局和消費端認同重塑,必須做對哪幾件事?

國產奶粉的信任迴歸:看君樂寶如何以品質迎來中國乳業的尊嚴時刻

【拿獎到手軟,為什麼君樂寶這麼優秀?】

如今國內外大大小小的獎項非常多,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態勢,但其實含金量和影響力各有不同。

那麼,君樂寶所獲得的這個“國際質量管理卓越和創新鑽石獎”,究竟價值幾何?

我專門瞭解了一下,獎項的評選組織——B.I.D(Business Initiative Directions),成立於1975年,是國際性權威評價機構,而由它頒發的質量獎則被普遍視為全球商界的“奧斯卡”或“ 諾貝爾獎”,專門授予那些在領導力、工藝科技獲獎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肯定。

國產奶粉的信任迴歸:看君樂寶如何以品質迎來中國乳業的尊嚴時刻

此次峰會評選,更是歷時6個月的嚴謹考察,從93個國家和地區的大中型企業中進行選拔,針對“質量控制”“商業聲譽”和“全面質量管理(TQM100)”等12個領域對企業進行評估。君樂寶作為唯一一家中國企業,能夠通過全球專家的嚴苛審視並獲此殊榮,殊為不易。

其實,對於君樂寶來講,獲得國際組織的認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上,君樂寶嬰幼兒奶粉就通過了食品安全全球標準BRC A+頂級認證,斬獲金獎,併成為首個在香港、澳門銷售的國產奶粉品牌。

此外,君樂寶還曾獲得PDMA(產品研發及管理協會)頒發的“2016年卓越創新企業特別獎”和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頒發的“全球食品工業創新大獎”。這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企業中尚屬首次。

一直以來,君樂寶在質量和品牌上,得到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

結合此前的種種榮譽,我認為這種“逢質量獎項必得獎”的現象背後,君樂寶對乳製品核心價值的做法,更值得關注。

【以“品質”為準繩,重新定義產品:君樂寶引領行業價值迴歸】

縱觀中國奶業的發展歷史,自從三聚氰胺事件這一巨大“滑鐵盧”之後,就出現了產品公信力與品質嚴重倒掛的社會現象。

據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檢測報告稱,中國乳品(包括奶粉)的質量不比洋品牌差,甚至更好,但消費者卻根本不信。

乳品行業曾經出現的質量問題透支了消費者的信任讓整個產業失去公信力,帶來的後果就是經不起市場更迭和消費者嚴苛審視的沖刷。

具體到某一個品牌上,應該怎麼做?我認為,只有通過重度創新、重度投入來為自己的營銷端賦能,重建信任機制。只有自己站得穩,才能在整個產業動盪的大環境下無往而不利。

對於奶業這個特殊領域來說,奶源安全基本意味著一切。而企業保障質量的前提,就是將產業鏈的各個端口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高效良性的整合和重勢能累積,造就技術+資源+渠道的行業壁壘。

產品質量直接與國際一流品質接軌的君樂寶,就在生產端首創了兩個產業模式:

一是在全球率先推出全產業鏈模式,即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這就保證了,從奶源到消費者所購買產品,所有環節全部由企業自主掌控。

二是首創了“四個世界級”模式,包括世界級先進的牧場、世界級領先的工廠、世界級一流的供應商和世界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嚴苛的生產標準,實現與全球最高標準的全面對接,確保生產出世界級的高品質奶粉。

消費者的信任堡壘一旦被攻破,再建立絕非朝夕之功,這是一項長期工程。如何才能擺脫這場曠日持久的“信任危機”,讓產品質量與市場認可重新恢復價值連接,這是一個數年來困擾中國乳業品牌的難題。

君樂寶給出的解決之道是,紮實內功,重度創新,蓄水養魚,以時間換信任,以品質求突破,打造國產乳品“國際品質”的業界標杆。不得不說,這是中國乳業品牌在價值迴歸歷程上的重要一筆。

國產奶粉的信任迴歸:看君樂寶如何以品質迎來中國乳業的尊嚴時刻

【消費升級潮:君樂寶領銜進入中國乳業復興的黃金時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外搶購奶粉的風潮,也是在中國消費升級熱潮下的一次勢能爆發。

確實,在乳製品競爭過分激烈,國產品牌又未能體現出明顯優勢、消費者可選擇程度高、預期和承受能力達到的情況下,消費能力會向洋品牌奶粉傾斜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萬事萬物過猶不及,在我們聊消費升級的時候,似乎普遍地將其簡單等同於追求品牌溢價和安全感,卻忘了奶粉作為一種食品的初衷。

渠道和品牌只是產品的附加值,或許質量、服務、完整的保障流程,才是真實的乳品市場的“硬核”競爭力,才是消費升級的“裡子”。

就以君樂寶來說,在長時間的質量體系積累之下,消費者不會為了求個安心而刻意選擇洋品牌。市場的好感度一旦建立,就成為營銷爆發最重要的支撐。

數據顯示,2017年,君樂寶奶粉全年收入突破25億元,同比增長108%。今年1-5月君樂寶奶粉銷售額比上年同期翻一番以上,在規模品牌中蟬聯增長冠軍。據統計,每天選擇君樂寶嬰幼兒奶粉的消費者已經超過130萬,自2017年下半年來一直供不應求。

這種突出的市場表現背後,映射的是君樂寶的品質戰略:重度研發,追求長期價值,希望以穩定的高品質換來消費者的信任轉化,讓消費者與品牌建立信任感與歸屬感。

而這些,也是消費升級的終極真相。

講真,中國消費者是最具民族情懷和本土認同感的一個群體。只要企業付出足夠的尊重和努力,市場都會回饋超出預期的期待和支持。

以品質為魂,讓整個產業鏈條全面進化,或許才是中國乳業贏下消費升級的最終戰役。

【結束語】

轉型升級是痛苦的斷舍離,中國乳業還要面對外部的多向夾擊。一方面,傳統產品不再適應消費者需求,造成高庫存、營銷難,另一方面,海外代購興起,消費者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心理上又為國產乳業貼上了不信任的標籤。

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改變趨勢不太可能,但改變自身可以做到。只要君樂寶保持以品質為核心的戰略,讓質量貫穿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距離達到世界級標杆乳品企業的重點線,只差一段衝刺跑。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佈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