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

许多人总是会幻想自己发财之后要做什么。不过并不是每个人在发财之后都会去追求物质的享受。比如说曾经的中国鞋王邓耀。邓耀是百丽集团的创始人,从15岁进入这个行业开始,用了将近60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香港的十大富豪。

邓耀也是在那个地产跟金融垄断的时代,唯一杀入香港富豪榜前十的制造业老板。邓耀在赚到50亿美元之后,却依然非常朴素,一直住在何田文山140平米的旧房子。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

邓耀是一个传奇的商人,虽然百丽已经因为业绩下滑而卖身,但是这不能掩盖他70年商海生涯的辉煌。

邓耀不是像李嘉诚、李兆基一样的富豪。他一生只跟一个生意打交道。邓耀从15岁开始成为一个补鞋匠。干了几年补鞋匠之后,邓耀赚到了一点钱,就在香港的九龙城寨办起了一个4人的小作坊,纯手工帮别人生产鞋子,当时一天的产量也就几双而已。

九龙城寨这个地方,如果看过香港电影的人,应该都有印象。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带。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做生意,难度可想而知。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

当时邓耀常常要去启德机场抢客人。当时不少欧美客人都来香港订货。邓耀抢在别人之前,在机场就拦截了客户。不过这些客人来去匆匆,邓耀往往要在一两天内就把货交给客人。

后来邓耀才在香港的油麻地开了一家小鞋店,自产自销。邓耀是贫苦出身,所以一直养成了朴素的习惯。当时邓耀的老婆跟邻居的店铺买东西,为了一块几毛钱常常要讲半天的价。这件事情甚至成为了如今油麻地不少老人家的谈资。

到了60年代的时候,邓耀在香港的生意已经慢慢做大,拥有自己的工厂跟鞋店。70年代初,邓耀决定回到大陆来发展。当时邓耀抱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想法,回到了大陆。当时不少香港人都对大陆望而却步。他在两年之内走遍了中国,也让他对中国各地的市场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为他后来大规模进军大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

邓耀当时给大陆的不少鞋业人士带来了香港最新的信息,这些无关功利的事情,让他积累下了庞大的人脉。随后邓耀捉住了内地劳动力低廉的机会,提供设计给内地的鞋厂生产,然后再把产品运往香港跟东南亚销售。1979年,百丽品牌正式面市。

邓耀的此举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作为第一个跟内地合作的香港鞋业商人,邓耀的产品价格自然非常有优势。另外一方面也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到了80年代末,邓耀决定在深圳自设工厂,把产品从设计到出货的时间缩短到3个月,这大大提供了百丽品牌的竞争力。

90年代初,邓耀开始大规模尝试内销。当时主要是在广州跟深圳搞批发,把鞋子卖给从全国各地来的批发商。不过他发现很快就出现了不少假冒的百丽鞋子,于是在1994年他决定开设自己的专卖店。得益于中国跟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百丽的鞋子得到了全民的追捧。邓耀也把专卖店开到全国各地。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

他很快就拥有了数百家专卖店,上千名员工。2007年,百丽在香港上市,获得了超过500倍的认购,成功集资86.6亿。这笔资金让百丽发展更加快速。这一年邓耀的身家达到了50亿美元,成为了香港的十大富豪,这一年邓耀已经72岁。

邓耀发大财之后,依然非常朴素,生活依然没有改变。他一直住在当年花800万买的旧房子里面。这套房子不过才140平米,根本不能跟李嘉诚、李兆基、刘銮雄等富豪的豪宅相提并论。

随后几年,百丽发展更快,收购了不少的品牌,门店一度高达20000多家。2016年百丽的利润达到了40多亿元,达到了巅峰。不过随后两年,百丽的门店快速倒闭,利润不断下滑。几年之前,邓耀身体也出现危机,双重打击之下,邓耀只能把中国鞋王百丽以57亿美元的价格卖掉。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

15岁开始做补鞋匠,卖鞋60年赚50亿美元,却依然住140平米的旧房,一代鞋王邓耀也结束了自己的荣光的商业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