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现代战斗机和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哪个更难驾驶?为什么?

战斗机解说家


二战时期的战斗机要比现在的难开10倍。一名飞行员技术不好,他开现代战斗机就只是开不好而已。而让他去开二战战斗机很可能直接摔死。

二战时期的活塞战斗机,光是控制发动机你要控制的就包括:桨距,节流阀,发动机转速,滑油散热器,发动机散热器,油气混合比,油路,增压器转速,增压器档位。如果你开的二战活塞战斗机在发动机上只有这些东西要控制,那么恭喜你,你开的飞机已经是当时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了。因为还可能需要你控制发动机进气压缩比等十多项参数。

而现代战斗机,发动机自动化程度高的只需要控制发动机转速,节流阀。

说完发动机再说说控制飞机飞行。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其采用的活塞发动机螺旋桨会输出一个转速,这个转速也会带来航向上的扭矩,飞机自身就会带有一个偏航倾向,要平衡这个偏航倾向需要踩舵,也就是垂直尾翼。不要觉得很容易,那个时候的飞机飞上两个小时你就会觉得大汗淋漓累的1B,因为根据速度,高度的不同,需要配平的舵量是不同的,踩舵需要的力度也不同。而且没有电传操控,如果攻角拉大了会失速,攻角拉小了转弯慢被别人直接打死,如何尽可能快的转弯还不失速尾旋这个还全凭感觉。

你以为这就完了?二战时期的飞机大多没有机械助力,飞机的杆力会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急剧增大,没有强健的肌肉那么飞机稍微飞快点你可能连拉杆都拉不动。

这还没完,二战时期的飞机没有导航系统,飞行员导航全靠罗盘地图。而这些东西在现代战斗机上都不是问题。

二战时期的飞机就单单是飞起来都比现代的飞机要难很多,就更不要提战斗了。那个时候的飞机没有电传,遇到气流颠簸还得靠自己修正,低空格斗不注意就失速摔死了。这些问题在现代战斗机上都是没有的。

现代战斗机飞行员真正进步的地方,在于对空战理论的掌握更深刻。但是你叫现代这些飞行员去开二战飞机,不好好练一段时间是开不好的。


贞观防务


喜欢看战争片的朋友一定对《敦刻尔克》中空军飞行员驾驶战机激战的画面印象深刻,该电影的导演“诺兰”可以说是极其精准地还原了二战时期战斗机交锋的场景。看过电影的朋友可能也会十分好奇,似乎二战时期的战斗机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不像现代战机那样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仪表盘,十分复杂。

那么,现代战斗机和二战战斗机,究竟哪一个驾驶起来难度更大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听起来都挺有道理。

有人认为,毫无疑问是现代战斗机驾驶起来更加复杂。光是看看现代战机那些复杂的座舱、电子雷达、头盔显示器等科技含量爆棚的基础设备,就可以想象要“驾驭”其难度有多大。甚至可以直言,现代战斗机飞行员必须得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什么无线电理论电磁波理论通通都得掌握,否则就会出现一脸懵逼的状态。事实也就是这样,现代化飞行员执照至少比驾照难考!

而反观二战时期的战斗机,相比之下,操作界面简直精简到不能再精简,有些飞机甚至连雷达都没有,对飞行员要求极低很多平民经过短暂训练之后就能上机参战,二战时期的飞行员大多都是20几岁的年轻人,著名的超级空战王牌“汉斯-马尔塞尤”战死的时候采21岁,而现代化战斗机飞行员不可能有这么年轻的人存在。

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人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事实还是之前所提到的那些事实,现代战斗机技术含量高仪器设备先进,二战时期的战斗机技术含量低仪器设备落后。正因此,驾驶现代战机有更多的安全保障,由于战机本身就很先进,飞行员的驾驶难度也就大大降低。而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功能落后,通过一己之力将其成功“驾驭”,需要飞行员自身拥有极高的个人素质这是在训练中难以获得的,因此说到底哪一种战机容易驾驭真的很难说。

(一战时期的飞机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利刃号


毫无疑问,肯定是现代战斗机越来越难驾驶。只有学霸,而且是能文能武的学霸,才能驾驶先进的现代战斗机。

从莱特兄弟造出第一架飞机,到一战王牌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的福克Dr.I,再到二战王牌哈特曼的Bf109,再到当代的F-22,战斗机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早期的飞机用木头就能建,一些小国和小厂也都能造战斗机。越到后来,能造战斗机的国家就越少。这是因为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再是小国玩得转的。

图一:里希特霍芬开过的福克Dr.I,只有两挺机枪,连仪表都不多。开这种战斗机不需要识太多字。脑袋清楚体力好就行。

一战和二战这种世界大战,有很多速成飞行员。美国有些是飞行学员,有些是开农用小飞机的民间飞行员。经过一段高强度的培训,就可以驾驶战斗机上战场。能够速成本身也意味着掌握飞机相对简单。甚至在抗美援朝时期,从陆军转行过来的志愿军飞行员,还能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

以现代的F-22为例,具有最先进的气动布局设计,为了掌握并发挥出它的性能,飞行员必须精通空气动力学,和过失速机动理论。F-22装备的F-119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推力发动机,飞行员不精通发动机理论,就不能掌握正确的发动机特性曲线。F-22还具有隐身性能,但隐身并不意味着100%的免疫雷达搜索,飞行员需要了解电磁理论,才能扬避短,在实战中进入对手盲区。

图二:朝鲜战争中的米格15,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火控,跟二战飞机操作区别不大。

F-22还具有强大的雷达火控,和武器系统。飞行员不光要掌握雷达操作模式,还需要有综合使用中程空空导弹,近程空空导弹和机炮。F-22上有个神器,叫ALR94,它以被动模式工作,通过搜集敌机的电磁信号,不需要开雷达就能定位。想学会用这个,不懂得无线电是肯定不行的。

我们在反推以前的战斗机,抗美援朝时期,昼间型米格15连雷达都没有,F-86好歹还有弹道计算机和平显。飞行员根本不需要学会雷达的使用。米格15和F-86也不装备空空导弹,当时主要用机炮对射。所以飞行员也不需要学会空空导弹的使用,更不用去了解并掌握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红外空空导弹的区别。

图三:张积慧在内的任何战斗英雄都特别重视理论学习,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飞行技能。

综上,虽然先进的战斗机配备的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飞行员的负担,比如飞机的自动配平。但是计算机取代不了人,它能辅助但不能决策,飞行员也必须了解计算机背后操作的逻辑,而且还必须完成大量计算机处理不了的空战和对地打击任务。现代战机的复杂程度是空前的,指望从菜鸟速成为第五代战机飞行员的可能性很低。


厉兵


现在的战斗机和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哪一个更难驾驶?

那当然是现在的战斗机更容易驾驶,


可以这么说,就算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培训,上三分钟就能把飞机开起来。至于降落。那是另一个问题。

战争雷霆玩多点,拉出去都能打恐怖分子。至于二战时期的战斗机。但是培训的时间短点儿,还真起不来。

比如说,收放起落架。现在的飞行员需要的仅仅是拨动按钮就可以了,二战时期的战斗机的话,飞行员只能拿一个杆子慢慢摇。(伊16)

收一个起落架,都得出一身汗。

而且现代战斗机拥有非常完善的,飞行管理系统。通过按钮和屏幕就能完成大多数的操作。

就是当年的让人头疼无比的,发动机偏转力矩也是不用担心,一方面,喷气式战斗机的偏转力矩很小,另一方面因为有着静不稳定布局,所以战斗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抵消掉这个偏转力矩,再加上自动驾驶功能。

所以当然是现代的飞机更好操作了。毕竟飞机怎么也比汽车难。二战时候的汽车没没点基础的发动不了发动机,更别说发动机战斗机了


啸鹰评


现在培养战斗机飞行员,要经过初教机(通常是螺桨机)、中教机、高教机、实机型号双座机,最后才是上实机形成战斗力。目前我军各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初教6、教练8(K8)、教练10、主力战机双座型及其单座型。其间还需在地面模拟器长学时熟悉和练习。为何如此严格,只因现代战机速度快(M1.2~2.5)、过载大(-4G~+9G),各种仪表、飞行参数、飞行包线、战术及武器性能和使用、特情处置、各种飞行状态中的心理生理体验这些都得熟习了解,因此说现在的飞飞都是用与等身的黄金同价的金钱堆出来的,而且除对飞飞智力要求高之外对身体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反观二战甚至一战时的同行们,他们所驾驭的仅相当于现在的初教机至多是中教机,而整个学时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对学员智力和体力的筛选也远没现在严格,仅以这三点就可看出要成为当代战斗机的合格飞行员有多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