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頸椎病該怎麼鍛鍊?什麼運動對頸椎好?

沒想到我把我患頸椎病的痛苦經歷和感受寫出來《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頸椎》,(空間有原創的,因為發現很多不法商家拿我的去做廣告)能給這麼多正在處於痛苦的病友幫助和鼓勵,特別是那種和我有同感的人,我想不到的是他們看了卻留下了眼淚。那痛苦我想只有正處於痛苦中的人才懂得。也在提醒讓人們重視頸椎的健康,不要等到頸椎很痛。才去按我說的做,記得我剛把我的經歷發表在天涯論壇,就一位頸椎病病友找我諮詢,看了他的片子後我認為是初期的頸椎病——頸型頸椎病的階段,症狀很少就一個脖子疼,完全可以靠自己鍛鍊根治,可是他沒有聽我的話,還是按照醫生的做各種治療,需要最好的正骨醫生,但是第二年他又找到我說,我比以前還更嚴重了,於是他後悔沒有聽我的一件,我一路走過來,親身去體驗過很多的治療方法,治療只能緩解症狀,卻不能阻止和延緩頸椎病的發展,所以頸椎病很容易反反覆覆。在那段時間我嘗試各種方法鍛鍊,發明各種鍛鍊方法,到後來卻發現都是錯誤的。我用我的身體去嘗試每一種治療和鍛鍊方式。得到了經驗,卻後悔。假如我那時候懂得這麼多,或許就不用走那麼多的彎路。

頸椎病該怎麼鍛鍊?什麼運動對頸椎好?

沒想到我把我患頸椎病的痛苦經歷和感受寫出來——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頸椎,能給這麼多正在處於痛苦的病友幫助和鼓勵,特別是那種和我有同感的人,想不到有的病友看了卻留下了眼淚。那痛苦我想只有正處於痛苦中的人才懂得。也在提醒讓人們重視頸椎的健康,不要等到頸椎很痛。才去按我說的做,記得我剛把我的經歷發表在天涯論壇,就一位頸椎病病友找我諮詢,看了他的片子後我認為是初期的頸椎病——頸型頸椎病的階段,症狀很少就一個脖子疼,完全可以靠自己鍛鍊根治,可是他沒有聽我的話,還是按照醫生的做各種治療,需要最好的正骨醫生,但是第二年他又找到我說,我比以前還更嚴重了,於是他後悔沒有聽我的一件,我一路走過來,親身去體驗過很多的治療方法,治療只能緩解症狀,卻不能阻止和延緩頸椎病的發展,所以頸椎病很容易反反覆覆。在那段時間我嘗試各種方法鍛鍊,發明各種鍛鍊方法,到後來卻發現都是錯誤的。我用我的身體去嘗試每一種治療和鍛鍊方式。得到了經驗,卻後悔。假如我那時候懂得這麼多,或許就不用走那麼多的彎路。

頸椎病現在臨床上發病率很高,而且逐漸趨向年輕化。頸椎的鍛鍊是預防和治療頸椎病的必須手段之一,在這一年和病友交流中發現,

多數頸椎病病友一旦感到頸肩痠痛就去按摩,治療一段時間後好轉回去,沒過多久再次光臨,如此反覆。一經詢問,許多病友沒有按醫生的要求每天做康復鍛鍊,痛的時候想起來了就做一次,不痛就忘記做了,之所以病情反覆,原因就在於沒能堅持頸肌的鍛鍊。頸椎的保護不能只靠推拿按摩和理療等被動手段,這些措施只是針對症狀,緩解一時之痛,要想遠離病痛,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強頸部肌群的力量,因此強化肌肉力量必須成為每日的必修課。

很多病友說我經常跑步,也鍛鍊啊,怎麼沒效果呢,有的還加重症狀,跑步不能鍛鍊到頸椎的,特別是嚴重的,在頸椎生物力學上講最好是不要做劇烈的鍛鍊,因為這些我曾經在部隊的時候跑的都不少的。還有羽毛球籃球游泳這些雖然是能鍛鍊到頸椎,但是有暈的症狀就最好是不要去,避免再次的外傷。等到後面症狀緩解後可以參加這些有氧運動。頸椎病該怎麼讀鍛鍊呢??

運動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按肌肉收縮形式分類:

等張收縮,是指肌肉收縮時,肌肉的張力基本不變,但肌肉長度發生變化,產生關節運動;{也稱主動非抗阻}

等長收縮,是指肌肉收縮時肌肉長度不變,但肌肉的張力發生變化,無關節運動。{也稱作主動抗阻鍛鍊}

頸椎常用的運動康復方法

頸項功能鍛鍊,可增強頸項部肌力,滑利頸椎關節,調節頸項活動,避免頸部勞損,緩解頸椎病的症狀,延緩頸椎的蛻變。頸椎活動度是建立在頸椎椎體之間基礎上的,頸椎的穩定性是為離開獲得更好的活動度。所以頸椎的康復鍛鍊上,應該根據頸椎病患者的症狀和各項檢查去選擇提高頸椎的活動度還是頸椎的穩定性。千萬不能亂做康復鍛鍊。不然會加重症狀,給自己帶來壓力。

一。改善頸椎活動度的常用方法{主動非抗阻}

我想改善頸椎活動功能的方法,很多病友都知道,比如給類的保健操,都是改善頸椎活動功能的鍛鍊,但是能這些都是在頸椎穩定性好的情況下 。在去做否則容易誘發頭暈等現象,主動非抗阻鍛鍊就是平時我們說的保健操,米字操等這類能保持正常的關節活動度有較好的作用。緩解疲勞,,而對於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作用遠遠不如主動抗阻運動療法為好。

特別是已經出現頸椎生物力學結構失穩的患者,不應進行激烈的如搖頭、頸前伸、左右晃動、低頭等鍛鍊。這樣很容易加重頭暈等症狀。在曾經我換頸椎病的時候,因為不太懂,導致自己的症狀越來越難受。就因為錯誤的鍛鍊,我吃了不少苦頭。在和病友的交流中也發現這樣的情況。

頸椎病該怎麼鍛鍊?什麼運動對頸椎好?

第二 提高頸椎穩定性的方法{主動抗阻鍛鍊}

我們人類的頸椎正如同高樓大廈需要堅固的鋼筋支柱一樣也需要堅強的支撐,其中頸椎椎骨起著靜力性支撐作用,頸椎後部肌肉發揮著動力性的主導性的支撐作用。沒有堅強的椎骨支撐,頸椎會變形導致頸椎病的發生,這是已經被普遍接受的觀點;然而,頸椎肌肉的作用卻常常被忽視。殊不知,頸椎的生物力學平衡符合載荷分佈法則。由於頸椎的生理性前曲以及生活工作中的特殊體位,頸椎前部常承受壓應力,後部常承受牽張應力。持續過度的牽張會引起後部肌肉慢性勞損;外傷及手術等會引起後部肌肉肌力的急性減弱;手術後長期的頸椎制動會發生後部肌肉的廢用性萎縮;急慢性損傷皆可使關節囊撕裂、韌帶疲勞。在上述因素中,肌肉屬於主動控制性動力系統,關節囊及韌帶則屬於被動限制因素。它們共同參與脊柱功能單位的伸直與排序。急慢性損傷後則可繼發頸椎後部支持結構的功能減退,發生頸椎不穩,加重椎間盤及骨關節退變並由此導致各型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

所以我們要加強頸椎穩定性的功能鍛鍊,這也是頸椎病康復的必要過程。

方法是:上身直立,頭略後仰,立位或坐位均可,雙手交叉放在枕後(即後腦勺)部位,用力向後仰頭,同時雙手用力抵住枕部使頭不能後仰,即頭和雙手對抗此時您會感覺到頸部後方的大塊肌肉在持續收縮用力,但是頸部卻因為雙手的對抗動作沒有活動,這種狀態醫學上稱為肌肉的“抗阻等長收縮”。這種方式是迅速增強肌肉力量的最好方式。對頸椎不穩引起的頭暈、噁心、心慌等交感神經症狀。一般情況下,堅持一段時間頭暈症狀就會減輕。對那些長期伏案工作者,也有預防作用。但是這樣用手臂鍛鍊很難堅持,所以就是代替我們用手,這樣就更容易堅持。只有堅持才會出效果。

對於很多病友提出的 跑步 游泳 打羽毛球之類的鍛鍊,我想講下,這幾種都是有氧運動多數是等張收縮的形式,有氧運動時一種耐力訓練,是在功恢復到一定的強度時,來增強心肺和代謝功能,跑步對於一個脊柱病來講,是太適合的,跑跳無非是給頸椎增加了負擔,有症狀,應該是儘量休息,加強靜態的一個功能鍛鍊,而不是想早點好,醫生說要多鍛鍊,自己就去鍛鍊,這樣適得其反。碰到過很多這樣的病友,一說起自己也堅持鍛鍊,但是頭暈症狀還越嚴重,就是因為失穩後,做這些產生關節活動的鍛鍊,而不是提高頸椎穩定性的鍛鍊,所以有頭暈的病友,最好不要急著,去做鍛鍊。頸椎病的發展就是一個逐漸丟失穩定性的一個過程,所以提高頸椎穩定性的鍛鍊是必須加強的。

頸椎鍛鍊的重要性

頸椎病三分治療七分鍛鍊保養,通過一些保守治療:藥物、按摩、牽引、理療逐漸加重。可能緩解改善症狀,但是有部分的卻改善不了。醫生給予這些是被動的治療,是有限的,不能夠提高項背肌肌力,常常反覆發作,剩下的就需要我們去鍛鍊康復。頸椎病不僅需要靠醫生,更重要的部分還是我們自己去實施。

頸型頸椎病時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在此時期如果加強頸椎周圍肌肉的鍛鍊,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如果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或者治療不當,就會慢慢的向其他頸椎病發展,其實很多人的頸椎病都是這麼發展的,開始脖子疼的時候,不注意,按摩幾次就好了,就在也不管了,等後面出現頭暈手麻的症狀,才開始注意了,治療幾次症狀緩解,又不去管它了,等又來一次,就連治療都沒有什麼效果。保守治療不是每次都有效果,做多了效果是越來越差。如果頸型頸椎病的時候不去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就很容易讓頸椎病繼續的發展。很多人忽視了這最關鍵的時候。

在和很多病友交流中發現,很多病友都疏忽或選擇治療方式不合理,導致症狀越來頻繁以前做些治療一下自己就會好,到後來做什麼治療都不管用了,很遺憾他們在開始地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治療只是緩解症狀。卻不能阻止頸椎病的繼續發展。

對於交感頸椎病來說,頭暈頭昏沉整天沒有精神最容易被誤其他疾病,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骨科說沒問題,推給神經內外科,然後又推給心理科,最後來一句你是心理有抑鬱症。對於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大多都是失穩刺激交感神經所致,他不像神經根型頸椎病拍一個核磁就能明顯的看到神經根有沒有受壓,交感神經是纖維分佈很廣泛,椎體失穩就會刺激到交感神經,就會長生交感神經的的症狀,藥物、牽引、按摩和理療等等方法可能有部分會緩解但是絕大多數都不會有很好的效果,這些也是一直被一些醫生不耐其煩地施予患者,而患者也樂於享受這些溫和舒服的服務。但是如果不提高患者頸椎周圍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使不穩定的頸椎趨於動態穩定,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比較有效地保守治療交感頸椎病,並有效防止疾病進一步的發展。

對於椎動脈型頸椎病來說,眩暈是最難受的,一般體位的改變會誘發,原因由於失穩的原因直接導牽拉椎動脈或者失穩加上鉤錐關節的變尖而累及椎動脈,導致眩暈的症狀。一般的治療也是以傳統的保守治療為主,大部分通過這些保守治療都會改善,但是卻會反反覆覆的發生。因為根本性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增強頸椎的穩定性,這些治療是無法增強肌肉的耐力和力量,所以增強肌肉的耐力的鍛鍊是必修課。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頸椎病,在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中,頸椎牽引可以減輕神經壓迫,緩解肢體麻木症狀。然而,超重量、長時間的牽引會使韌帶更加鬆弛,椎體之間更加鬆動,疾病更加易於復發和加重。

脊髓型頸椎病是一種最嚴重的頸椎病,它是在上述各型頸椎病的基礎上發生發展而來的。此時,脊髓已經受壓損害,必須儘早手術治療,解除危害因素,防止癱瘓發生。當然,手術也屬於被動的治療方法。手術之後,在頸椎病的康復方面,肌肉功能的訓練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可遺憾的是,這一環節並不被患者甚至醫生所重視。

頸椎病從輕到重逐漸累及肌肉、椎間盤、椎間關節、椎動脈、神經根和脊髓,是一個穩定性逐步丟失和代償的過程。定許多病友都習慣於對號入座地把自己的頸椎病與書本里的某一個類型機械地劃上等號,而根本看不到各型之間的關係,看不到此病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關係。殊不知,頸椎病的發生是一個由輕到重危及不同的組織、產生不同症狀的過程。

總之,頸椎病從輕到重逐漸累及肌肉、椎間盤、椎間關節、椎動脈、神經根和脊髓,是一個穩定性逐步丟失和代償的過程。

頸椎病重在預防,我們的理想是不患任何頸椎病;即使患了頸型頸椎病,最好能夠把它消滅在這一狀態,使之不向椎動脈型、交感型或神經根型頸椎病發展;已經罹患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或神經根型頸椎病者,一定要積極科學地治療,防止向脊髓型頸椎病發展。

遺憾的是,許多人不用發展的觀點看待頸椎病,而是孤立地看待上述症型,僅僅應用對症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而並不採取任何防止頸椎病進一步發展的措施。其實,一個症狀的消失並不代表疾病的治癒;相反,在一種症狀消失之後,下一種症狀到來之前,恰恰是疾病的發展階段。肌肉無力和耐力下降是促進頸椎病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只要這一因素持續存在,頸椎病就會復發或加重。

我也後悔過,後悔開始的時候沒有堅持正確的方式去鍛鍊,醫生說了 ,我卻沒有實施,到後面實在是沒有辦法的時候,才去實施。人就是這樣,沒有痛苦過,就不明白。別人在怎麼說,都是沒用的,我也曾經遇到過很多這樣的病友,輕的時候告訴他堅持鍛鍊會好的,卻不相信,有的嚴重的就後悔當自己沒有去堅持鍛鍊。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我想自己病人才體會到這就話的含義,健康是自己的,希望大家珍惜健康。

從2012年 我開始從事頸椎,幫助那些像我一樣走很多彎路的病友。特別是頭暈的病友幫助他們在檢查上少花冤枉錢,避免過度治療帶來的傷害,和後期的預防鍛鍊保養,講解病情讓自己瞭解懂得自己的病情。消除心理的恐懼和焦慮。如果大家對自己的病情不瞭解可以找我幫你看片子分析病情指導大家 避免大家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