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去中心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新的商业趋势?

星际浅谈丨区块链去中心治理

BM于2018年6月21日在Medium上发表题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治理"文章,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一个属性,但也是被普遍误解的一个属性。去中心化到底为什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去中心化?从宏观的角度,火星兴哥做出了很好的阐释,值得细读区块链的六大治理机制(分布式架构、共识、加密、共享、穿透、开源)的思考。。

中心化的互联网会消失:万物联网时代到来

最近区块链很火,如果你在2008年买了一个比特币,如果1元买比特币,最高涨到2万,1元涨到2万,现在大概是8000多,US出来了又涨回去了,所以过去10年赚钱最多的不是买腾讯的股票,是买比特币。

美元取代黄金的今天,想让美元回归金本位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美元失去了信誉红利下一个世界主流流通的货币会是什么?欧元?人民币?还是黄金?全世界都见过中心化货币带来的限制,黄金的不便利性。或许比特币代替美金成为世界承认的主流流通货币的日子离我们更进一步了?时代的革新不会停止。在五百年前你跟人们说一张纸可以代替金币一定会被人嘲笑成为笑柄,但在今天看来 曾经攻击比特币的人 可能还坐在键盘前。但是持有比特币的人群已经车房到位、衣食无忧了。

未来10年里,今天这样中心化的互联网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在某个时间点,被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所迭代和革命,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一·为什么是去中心化?

文章开端我们提及,去中心化是特别容易被区块链家人们误解的属性,例如,有人会说,加密技术的网络主张支持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抗政府审查,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这些理由,对于去中心化来说,根本不重要。我们来看看中心化平台的问题。中心化平台遵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初期,他们会尽其所能招募新用户和第三方人员,如开发者、商业机构和媒体组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中心化平台是具有多边网络效应的系统。

随着平台向上演进,其对用户和第三方的权力稳步增长。

“去中心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新的商业趋势?

当他们到达S曲线的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为零和博弈。继续增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从用户获取数据与第三方竞争互补,获得更多用户和利润。历史的例子是微软与Netscape,谷歌与Yelp,Facebook与Zynga以及Twitter与其第三方开发者。像iOS和Android这样的操作系统,虽然表现不错,但仍然要向第三方开发者收取30%的比例提成,以及以表面上冠冕堂皇的原因任意拒绝应用,并在自身系统中随意包含第三方应用的功能。对于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来说,这种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有点像是诱购,有被骗了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者和投资者已经开始害怕在中心化的平台之上进行投入。我们现在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这样做最终会以失望告终。另外,用户被迫放弃隐私,丧失他们的数据控制权,并且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攻击。中心化平台的这些问题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

二·去中心化如何取胜

在区块链生态中一直存在两个声音,一个说法是去中心化网络应该赢得胜利,还有一个说法是它们会赢得胜利。兴哥对此持乐观态度,让我们看看具体的理由。

去中心化的网络可以赢得web3.0,这与web1.0赢得胜利的原因相同:赢得企业家和开发人员的认同,信任凭证是关键。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2000年代维基百科与Encarta等中心化对手之间的竞争。如果你在21世纪初比较了这两种产品,Encarta是一款更好的产品,具有更好的主题覆盖范围和更高的准确性。但维基百科以更快的速度改善,因为它有一个活跃的志愿者贡献者社区,他们被分散的,社区管理的精神所吸引。到2005年,维基百科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网站。Encarta则在2009年被关闭。教训是,当你比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系统时,你需要将它们视为动态的,像动态流程一样,而不是静态的产品。

中心化系统通常开始做得很好,但只能在公司的员工改善他们的速度方面才能做得更好。而去中心化的系统开始并不完善,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吸引新的贡献者成倍增长。在加密技术的网络的情况下,存在多方的复合反馈回路,包括核心协议开发、补充网络的开发者、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以及操作网络的服务提供者。这些反馈回路通过相关代币的激励进一步放大,正如我们在比特币和以太坊所看到的那样——可以增加社区发展的速度(有时会导致负面结果,就像比特币挖矿的电力消耗)。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系统会赢得互联网下一个时代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谁会构建最具吸引力的产品,最终来说,谁能赢得更多高质量的开发人员和企业家的支持是关键。中心化平台通常会在推出应用程序时捆绑销售:Facebook有其核心社交功能,iPhone有许多关键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平台往往推出不足,没有明确的用户案例。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能够解决互联网上所有问题的新枝术,但它们提供了比中心化系统更好的方法。中心化平台虽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许多人忘记了建立互联网服务的更好方法。加密技术网络是建立社区所有网络的最好解决方法,为第三方开发人员、创业者和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在web1.0,我们看到了去中心化系统的价值,希望有机会再次看到它。

二·去中心化区块链的分布式治理

如果我们要理解去中心化区块链治理的价值,那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创建区块链是为了解决中心化银行治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1、不可预测的货币政策

2、无法控制的政府支出

3、债务货币的不稳定性

4、诈骗银行存款

5、资本控制

6、身份盗用

7、救助的道德风险

只要我们还在依赖本国银行发行的货币,全世界的人民都无力阻止世界各国政府侵占我们的资本。 无限印钞的行为让政府以及为其提供资金的银行可以在没有税收反抗的情况下把世界范围内的绝大部分资源充公。只有历经多年,当经济在前期资本消耗的重压下出现衰退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随着比特币和早期智能合约平台的出现,"代码即法律"和"哈希权力绝对正确"的观念应运而生。在抵制审查的观念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对货币治理的"信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货币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我们应该从队伍中移除所有潜在的腐败者。只要没有人当权,规则就永远不会改变,随之我们也可以摆脱腐败、征收、通货膨胀和资本管制。

在区块链中失去金钱和自由的情况

1、忘记密码/遗失私钥

2、密钥被盗

3、网络钓鱼诈骗

4、交易所黑客

5、代码漏洞

6、双重支付攻击(多重链式重组)

7、抢劫/绑架/勒索

8、社会工程攻击

9、资本收益税

10、政府扣押代币

11、货币增发

12、交易费

13、集体隐私泄露

14、垃圾邮件拒绝服务

15、把数字货币发送到错误的地址

在银行中失去金钱和自由的情况

1、依法裁定查封银行账户

2、银行违约金不在存款保险范围内

3、身份盗用

4、货币增发

5、服务费

6、资本管制/反洗钱(AML)服务/客户身份验证(KYC)原则

7、在政府面前没有隐私

8、通过信用卡诈骗将钱转移给他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钱放在加密货币中要比放在银行账户中脆弱得多。尤其是对于绝大多数设法维持法律公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无论您是否喜欢,反洗钱(AML)/ 客户身份验证(KYC)原则与信用卡和银行存款保险相结合,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许多罪行的侵害,因为这让盗用身份和非法转移金钱的企图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您的银行密码被盗用,银行而不是您就会吃亏。如果你的银行损失全部资金,那么受通货膨胀支撑的保险体系就可以弥补亏空。如果您忘记了密码,银行可以验证您的身份并将您的钱款归还。如果银行在验证还款时出错,银行应对损失承担责任。

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尽管货币政策存在腐败现象,但是现有银行体系对个人用户安全性的保障还是要比现有区块链系统安全得多。这是因为现有的银行体系将大部分损失转移给了社会。货币治理腐败导致的负面外部效应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不易察觉,但区块链无法保障个人账户安全的弱点却有据可查。

我没有确切的数字来证明这一点,但我怀疑,由合约漏洞和黑客攻击而造成的资金损失要大于银行倒闭/黑客攻击/腐败所造成的个人资金损失(占各自美元/象征性经济体的百分比)。

让区块链有能力保障用户安全

资金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丢失密码和/或错误地转移资金。其次最常见的问题是使用被入侵的软件密钥。硬件钱包可以减轻因软件密钥受损而导致的资金损失,但如果丢失了物理密钥或忘记保护设备的PIN,硬件钱包对此就无能为力了。

至于试图欺骗人们在恶意地址签名的非法攻击,硬件密钥也无法保护用户。此外,硬件设备可能会失效或被盗。以上情况说明了一点,如果仅仅依靠硬件设备等同于丢失了一个安全房屋的物理钥匙。

现有银行体系的一个作用是让人们在遭遇抢劫或家庭受到入侵时可以获得安全保证。盗窃者知道,人们不会随身携带现金,也明白如果强迫他们登录银行转移资金,就无法轻易逃离。

通过加密货币,保护自己免受此类险境的唯一方法是与一个可信任方共同签署交易。这可能会阻止劫匪获得你的代币,但它并不能阻止你被抢劫。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抢劫风险,绝大多数人必须在可信赖的第三方(如银行)中设置多重签名账户。这与群体免疫的概念相似。

接下来是区块链的六大治理机制

(分布式架构、共识、加密、共享、穿透、开源)

第一,区块链治理机制中的最核心是分布式架构

区块链是建立在分布式网络的基础上的,而分布式网络最简单直接的解释就是点对点对等网络,其核心内容是点对点,也就是自组织和去中介。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程度的加深,原有的网络技术架构已经不足以承担高频、巨量的数据传输、存储和使用,于是就出现了分布式技术。

在谈到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谈到分布式网络、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计算,尤其是在物联网时代,边缘计算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物联网发展到3.0时代,传感器或芯片本身就具备计算的能力,我们无需把传感器的数据通过网关、路由传到中心化的数据库计算再把结果反馈到终端设备。这种方式就叫做边缘计算,也可叫做分布式计算——计算发生在任何地方。

这些技术最终导致了分布式商业模式雏形的出现,如中国的滴滴打车就初步具备了分布式计算的特点。世界上也出现了非常多分布式组织,目前也非常盛行的所谓社区的组织结构,就很类似于分布式组织。在这样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推动之下,最后整个社会结构,也会趋向于分布式社会,而区块链将会成为一个商业模式、社会结构、组织模式的基础设施。因此区块链的治理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布式架构。

第二,区块链治理机制的关键是共识。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社区组织,从最早的比特币区块链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公有链都是以社区的方式在运行。在一个社区的组织之下,如果要对这个系统做任何的改进,或者要确认某些事情,就只能是共识,而且必须是全网共识。不仅仅是区块链的记账方式要全网共识,任何规则的改变,都必须在全网达成共识。

现在,区块链可以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类。

我们可以从共识机制的不同来看待这三种区块链:

公有链:要求在共识机制上达到彻底的民主,但是不会有最终的裁决者;

私有链:不需要彻底的民主,可以是中心化的机构来做最后的裁决;

联盟链:在共识机制上的要求比公有链要少一些,但是比私有链要多很多。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处理分歧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分叉。当公有链达不成共识的时候只能用分叉的方法,这也是最好的方法。以太坊发展到今天愈发健壮的原因离不开它经历过几次分叉。我们看到近来比特币社区里面在讨论到底要不要做分叉,而那些言论大都是为既得利益所束缚。如果比特币区块链不处理掉这些分歧,那么两三年之后,它的价值会比现在大打折扣。

我们已经观察到,目前为止几乎大部分的商业应用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在开发的。我们很少看见有人在商业应用方面是基于比特币区块链来进行开发。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比特币区块链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个社区的分歧。所以用分叉来处理社区的分歧是使得网络更健壮、使得应用更开阔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第三,区块链治理机制的关键是加密。

第一代互联网是一个透明的互联网,我们愿意牺牲掉我们一部分隐私来获得方便。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人都无法忍受。试想一下如果当我们在医疗上完全依靠互联网运行的时候,你所有的病历,所有就诊信息都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透明,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偷窥到,你能接受吗?

所以,第二代互联网必须有的机制就是加密。我们来回顾一下,比特币2008年那篇论文的题目叫做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其中提到数字货币的最核心的要义之一是匿名性,不管是央行的数字货币还是其他行业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如果不需要匿名性,央行现在的电子现金已经足够好。但是电子现金是透明的,我们在网上的任何交易行为,也会因此变得透明了。如果我们使用能够匿名的数字货币,它就会更好地保护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很多交易行为。

数字货币和现金比较起来,除了有一样好的匿名性之外,对央行也非常友好。我们知道央行对于现在的现金是无法追踪的,所以反洗钱的任务很重,反洗钱的方法也一直不能很好地奏效。

而数字货币,既能做到像现金那样的高匿名度,同时又能让监管机关很好地去追踪它,这就是数字货币最核心的要义。如果失去这一点,我真的很难想象,我们为什么要数字货币。我们必须用数字货币的匿名性,来保护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很多隐私,来保护我们的数据,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第四,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特点是共享。

任何不能共享的都不是区块链,共享在于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的参与方在一个账本上共享所有的帐目信息,第二个层次是多种信息、多种事务同时在这个账本上共享。目前银行可能记的是资金账,物流公司记的是物流信息账,而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上,资金、信息、物流、设备运行的数据,通通会在一本账上被共享。只有这两个层次的共享,才能真正地做到区块链的所谓的创造信任的机器,才能够把区块链建成一个完全无需信任中介的多方高度互信、高度可信的平台。

第五,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特征是穿透。

各个特权节点都可以在区块链上穿透到最底层的信息。这个特权节点不是反腐败的特权,而是不同的角色,比如监管机关、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等等。他们可以成为区块链上的一个特殊节点,不参与确认交易,不参与记账,但是它在区块链上作为一个特殊的节点,提供自己的法律法定的角色。

在没有区块链的世界里面,各个特权节点都无法穿透到区块链上的最底层的信息,但有了区块链,你就能穿透到最底层的信息。比如,以前的银行监管者,只能看到一个银行总行报给他的数据,但在区块链上,如果他有需要,就可以直接穿透到一个银行的储蓄所的对账单。

此外,各个金融机构可以穿透到最底层的资产。以银行为例,首先发给银行一个吸收公众存款的牌照,当他吸收完公众存款之后,需要寻找资产,把钱变成贷款,贷给资产拥有者或者直接用他的钱购买某个资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证券化。可是在没有区块链的世界里面,这些金融机构无法穿透到资产的最底层,但在区块链上他可以干这个事情。所以穿透,是区块链治理机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六,区块链治理机制的关键点是开源。

任何不能开源的区块链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区块链。开源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底层通用协议的开源,这是去信任中介的基础。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说自己建立了区块链的底层协议,但如果它们的底层协议不开源,那就不是完整的区块链,很难让人信服。

另一方面,区块链上的许多数学算法模型必须开源。因为大众需要去验证它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做到这两点,才能用区块链建立一个真正的信任机器,所以开源是必然的要求。

最后在结束之际,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汤因比的这段话,这是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中,研究了人类29个文明兴衰可能性得出的结论。

一个文明怎么能够延续几百年、上千年?"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过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方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希望我们一起能够经受时代和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下一次和再下一次的挑战! --------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

总结来说,区块链是一种可能成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我国金融科技工作的应有之义。区块链技术有优点,也有缺点,仍在不断发展演进中。目前看,区块链若要实现真正落地,支撑实际业务,在技术层面仍需大量改进工作。

全国网络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要抓产业体系建设,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优中选优、重点突破"。区块链应用在我国是走过弯路的,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正能量和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在核心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不受制于人,同时要促进区块链技术整个市场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