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關節炎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要少吃?千萬不要吃錯了!

關節炎是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由炎症、感染、退化、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關節炎。得了骨關節炎的病人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都會有許多困惑。這期,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下骨關節炎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相關事宜。

(1)注意飲食多元,營養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C、ω-3脂肪酸、含硫、含鈣的食物。(a)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這是因為維生素C可參與軟骨膠原合成,並可維持羥賴氨酸羥化酶的活性和促進軟骨細胞合成DNA。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的重要食物來源。(b)增加ω-3脂肪酸的攝入量。研究發現,ω-3脂肪酸能減少關節僵硬和關節疼痛,還能促進抗炎藥物的療效。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主要包括鱒魚、鮭魚、鯖魚、金槍魚、鯡魚、沙丁魚等。

關節炎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要少吃?千萬不要吃錯了!

(c)多吃含硫的食物。骨骼、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要以硫為原料,同時硫也有助於鈣的吸收。硫的優質食物來源是:乾酪、蛋類、魚、穀類、穀物製品、豆類、肉類、堅果類和家禽,以及捲心菜、西蘭花、蘿蔔等蔬菜。(d)多吃含鈣較高的食物。老年人鈣的攝取應比一般成年人多,含鈣較高的食物有牛奶、蛋類、 豆製品等,還需要多曬太陽,有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以確保老年人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

關節炎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要少吃?千萬不要吃錯了!

(2)杜絕不良習慣,少吃這些食物。(a)避免高膽固醇飲食。高膽固醇血癥可能導致軟骨破壞,從而增加關節炎的發生風險。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有:豬腎、豬肝、蟹黃、鵪鶉蛋、鹹鴨蛋、蛋黃、豬腦等。

關節炎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要少吃?千萬不要吃錯了!

(b)少吃夜宵,減少燒烤、油炸和微波食物的攝入。高溫會使肉類產生一種叫做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物質,這種物質與關節炎、心臟病和糖尿病的發生都有關聯。可以通過減少燒烤、油炸和微波食物的攝入來減少體內的AGEs水平。

(3)使用橄欖油代替其他油類。有研究表明,橄欖油中的酚類化合物已被證實有顯著抗炎能力,飲食中攝取含有大量酚類物質的初榨橄欖油,會減少體內的炎症反應,從而降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風險。

關節炎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要少吃?千萬不要吃錯了!

(4)合理控制體重。在骨關節炎的治療和預防中,體重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減輕體重是避免骨關節炎發展得更嚴重的一種方法。所以對於體重過高的人,應注意控制體重,在飲食上應適量減少食物總量、含糖食物和飲料的攝入,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您有所補充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收藏或者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大家一起關注飲食健康!歡迎關注“關節炎學堂”頭條號,定期更新科普小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