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高中女生“被感想”自杀,谁在“吃人”?!

高中女生“被感想”自杀,谁在“吃人”?!

乔志峰

高中女生作文抱怨学校活动饭菜质量不好,被逼重写竟选择自杀。不久前,安徽潜山县高一女生小程在家服药自杀。据小程母亲表示,上个月小程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远足活动,回来后按要求写了感想并交给班主任老师,因为在文中抱怨饭菜质量不好被要求重写,小程拒绝被班主任告知将交给政教处处理。听到这个消息后小程反应强烈并最终选择自杀。对此学校表态老师并无不妥之处,小程的家长表示他们将通过司法途径处理此事。(看看新闻)

高中女生“被感想”自杀,谁在“吃人”?!

​女生自杀,几多悲哀,几多唏嘘。或许,真的要给孩子们补上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这一课了。要让孩子知道,再宝贵的东西也没有生命宝贵,生命是高于一切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人生难免有挫折,谁都可能有遭遇不公正对待的时候,只要乐观坚韧、不断争取,未来依然有希望。

可是,涉事学校和老师真的“并无不妥之处”吗?很明显,女生自杀,跟老师的无理刁难和步步紧逼有直接关系。孩子不过是抱怨饭菜质量不好,就必须重写感想,并且威胁要将孩子交到政教系处理。这还是老师吗,一副凶神恶煞、借势压人的嘴脸,哪有一点传道授业解惑的样子,又哪有一点对学生的爱?说其是“思想宪兵”,恐怕也不为过。如果学校认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做法“并无不妥之处”,那就不是个别老师的个别问题了,这所学校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育人观,又是否将学生当成有尊严、有独立人格的人?压制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连真话都不让学生说,试图将学生塑造成虚伪、听话的“奴才”,这是“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

其实,不止是涉事老师,不止是涉事学校,有些问题其实很普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丑陋的存在。“读一篇课外文章,看一部爱国电影,各写一篇XX字左右的读后感、观后感。另外,旅游时,还要写一篇XX字的游记。”类似的要求,是不是从小学开始就经常遇到?学校布置了一大堆“感想作业”,读文章要有感想,看爱国电影也要有感想,甚至出去玩也必须“感想”一番,学生哪来那么多的“感想”呢?“感想作业”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孩子们的心头,“被感想”的人生如何快乐得起来!

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谁没有“被感想”的经历呢?自打懂事开始,“被感想”便如影随形,简直是甩都甩不掉。上小学是这样,上中学也是如此,甚至上了大学也概莫能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感想”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多,会从读后感这样的小作文逐渐发展到辩论赛、演讲赛、誓师会一类的新形式。

高中女生“被感想”自杀,谁在“吃人”?!

​那么,是否长大成人踏入了社会,中国人就能够摆脱“被感想”的厄运呢?当然不是。中国人长大后就会发现,上学时所有的“被感想”其实都是“前期训练”,都是为成人后“被感想”做准备的。一旦踏入社会,“被感想”立马“升级换代”,换上了更为堂皇的马甲。试想一下,但凡有过单位的人,有几个人没有学习过领导的重要讲话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呢?有几个人没有被要求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某些“重大举措”谈“看法”、表“决心”呢?至于从事过文秘工作的国人,就更是荣幸,他们不仅要在历次学习或重大活动中“被感想”,或许还要承担起为领导完成“被感想”任务的重任来。

“被感想”实在是个痛苦的事情。所谓“感想”,本来是有感而发,是独立自主的事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被感想”的出现,却是在强制大家“为赋感想强说愁”。并且,还会有许多无形之手在“指引”着、左右着你“感想”的范围和方向,谁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女生吐槽饭菜质量不好,就被老师往绝路上逼。大棒威慑的“被感想”之下,人们失去的恐怕不仅仅是时间和快乐,更有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格尊严之虞。

由是视之,“被感想”不仅是一个强制思考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洗脑”的过程。“被感想”的过程不断重复,很多“被感想”对象的思维模式便不断得到控制和强化,最终可能会一辈子都自觉自愿地按别人预设好的程序来思考、来“感想”。“感想作业”,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儿、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真是想想都让人直冒冷汗。

鲁迅在《狂人日记》书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高中女生为了捍卫自己独立思考和真实表达的权利,自杀了,谁在“吃人”?!女生的愤怒、无奈和悲哀,曾经或正在“被感想”的人都感同身受。救救孩子,先要救救教育、救救社会。教育要培养人才,不能培养奴才,更不能“吃人”。让人说真话,天塌不下来;让国民具备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国家和民族才能走向进步。

高中女生“被感想”自杀,谁在“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