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女研究生畢業放著城裡的工作不找,創辦土雞養殖利潤21萬元

2013年畢業後,崇慶沒有像很多人一樣去爭搶大城市裡條件優越的工作崗位,而是通過擇優選聘,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來到偏遠的天長市金集鎮井亭村工作。今年27歲的崇慶,是安徽師範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剛到井亭村時,我看到這裡到處是低山丘陵,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種植花生、玉米和紅薯等農作物,經濟條件不好,村裡的壯勞力多半到外地打工經商去了。

女研究生毕业放着城里的工作不找,创办土鸡养殖利润21万元

崇慶心想,既然自然環境無法改變,就要找到一條適合井亭村特點的發展新路來。崇慶發現,這裡的草廟山遠離工業區,沒有汙染,地域寬廣,植被茂盛,十分適宜發展生態養殖業。於是,崇慶跑遍了金集鎮及周邊鄉鎮的20多戶養殖戶和相關市場,最終選定耐熱耐寒、適應性強的山地土雞作為養殖對象。接下來,崇慶四處拜師學藝。

女研究生毕业放着城里的工作不找,创办土鸡养殖利润21万元

從本省的來安、和縣、當塗到江蘇的儀徵、山東的壽光、浙江的桐鄉,誰養雞養得好,崇慶就拜誰為師。當時一些村民不理解,認為崇慶太傻,身為一個女研究生,放著城裡的工作不找,非要到農村來受苦。2013年,我從父母、親友處借來19萬元,向村裡承包了40多畝崗坡地,發起成立了草廟山土雞養殖合作社,併購入第一批3600只山地土雞苗,在山坡上開始了生態放養。為了養好山地土雞,我索性搬來鋪蓋,一頭扎進“雞窩”裡,和社員一起晝夜觀測、精心侍弄。

當時已是秋天,天氣轉涼,我和社員們全天候、三班倒在雛雞溫室裡值守,認真記錄每個參數。然而,由於養殖經驗不足,控溫、控溼不到位,還是出現雞苗死亡現象,最多一次損失了近百隻雞苗。當時,我手捧死去的雞苗心疼、自責,淚流滿面。我在心裡對自己說:崇慶,你要挺住,這可是你帶頭搞的第一個創業示範項目,鄉親們都在看著你……之後,我每天看書、上網,到現場觀察,向有經驗的養殖戶求教。

女研究生毕业放着城里的工作不找,创办土鸡养殖利润21万元

經過大半年艱苦摸索,終於掌握了養殖技術,合作社管理也漸漸規範。 2014年春天,咱們合作社第一批土雞終於“出山”了,給社員們帶來了不菲的收益。2014年,合作社出欄土雞8500多隻,實現利潤21萬多元。村民們紛紛對我這個“雞倌”豎起了大拇指。眼下,我們合作社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銷售,需要擴大銷路,讓山地土雞進入更大的市場,賣出更高的價格。

為此,我正在忙兩件事:一是向工商部門申請註冊草廟山土雞及土雞蛋商標,二是建立草廟山土雞養殖合作社網站,利用網絡加強產品宣傳,搭建農村電商平臺。我的目標是讓草廟山土雞飛得更遠,飛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超市貨架和百姓的餐桌上。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