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90後小夥辭去白領工作 回大山創業做古樹普洱


“有國,你看,殺青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快速,並且保持勻速,讓所有茶葉都能平均接觸到熱能,這樣出來的茶葉,口感才能一致。”在離緬甸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的臨滄舊寨,25歲的劉國健一邊給搭檔李有國傳授經驗,一邊在200多度高溫的鐵鍋裡,用手翻滾著古樹茶鮮葉。

劉國健、李有國一年前,這兩個小夥子還在昆明,穿著筆挺的西裝,和客戶聊著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之類“高大上”的東西。最後,他們依然決定一身輕鬆地回到雲南臨滄舊寨的深山老林裡,守護那一片古茶林。

在劉國健的記憶中,臨滄紅木林舊寨是茶葉的代名詞。舊寨茶山,處於海拔1900-2220米的山林。400多年前,這裡居住的是“世界茶祖”布朗人,他們鮮少和外界聯絡。他們只是專注他們所生活的一方天地,那裡有茶葉,有水果和野物,他們的日子過得恣意而自在。每到茶葉採摘期,他們變得忙碌起來,他們採摘嫩芽,然後用柴火、大鐵鍋殺青。偶爾,他們帶著茶葉、水果、野菜出山,換取生活必需品。


布朗人後來遷居,他們給今日的舊寨留下了茶齡400年以上的老樹;而後來的劉國健的彝族先祖們陸續種植,一棵棵樹種下去,200年又過了。茶伴隨著舊寨人的生活,甚至融入了他們的血脈。劉國健記得,年幼時,父親出門幹活前,總會喝幾壺茶水,幹一天重活,出很多汗都不用喝水。到山上幹活一天,時而頭疼、乏力,回家喝泡茶就好了。劉國健覺得很神奇,這大概就是布朗人所說的“可以不吃飯,不能不喝茶”。

回鄉之前,劉國健在省城工作,他幹過銷售、在過酒店,他每天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充實,也複雜。他想著舊寨時光,周圍古茶環繞,鳥啼蟲鳴,舊寨人幕天席地,採茶、打獵、喝酒。他想念大山,想念老茶樹,他更希望把把老家的古樹茶帶到外面的世界。他決定回鄉創業。

與劉國健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他的老鄉、大學同學李有國。大學畢業後,李有國去了報社工作,做了一名記者。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體面的、有尊嚴的工作。但李有國仍想趁著年輕多做點事情。

“回鄉創業”,僅僅四個字,但是背後的意味遠遠不能想象。他們的父母並不理解:“好不容易從大山到了省城,你們卻要回來山裡面,是不是瘋了?”創業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穩定的工作、生活,然後將辛辛苦苦攢的錢投入其中。而之後的一切都是未知,他們可能贏來輝煌的前程,但是也可能一無所有,但是付出的種種艱辛卻不能打半點折扣。

兩人沒有絲毫猶豫,“創業就得靠一股拼勁,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在幾番掙扎、爭取、勸說之後,他們的家裡人終於同意兩人創業,併成了兩人採茶、製茶的得力助手。此後數月,他們到臨滄、版納、普洱各大茶山拜訪和學習,帶著舊寨古樹茶,轉遍了昆明各個大茶葉城,請行家品茶,為茶葉定了位,註冊公司、開設網店,農人茶坊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