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花了中國20年造出來的戰機,美軍見到真機後連說不敢信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人就試圖研製自已的戰鬥機,可惜最多隻製造出原型機,只能算是償試,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啟動過自行研製戰鬥機的項目,結果不待原型機開始製造就停止了。國產殲8做為中國人自行研製成功的第一款戰鬥機,雖然與現代的戰機相比明顯要落後許多。不過它在中國航空發展史上卻佔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

花了中國20年造出來的戰機,美軍見到真機後連說不敢信

殲8項目啟動時間很快,1962年,中國才從蘇聯得到米格21的數據資料,不待仿製的殲七下線,就在1964年啟動了殲8項目,方案就是以米21為原型,改為雙發設計,1965年方案獲得批准,開始全面實施。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殲8其實只是一個備份項目,真正的主要項目為殲9,後來因指標太高等原因,不得不下馬的項目。

花了中國20年造出來的戰機,美軍見到真機後連說不敢信

殲8項目進展在初期是相當快的,1966年底,圖紙完成,1967年開始試製工作,1968年7月,2架原型機完成,1969年7月,原型機實現首飛。從方案論證到首飛,僅用4年10個月,但是之後整個項目放緩了,試飛工作竟耗時十年,1979年才完成試飛。原因很簡單:經驗嚴重不足,中國整體技術力量的薄弱,許多配套項目的研發進度跟不上。

花了中國20年造出來的戰機,美軍見到真機後連說不敢信

殲8項目原本打算引入美式航電,也就是“和平典範”工程。當美國人第一次見到它時,那感覺可以用驚訝萬分來形容,不是它的性能有多差,而是它設計竟然是:截擊機。殲8確實按截擊機來設計的,但是截擊機的概念已經過時,殲8完成美式航電改裝後的試飛,以美國人的觀點已經達到F16/79的水平,可惜項目取消,實際列裝部隊為採用國產航電的殲8B。無法迴避這樣一個現實,為了做出它,我們花費了二十年時間,讓它真正成熟起來,花費的時間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