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現在的醫藥價格?

嗯哼146105447


藥品的價格一直都是非常亂的,不像食品快銷品有固定的價錢,例如可口可樂,一直都是三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士多店,超市都是這個價格。沒有太大的差別,價格的波動幅度,增長幅度也是很小,都是三元。價格體系一直維持在正常範圍之內!反觀藥品的價格,那是一地一個價,一店一個價!

我們綜合分析一下:先說一下藥品主要的流通零售渠道:有醫院,衛生院、個體診所、藥房、互聯網平臺等。

第一終端醫院:定價是由國家機構定價,以中標價格零售。醫院裡所零售的藥品基本上都是處方藥,而西藥佔的比例明顯高於中成藥。隨著這幾年國家對醫院實施藥品零差價等各項措施,醫院裡的藥品可以說是非常便宜了。“我是經營藥房的,有同學問我四個進口西藥處方藥我店裡有沒有,賣多少錢,他爸爸要長期吃,要長期到醫院拿,我回答這些藥品都可以在醫藥公司拿到貨,然後因為是同學,我就把拿貨價格直接截圖發給了他,他也截圖在醫院的價格給我。其中有一個藥品我們藥房拿貨價比醫院便宜兩塊錢左右,剩餘三個拿貨價都是高於醫院零售價,而且高出了一倍:醫院零售58元,我們拿貨價117元(這裡也催生了一個灰色產業鏈),當時我慶幸我是直接截圖拿貨價發給他,如果我報個零售價格過去,得多打臉!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報這個零售價!後來我建議他到醫院按照醫生的處方來開藥!”其實現在醫院的部分藥品零售價算是得到了控制了。

第二終端衛生院:零售的藥品跟醫院中標的藥品模式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衛生院的准入條件會寬容很多,就有了更多藥品的選擇,我以前是個第三終端的醫藥代表,也曾想過拿衛生院中標的品種的代理權,把藥品供應到衛生院裡頭,後來發現這裡面是深水區,我水性不好,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有較多的二三線廠家的藥品是有在各地衛生院中標的,而這些二三線廠家(一線廠家為雲南白藥、同仁堂、廣藥集團等全國知名品牌;二三線廠家為廣東省中智藥業、四川省好醫生藥業、內蒙古天奇中蒙藥業等在當地享有盛名並拓展全國的藥企、這部分廠家很多,消費者依稀記得有那麼一個廠家的存在;還有就是四五線廠家的品種,即那些你聽都沒聽過的製藥廠生產的產品。)的品種是比較賺錢的。這部分品種的價格都有個最高零售價,且在當地對第三終端有供貨限制,即你拿不到這些貨。那麼廠家就可以穩住這個價格!廠家和衛生院都有利潤。

第三終端個體診所、衛生站、藥房:這裡的價格是最亂的!基本上的套路就是一線產品打折促銷特價賣,二三線產品根據醫藥代表的價格穩住賣,四五線產品隨便定價賣!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套路!

例如一個廣告產品小柴胡顆粒,13.5元拿貨價,很多店都會賣14到15元這個區間,可有些店賣13元,有些店特價賣8元,有些賣17元,這都讓消費者蒙了。特價賣的店,它是虧本賣的,賺取客流量,增加客單量,流行性感冒高峰的時候,消費者都不是單純的感冒的,都會帶有喉嚨幹癢,痛,頭痛等,有些嚴重的會伴隨有喉嚨發炎,低燒等症狀。廣告深入人心,不傷胃的感冒藥,消費者都會到店買小柴胡,然後因為低價進了這個店,你剛好有其它症狀的話,店員就會推薦他們店裡賺錢的品種了。而且這裡還得看人來推薦!看人!看店員!這是藥房慣用的套路。我沒玩這些套路,所以我的店開了一年多還是虧本。我們店只推薦適合病號的藥品。錢要賺得心安!上述所說,這就是藥房!

然後診所和衛生站的價格是沒得比較的,也不夠透明的,去個體診所看完病,醫生說多少錢就多少錢的,當然這裡還包括了診金,輸液等費用,一口價下來,難道你還跟醫生講價不成?而醫生基本上都會拆零搭配處方藥,一是防止過度用藥,二就是價格了。一盒一盒的配給你,貴啊,而且明碼標價給你了,賣得比別人貴怎麼辦?你下次就不來了怎麼辦!

悟空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想必都是消費者關心的話題,那麼解決方案在哪裡呢?有沒有解決方案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新零售的本質就是價值觀!其形式就是服務!其中心思想就是體驗感!


鄉村醫養教授


現在藥價虛高,一盒零售價30元的藥!生產商成本5元左右!批發價在16元左右!零售商30元!一級一級加價肥了藥商坑了百姓!現在可以算算那個省的真首富不是藥商!一本萬利都是少的現在是一本千萬利!


菩提本無樹1974


這兩年藥品價格已經降低了不少,醫院對藥品是零加成的,也就是說醫院現在賣藥是不掙錢的,那麼,為何藥品價格仍偏高呢?一方面在於藥品流通過程經歷太多中間商,另一方面跟物價局定價有關,如果說是醫生把藥品搞這麼貴,這個鍋咱不背[哼],點擊[ http://pinyin.cn/e169622 ]查看錶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