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蔡赟视角:周一漫谈,塞尔比、孔蒂、方凯祥,还有米兰赢球了

蔡赟视角:周一漫谈,塞尔比、孔蒂、方凯祥,还有米兰赢球了

昨天塞尔比又拿冠军了。谁能战胜状态最好的塞尔比?网友评论说:“短局谁都能赢,但是长局比赛谁都赢不了他。”对此,塞尔比回应道:“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赢我,只不过最近几个赛季我打得不错。”

竞技体育总是遵循此消彼长的规律,我想塞尔比的强大其实不在于他的技战术能力,而在于对这种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羽毛球运动员也需要建立这种认识,以便随时解读不同局面,顺境中居安思危,平境时业精于勤,逆风处迎难不乱。而作为旁观者,同样需要这种认识,方可去掉许多人云亦云,少见多怪。

蔡赟视角:周一漫谈,塞尔比、孔蒂、方凯祥,还有米兰赢球了

切尔西中场法布雷加斯认为,孔蒂教练很意大利化——就是训练量很大,由于球队双线作战,每三天就有一场比赛,这种超量疲劳往往得不到恢复,对状态的影响很大。

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小齐也认为羽毛球是运动量最大的项目。最近的欧洲系列比赛中,已经很少有人能打满三站并坚持到周日了。我们当然不能幻想三天一场球的美事,但体能和心理状态的调控问题,是当代球员的第一要务。

蔡赟视角:周一漫谈,塞尔比、孔蒂、方凯祥,还有米兰赢球了

摄影:唐诗

我想小法的观点,也一定是现在很多羽毛球运动员的观点,对于长期行走在比赛中的人来说,技战术成熟度会逐渐提升,但累几乎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感觉。

据说当年方凯祥教练初到马来西亚的时候,惊叹于西德克兄弟们手法之细腻,当他把“三从一大”砸到一向重技术轻体能的马来西亚队员身上之后,收到长短互补之效,得以培养出马国一众名手,也确是一段佳话。

蔡赟视角:周一漫谈,塞尔比、孔蒂、方凯祥,还有米兰赢球了

而今系统训练被频繁的比赛所取代,造成很多教学意图无法实现,想来方凯祥教练的大运动量训练,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伎俩,也难见得有什么优势了吧。

所以我认为坊间对教练员的苛刻评价是不公正的,国际比赛的体制转变,和各国球队运作结构的特点,以及球员和教练对这些关系的解读,都存在着很多尚未完全契合之处,我们只能在过河中不断的摸石头,摸完石头又接着过下一条河。

今天和大家聊点闲话,不知道天蝎座的朋友们,会不会认同我的观点呢?不管怎样,我米昨天赢球了还是蛮爽的。

蔡赟视角:周一漫谈,塞尔比、孔蒂、方凯祥,还有米兰赢球了

周末我要比赛,有点紧张呀!就我这体能和身手,接不接得到他们的杀球都是个大问题,赶紧刻苦训练几天先吧。

希望大家和我一样,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个心情愉快的周一。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