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本期導讀:1、玉器普及發展簡史2、“玉養人”說法的起源3、“玉養人一生”的誤解4、為什麼說“玉養人一生”?

中國的玉文化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說玉文化貫穿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玉是中國的文化的傳承。在這八百年間,“玉養人”的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玉從何時開始,從帶著國魂的神聖之器,變成人人佩戴的飾器?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玉器普及發展簡史

1.在商周和戰漢時期的玉文化,是從禮玉到德玉的過程。

2.到了隋唐時期,社會逐漸趨於穩定,伴隨著文化興盛玉器發展也達到了一次高峰,並且逐漸3.向民間擴散。

4.唐宋時期,玉器變得和人們非常親近,玉不僅僅被觀賞和使用,還開始被把玩,至此也就有了“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由此,玉器從為統治階級禮制服務轉而逐漸在民間流行。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圖 | 清 痕都斯坦嵌寶石玉劍柄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玉養人”說法的起源

傳說,在李唐有位家喻戶曉的歌女龐三娘,除了她的歌喉與舞姿,她年近半百卻容顏如同妙齡少女一般,也成為了當時人們熱議的話題。有好事者,偷偷將她的美容用品公之於眾,大家發現這其中竟然添加了玉石。從此玉石能夠起到美容的功效便此不脛而走,但是對玉石如何美容,內服還是外用都沒有提及。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圖 | 右三為裕德齡

而在德齡公主所著的《御香縹緲錄》中,慈禧太后的獨家駐顏秘籍中也有玉石美容。慈禧太后每天都會用玉尺在皮膚上搓、擦、滾,而玉尺就是一種玉石製成的短粗圓形的玉柱子。據記載,清代嬪妃們使用的太平車也採用的這種玉石。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圖 | 清宮舊藏 白玉推胸 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眼中的玉養人還不單單是指玉石能夠美容駐顏,更多是認為玉石能夠調理人的氣血。醫藥名典《本草綱目》中記載:特種玉石具有清熱解毒、潤膚生肌、活血通絡、名目醒腦的功效。

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玉養人一生”的誤解

其實歸根結底,本質上還是石頭。軟玉,以和田玉為代表它們在礦物學上的名字叫透閃石、陽起石。硬玉,以翡翠為代表,就是以鈉輝石為主的一系列聚合體。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沒錯,這些冷冰冰的礦物質名稱就是溫潤的玉石的真面目。甚至任何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的石頭,都可統稱為玉。所以,在科學理論中,無論你戴再好的玉,玉都不能吸收你體內的任何有害物質。

為什麼說玉養人一生?

幾千年來古人為什麼對玉石都抱有痴痴的愛呢?

因為玉有五德:

潤澤以溫為仁德,

外可知中為義德,

聲揚以遠為智德,

不撓而折為勇德,

銳廉不技為絜德。

玉石養人,不在於養身體,而是養人的氣韻。

「養生」“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在真的嗎?

圖 | 宋 青玉雙鶴佩

氣韻,是藏在客觀物質背後,無法用感官感知的人的靈魂。“氣”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韻”是指人、事、物所具有的某種情態。

古人以玉律己,隨身的玉器時刻提醒自己“仁義智勇絜”,做人就要做有德行、有靈魂的君子。所以,與玉隨行的人,不論男女、不論年齡,往往給人一種潔淨脫俗、隨性雅緻的風度。

這才是真正的“玉養人一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點贊轉發吧!關注【博物館大神】,我會每天推送精彩傳統文化知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