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澳新总理能否跳出“逼宫”魔咒?

■ 观察家

上周五,澳大利亚政坛结束了混乱的一周,执政党自由党联盟的内讧迎来大结局,斯科特·莫里森在三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党魁以及第30任澳大利亚总理。此前,特恩布尔先发制人,针对达顿的“逼宫”提议自由党议员内部投票,以48票对35票逼迫达顿辞职。

然而,这一轮投票并没有挽回败局,随着13名内阁部长的请辞,8月23日,达顿要求再次发起领导权投票,特恩布尔辞职。莫里森、毕晓普以及达顿三人通过党团会议竞争自由党党魁。会议前一天,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的民调显示,毕晓普支持率高达34%,位居第一,而莫里森仅有5%的支持率,尽管不到24小时的时间没有给媒体和政治评论家太多机会预测结果,莫里森的当选仍然出乎意料。

莫里森从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后在不同的行业工作过,但他的职业生涯初期与旅游业联系密切,但旅游业也给了他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在新西兰的旅游和体育办公室工作期间,他直接向当时的旅游部长穆雷负责,但也因为参与部长和其他部门的权力斗争而被迫离职。

在澳大利亚负责对外旅游宣传的工作后期,也因为与联邦旅游部长贝利的矛盾而被解职。但在旅游行业所经历的两次挫折并没有击退莫里森参与政治的兴趣,反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2007年,莫里森决定参选联邦议会席位,并把目光投向曾经发生种族暴动的库克选区。尽管莫里森的初选失败,他以8票对82票惨败给了年轻的黎巴嫩天主教徒托克。

然而,托克被媒体曝出操纵选票,迫于党内压力退出选举。莫里森从此进入国会开始了其公职生涯,开始由特恩布尔指派为住房和地方政府部“影子部长”,随后被阿博特指派为移民和边境部的“影子部长”。显而易见,作为政坛常青树,莫里森很早就进入了自由党的最高核心圈。

无论是在“影子部长”期间还是阿博特主政时期,莫里森敢于对棘手问题表态,并有着强大的行动力。他在担任移民与边境保护部长期间发起的“边境主权”特别行动以及2014年设法通过的一项增加其处置非法移民权力的法案都饱受争议,却一直按着他的思路在推动。

作为财政部长,莫里森成功推动了减税计划的阶段性实施,在减少赤字,控制债务方面功勋卓著,其任内澳大利亚创造了5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则下降了0.5%。莫里森广泛的任职背景以及高效的执政能力是其获得党内认可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正如莫里森指出的,在混乱的党内斗争中,他一直坚定地支持特恩布尔,而毕晓普的突然反水在莫里森的映衬下显得投机主义味道十足。

莫里森在赢得投票后表示,他将致力于恢复党内的团结。澳大利亚政党内部过于自由的“挑战”机制有望在莫里森主政期间得到抑制,有着强大执行力的莫里森或许能够跳出“逼宫”的魔咒带领自由党迎接即将到来的大选。

□秦升(国际问题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