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乘坐地鐵,部分市民爭搶“無障礙”電梯,老人、殘疾人卻被擠在了最後!

老爸年近七旬,可是為了不與普通乘客爭無障礙電梯,只得晚就診或等擁擠的人流過後再上電梯……近期一個自稱“讓位年輕人”的貼子出現在網上,稱乘坐地鐵的市民爭搶無障礙電梯,反而讓老人、殘疾人常常被擠在最後。

記者走訪也發現,不少市民違背無障礙電梯“老弱病殘孕”優先的初衷,不僅不禮讓,而是紛紛爭搶電梯。相關人士因此呼籲:普通市民儘量少乘坐無障礙電梯,沒有特別需要不要佔有特需資源。

乘坐地铁,部分市民争抢“无障碍”电梯,老人、残疾人却被挤在了最后!

陳老伯:推遲就診,遇人流還得電梯旁等候

老伯姓陳,今年年近七旬,住在普陀區嵐皋路上,平時他只在家的附近散散步,出遠門的時間不多,近來由於肺部疾病,他才定期去曙光醫院看中醫。

由於老人的腿不好行動不便,每次去醫院都由他陪著。“我們一般早上8點過後出門,9點前後到醫院。9點不到從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出來。”看病時間和早高峰重合,也因此遇到了一些行動上困難。

第一次就診出了地鐵,拉卡出站,找到無障礙電梯後,發現電梯前有很多人在等候,估計前後等了大概3分鐘,第一波乘客上電梯後,因為排隊的人多陳老伯沒能上去,等到電梯再次降落到B1時才上電梯。

幾次就診後老人感覺趕在9點就診的話地鐵太擁擠,乘無障礙電梯要等候,乾脆晚點吧,於是,老人將就診的時間推遲到上午10點以後。

就診延遲以後,上下班高峰過了,但遊客、顧客多了。因為大世界站位於市中心,周邊有大世界、淮海中路以及很多觀光旅遊景點、購物商廈等。

老伯告訴記者,人多人少說不定,10點之後地鐵有時蠻空,但遇到遊客、旅遊團隊等,人就很多,這時就讓他們先乘電梯。“有時排在後面等電梯,一些年輕人連招呼都不打,搶在前面上電梯。”

乘坐地铁,部分市民争抢“无障碍”电梯,老人、残疾人却被挤在了最后!

記者走訪:和“老弱病殘孕”搶電梯頻頻出現

近日,記者分成三路,去地鐵2號線、8號線、9號線、11號線的4個站點實地蹲點了解情況。

蹲點過程中記者瞭解到,上下班高峰、週末、地鐵延時等會出現客流高峰,這時爭搶無障礙電梯的乘客特別多,如果無障礙電梯旁沒有自動扶梯,無障礙電梯會被高頻率使用。

“老弱病殘孕”等人群常常被擠在了後面,成為最後乘坐電梯的人。

上午8:30至9:30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

輪椅老人等了兩部電梯才上去

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一共有4個出口,其中2號出口對著金陵東路亞龍廣場,3號出口對著金陵中路上海廣場。

在該站點B1層,2號出口有自動扶梯和樓梯,3號出口只有樓梯,沒有自動扶梯,無障礙電梯就設在3號口邊上。

早晨8點30分一過,出站的人開始多起來,臨近9點,出現一波人流高峰,人流最多時,無論是無障礙電梯還是自動扶梯都沒有空位。

但記者注意到,3號口的樓梯相對比較空,從地鐵口拉卡出站,走金陵中路淮海中路這邊,有一半乘客走樓梯,一半乘客乘坐無障礙電梯到地面。

乘坐地铁,部分市民争抢“无障碍”电梯,老人、残疾人却被挤在了最后!

記者有意詢問正排隊等候乘坐無障礙電梯的小夥子,為啥不走樓梯而乘無障礙電梯時,小夥子答,“省力唄。如果走樓梯到地面,要爬三層,大熱天還沒上班就一身汗,太費力了。”

而恰巧此時,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正由一位女士推著排隊等候電梯,此時排隊的市民、乘客大概有10多位,期間記者未發現有人“特別關照”輪椅老人。大概等候一二分鐘,等到無障礙電梯第二次開門時,輪到老人上了電梯。

上午8:50至9:20地鐵9號線小南門站:

部分市民不願多跨幾步乘自動扶梯

早高峰8:50,記者來到地鐵9號線小南門站,卻發現此時人流已經出現。

無障礙電梯設在地鐵停靠的站點旁,很多年輕人圖方便,從列車車頭或車尾下車後不願意多走(自動扶梯、樓梯都離得較遠),就直接搭乘無障礙電梯上樓。

記者同時注意到,兩邊的列車同時到站後,不少乘客根本不顧及他人,趕著上班擠上無障礙電梯的人最多時估計超過20人。

從現場擁擠的程度和爭先恐後的態勢看,若此時出現老人、殘疾人等,乘客讓位的可能性不大。

乘坐地铁,部分市民争抢“无障碍”电梯,老人、残疾人却被挤在了最后!

下午5:30至6:30地鐵11號線曹楊路站:

一殘疾人和一老人一旁等著,讓普通市民先上

記者下午5:30來到地鐵11號線曹楊路站,發現此站通往4號出口有2個通道通向地面,其中一個是迂迴的樓梯,一個要走很長過道才能到地面,而不遠的拐角處有通往地面的無障礙電梯。

在記者蹲守的一個小時裡,大多數步履匆匆的上下班乘客選擇乘坐該無障礙電梯到達地面而不是費力地爬樓梯。

下午5:50,地鐵進入人流高峰,地鐵站廣播不停循環播放“高峰時注意事項”。4號出口處的無障礙電梯口排隊等著20多位。無障礙電梯不遠處一位老人和一位下肢殘疾人在一旁等著。

記者上前詢問,兩位表示他們等著乘坐無障礙電梯,若排隊等候,萬一被人流推倒了不好,等人流過了再上電梯。

其中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她知道上下班高峰人流集中,本來不想此時出來,只因為正在休息的女兒突然接到通知,要她去單位,自己才不得已此時趕去女兒家接替女兒看管外甥的。

乘坐地铁,部分市民争抢“无障碍”电梯,老人、残疾人却被挤在了最后!

市交通委相關人士:乘坐地鐵無障礙電梯“老弱病殘孕”優先

在地鐵2號線的人民廣場站,一位工作人員反映,旦遇到人流高峰,很多市民、遊客會爭乘無障礙電梯,老人、殘疾人等卻排在後面。

部分普通市民爭乘“無障礙”,這種情況是否正常、是否允許?

市交通委綜合交通處副處長顧劍鋒表示,地鐵無障礙電梯主要服務於老弱病殘孕等弱勢群體,以及攜帶大件行李等特殊需要人群的,為他們提供乘坐電梯便利。

顧劍鋒強調,如果遇到大客流,在樓梯和自動扶梯很擁擠的情況下,無障礙電梯可以用於疏散人流。而不管是用於疏散大客流還是在平時,都應該倡導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優先,在普通人與弱勢人同時想乘無障礙電梯情況下,普通市民應該禮讓,讓弱勢人優先乘坐,普通市民更不應該與弱勢人爭搶。

殘聯相關人士也認為,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普通市民不能乘地鐵無障礙電梯,但應該看到,無障礙電梯的本意就是給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使用的,如果普通人佔用,意味著普通人佔用了特殊人群的資源,至少從道義上說不過去。

如果普通市民還要搶先於弱勢人群乘坐無障礙電梯,那就違背了一個文明人應有的做人準則。在越來越倡導文明的上海,全社會應該呼籲普通市民儘量少乘坐無障礙電梯,沒有特別需要不要佔有特需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