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商品跨期套利的思考:“靠譜”正套與“賭博”反套

按照時間維度的先後,買近空遠稱之為正向套利,買遠空近則為反向套利。

雖然都是同一品種的跨期套利,只有時間先後的不同,但正套與反套的風險收益比、難易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正套——低風險,易上手,性價比高

無論哪種形式的正套,總的來說都是低風險、低難度,新學者也容易上手。

當然,缺點就是:收益一般不高。

最基礎、最簡單的正套,就是計算好近月與遠月之間的倉儲成本、資金利息、交易交割手續費、稅費等成本,有利可圖就做進去。

比如你資金成本低,銅的一個月間隔的買近空遠,算算250點盈利還可以,那等到這個價差出現就閉著眼睛買入。即便後面價差擴大到300、350甚至更高,無非是收益率更高了,繼續加倉即可。

這個時候,就體現了正套的一個極好的特性:

你虧的是時間,不是錢!

所以這種套利做起來,對進場點、節奏把握等要求相對也低,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又不會虧錢!

即便稍微複雜些的正套,如搏基差走強,其風險度也很低。

比如銅一個月間隔你200點做進去,寄希望價差縮小到50甚至0。

判斷對了,盈利出場;

判斷錯了,拖進交割,也就比你原本打算的正套少賺50點,實際上就是收益比資金成本稍低些,也不算虧嘛!

同理,你180 、150甚至100做進去,最差結局就是收益勉強覆蓋倉儲成本和各種手續費,白白佔用資金而已,虧損幅度十分有限。

但如果判斷正確的話,那收益率往往高於持貨交割的正套。

趕上運氣比較好,正好現貨緊張,近月合約逼倉,那就賺大發了:

比如以前文章裡寫的案例,銅1405-1406合約,在200點進場,最終到了-1150左右;鋅1706-1708合約,在0左右進場,最終到-2000點離場。如果以持貨交割的角度看,進場點位實在不算好,可能會有些虧損,但最壞結局的虧損也是有限度的,到持貨交割盈虧線為止嘛。

包括近期的鋅1808-1809、1809-1810、1809-1812、1809-1901等合約組的正套,都是在期貨合約輕度倒掛的情況下進場的,進場點位比上述案例差更多,但最終隨著近月合約的走強、期貨倒掛程度擴大,都有不錯的結局。

而且,這種近月合約會不會走強甚至逼倉,相對來說也是好判斷的,技術要求不高。所以總的來說,正套是種簡單、易上手的策略。

反套——高風險,難把握,性價比差

反套與正套,名稱上僅一字之差,但實際上兩者特性相差萬里,甚至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

就拿簡單的反套來說,比如銅一個月間隔的買遠空近,你在100點左右做進去,寄希望價差會擴大到300、甚至350。

你的預期利潤也就僅此而已。因為當價差擴大到250以上開始,就會有大量的正套者源源不斷進場,壓制價差的繼續走高。

但如果你判斷失誤,近月開始明顯走強甚至出現逼倉,那價差就可能到-1000甚至更低,投資盈虧比很不划算嘛。

而且,從個人經驗來看,判斷現貨基差的走弱,要比判斷現貨基差的走強要難的多。

所以反套相對來說技術難度高、風險收益比差,實在算不上什麼好的策略。

本人以前文章中一些反套案例,都是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相對取巧的操作,並不適合欠缺現貨市場經驗的朋友仿效。

但即便反套的性價比如此之低,勇於開拓創新的期貨人還是“發明”了性價比更逆天的反套策略

——賭逼倉失敗或回落。

在一些品種發生逼倉行情或僅僅有這種預期時,近月合約往往大幅高於遠月。

市場有多必有空,總有很多仁人志士認為逼倉不會成功,或者說逼倉已經到位、現貨緊缺將緩解,或者認為近月合約相比遠月過於高估,從而去空近月、多遠月,寄希望在近遠月倒掛幅度縮水時有所盈利。

但你怎麼判斷近月多頭主力逼倉結束?

有多大把握認為在距離交割日較短的時間內現貨緊張程度得到緩解?怎麼找到一個極值點進場?

要知道,如果判斷失誤,近月繼續逼倉,那虧損幅度可能沒有上限;

但如果判斷正確,因為現貨市場不可能從緊缺短時間變為過剩,近遠月價差縮水幅度也相對有限,盈利一般不會很大。所以性價比實在是低的可憐!

近兩三個月以來,行業內不少朋友來交流,討論過的有鉛、鎳和鋅的反套。

本人對鎳、鋅的反套表示反對,只是認同並少量做了些8-9月的鉛反套。

現在回頭看,鎳和鉛的反套確實都可以盈利,而鋅反套卻是失敗的。算起來三個品種裡,也就猜對了兩個,且只做了一個。

但深究起來,這樣的反套策略其實還是不做的好!

因為這樣的反套策略與套利特性完全不符:

第一,套利講究的是確定性和高勝率,但這種賭逼倉失敗或者逼倉情緒消退的操作,哪裡來的的確定性,勝率怎麼可能高呢?

第二,好的套利講究“虧的是時間不是錢”,就是浮虧可以放心地扛著,不用太挑剔進場時機,不用太關注價差的節奏。

但這樣的反套,出現浮虧你敢扛嗎?對進場時機和價差節奏,你敢那麼隨意嗎?

第三,相對於單邊投機,套利具有低風險、收益率不高的特點。所以操作上一般倉位會比單邊投機重,以彌補收益率不高的劣勢。

做正套的時候大家敢重倉,這樣的反套誰敢重倉?

但如果花費這麼多精力、冒這麼大風險,最終只是很輕的倉位做一把,又有何益?

進一步地,行為金融學研究證明,人對金錢有不同的心理賬戶。但從我的觀察來看,交易者對不同的操作策略也有不同的心理賬戶。

如果是單邊投機操作,大多數交易者都會小心翼翼地控制倉位、嚴格設定止損,隨時準備認虧出局。

而反套恰恰因為戴著“套利”的面具,往往會麻痺交易者。

當出現虧損、應該果斷離場的時候,很多交易者會以“這是套利”為藉口,不僅不能果斷止損,反而會加大倉位、試圖獲得更好的成本。

結果只要失誤一次,就會造成致命的損失。

有時候想想,期貨市場的那句老話說的很好:

反套,其實就是投機!

本文源自對沖研投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