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世间如果有天堂,

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书馆

最近有个新闻火了。

大学城图书馆颁发新规定:

14岁以下儿童谢绝入馆。

看似不公的决定,

却得到极大支持。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还记得几年前,

杭州图书馆允许流浪汉入内,

唯一要求是洗手。

馆长对投诉者的一句:

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

但您有权离开。

让多少人心头一暖。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图书馆是个崇高却又平等的地方。

给人一个支点未必能撬起地球,

但给人一个图书馆,

他或许可以撬动人生。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图书馆有种特殊的魔力,

进去之后很容易静下心来。

每个书架都想逗留一会儿,

然后随手翻阅几本书。

每个人心里,

或多或少都会有

关于图书馆的记忆。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泛黄褶皱的老书,

散发着些许潮湿的味道;

白净无暇的新书,

还有没散去的油墨香气。

交融在一起就是图书馆的味道。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从窗户那边溜进来,

穿过书柜而投射在地上的斑驳碎影。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飘荡在回旋楼梯上,

此起彼伏的翻书声。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是谁在奋笔疾书,

笔尖与纸发出顺滑的摩擦声;

又是谁趴在桌上打起了盹儿,

风趁机来恶作剧,

把书又吹回了前几页。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当初立在窗边看书,

笑靥如花的那个人,

是否依旧立在那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曾经起早贪黑,

奋笔疾书的你,

又是否还会找时间去图书馆。

世间如果有天堂,

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人类进步的历史与智慧,

被上帝分散在全世界的书里,

里面是人类成长的痕迹,

图书馆则是守护这些宝藏的地方。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古往今来,

有些图书馆千年流传至今,

有些泯灭在历史的车轮下,

有些后来居上大放光彩。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亚历山大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曾被尊称为:

人类文明世界的太阳。

亚历山大大帝

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文化。

亚里士多德教会他敬重知识。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征服埃及后,

他在港口建立了一座图书馆。

唯一的目的就是:

收集全世界的书,

让世界知识汇总。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历代国王为此不择手段:

下令搜查每一艘

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

发现图书馆不存在的书籍,

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因此亚历山大图书馆有着

当时世界最为庞大的书籍库,

许多学者来到这里交流碰撞,

在这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学校

诞生了人类文化极为绚烂的文明。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这座图书馆后来毁于战火,

1995年才重建,

现有25万卷图书及珍本、

绝本6700册。

然而那些失去的资料,

再也回不来了。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室图书馆。

其中闻名遐迩的长厅长65米,

收藏的古老典籍超过20万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最珍贵的是9世纪的《凯尔特经》,

这是爱尔兰古代历史上,

最完美的手写巨著。

每篇短文开头

都有一副插画和泥金装饰

被誉为西方书法的代表作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两侧的大理石半身像,

1743年开始制作,

都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和作家。

其中还有讽刺文学大师Jonathan Swift,

就是写《格列佛游记》那位,

他曾经在这里就读。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贝内克图书馆

建于1960年,

初始的目的便是

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

因此整栋楼没有玻璃墙壁,

全是薄如纸片的石头。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为了保护那些珍贵的手稿,

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

整栋楼独特的材料和建筑方式,

保证了这个环境。

核心塔楼内书有18万册,

地下藏书容量有60万册。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肯定有人要说:

中国有很多图书馆

也很好,很有特点!

是的,确实如此。

滨海图书馆梦幻科技,

海边图书馆美丽孤高。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然而这些极具创意的设计,

正是不想让人细谈的原因。

尤其是看到图中这样的感叹,

更让人心酸。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滨海图书馆,

还有导游带队参观。

微博上搜一搜,

十个有十个说观光打卡,

没人说在这里淘到好书,

或者有什么珍藏古籍。

甚至大厅里壮观的书山书海,

也有一部分并非真书,

而是金属板印刷图案的假书。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当初刷爆的海边图书馆,

号称中国最孤独图书馆,

也同样沦为打卡圣地。

被称为最孤独也好,

被说是噱头也罢,

我更乐意相信它的创作者

初衷真的是想有一个地方

让人远离尘嚣,静心看书。

藏书丰富的老图书馆人迹寥寥,

人员攒动的新图书馆是观光胜地。

图书馆,终究是该看书才对啊。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

少有人能静心研读一本书。

销量最好的书中,

成功学、励志学、话语术

占了很大部分,

急功近利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曾经流浪汉可以进的图书馆,如今孩子谢绝入馆,却获得了赞同

有时候会怀念

那个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

一行人跑到书店或者图书馆,

抱着一本书坐到关门。

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

才是最为单纯享受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