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馬牌輪胎,隸屬於德國大陸集團,純正的德國品牌,一匹準備起跳的烈馬作為其LOGO也預示其桀驁不馴的性格。“德國製造”四個字從來都是精品和工業藝術的代名詞,曾經的馬牌的確是,但今時今日呢?


如標題所說,我用了“進擊”二字來形容馬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如果再形象一些,“激進”或許更寫實!17年下半年新品三連發,一二線城市大量開設百世德直營店(馬牌最高等級的輪胎店),中國工廠大規模擴建等等!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德國馬牌

其實瞭解的人都知道,馬牌想贏!國際上的動作更大,馬牌世界各地的工廠都在擴產,大肆收購小規模輪胎公司,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擺脫“千年老四”的名頭,想正式超越固特異,躋身輪胎三巨頭之列!

但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這種激進並非是好事,畢竟馬牌的精力和資源有限,產量是大了,銷售額是增長了,但如果輪胎的良品率,穩定性卻下降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既生瑜何生亮?馬牌的無奈!

馬牌和米其林,就是這種關係,米其林贏了,所以一切有關靜音舒適的美譽,都加在了米其林輪胎的身上,殊不知,馬牌在這方面的造詣其實更高!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馬牌輪胎

只不過曾經的馬牌並不重視中國市場,2011年才在中國建廠,也就是說11年以前買到的馬牌輪胎都是進口輪胎,進口輪胎的弊端就不用多說,水土不服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口碑不如米其林!

之所以不重視中國市場,重要的一個原因,馬牌在歐美銷售的輪胎多以大尺寸為主(17寸以上),所以產品線很少有小規格產品,而中國市場,至少在2011年前,大部分車輛都以15,16寸為主。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奧迪新款Q7原配的馬牌21寸大輪胎

所以曾經也有個說法:馬牌大尺寸的輪胎性能不錯,小尺寸的一般,因為產品重心都在大尺寸上!所以這幾年幡然醒悟,發佈的新品在小尺寸的規格非常豐富,畢竟是血得教訓呀!

而2015年隨著馬牌合肥工廠的擴建,大部分規格的輪胎才得以國產,這之前很多規格還是依賴進口,只有常用規格才國產,在價格和產品性能這兩方面都沒有優勢!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國產化,是外資輪胎品牌繞不過的一道坎

但這種轉變是需要時間的,米其林,固特異等品牌耕耘中國市場二十多年,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非常瞭解,而馬牌這方面的經驗非常欠缺,所以轉換到產品上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個是產品耐磨性,耐用性一般,雖然和米其林一樣都是主打靜音舒適性能,耐磨性能的確一般,但想追上米其林,名聲沒別人響,耐磨性和人家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如何趕超呢?

另外一個是穩定性不足,就是剛開始用著很好,靜音性能各方面都不錯,但用到1W~2W公里後,靜音性能衰減較快(相比米其林),當然衰減是必然的,因為花紋會磨損,只不過沒這麼快罷了!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德國人嚴謹的製作工藝,在今天馬牌還能繼續保持嗎?

去年新上的CC6,UC6都是主打靜音舒適性能,賣點說得挺玄乎的,3D主動降噪;星形降噪花紋;隔音氣室;但懂得人都瞭解,無非就是花紋的隔音處理罷了,各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方式都大同小異,最後比得就是誰的穩定性,持久性更好!

馬牌購買指南。

經濟型:典型代表CC5CC6(CC5的升級版,CC5並未停產,只是部分規格由CC6替換)因為馬牌的定位從來就是高端,從它在奔馳寶馬奧迪上大量原配的輪胎就能看出,馬牌以前是不做經濟型輪胎的,所以將CC5定位於經濟型也是無奈之舉,價格也算是馬牌中比較便宜的,該款輪胎的宣傳賣點是靜音舒適型,相比同級別的競品,靜音舒適性能的確有優勢,但因為太軟了,操控性很一般(CC6有所改進),從轉向到剎車明顯感覺疲軟,會有點遲滯感,當然肯定是剎得住的,耐磨性能就不說了,想耐磨就放棄馬牌吧!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CC5老產品了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新款CC6花紋,CC5的升級版

中高端:新品,典型代表UC6,從定位上來說,UC6馬牌想要將其打造成一款用來抗衡米其林3ST,固特異御乘二代的均衡型產品,但實際表現來看,還有一定的差距,因為是新品,還有很多改進的過程,而且競品的定位是高端,所以有點錯位了。而性價比來看,這款產品還是不錯的,性能上,相比CC5,CC6的操控性疲軟,這款在靜音性不差的前提下,其操控性轉向性更佳。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新花紋UC6

高端型:新品MC6(MC5的升級款,當然MC5也沒停產,只是部分規格被替代),這款本該和米其林3ST,固特異御乘二代同臺競爭的產品,竟然走了條野路子,把操控性作為三大主要賣點之一(3ST和御乘二代只是將操控性作為輔助賣點),所以這是要和倍耐力死扛到底嗎?(倍耐力P7的主要賣點和MC6很像),至於表現如何,因為剛上市沒多久,還不好評價,只能說值得期待。價格不會太便宜,但操控性比3ST和御乘二代好是必然的,但靜音性能肯定有所不足,綜合性能超越倍耐力P7毋庸置疑,畢竟倍耐力說靜音真的是說說而已,它的主要心思都放在PZERO上了。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新花紋MC6

運動型:典型代表CPC2,CSC3,CSC 5P等,馬牌在運動型輪胎上的造詣,相比倍耐力,米其林,固特異和普利司通都有所不足,不是說它的運動型輪胎不好,只是沒有競品那麼突出,雖然也有不少超跑原配,但作為一線大廠,沒有幾個超跑原配也說不過去,這個其實並不難,但話說回來,如果不是賽道級或者非常苛刻的性能要求,馬牌的運動型輪胎對於一般的運動車型或者高性能轎車也是綽綽有餘的。當然馬牌在這類輪胎上也有自己的優勢,平常駕駛,非激烈駕駛時,相比競品,噪音會更小一些,但速度一快,就可以忽略了!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運動型代表CSC3

SUV型:典型代表Conti4x4Contact、ContiCrossContact LX2和ContiCrossContact UHP,其中4x4和LX2,注重舒適性和剎車性能,城市家庭SUV用得較多,常見於16~18寸;而UHP在高端車上比較常見,也是很多歐美進口的奔馳寶馬SUV車型的原配輪胎,因為UHP是超高性能的意思,大排量動力強的運動型,全尺寸SUV車型用得多,它的規格一般就很大了,18~22寸居多,最大的有23寸。而越野型的輪胎就不介紹了,雖然性能也很強,但都是純進口,太貴了,性價比不高。

“進擊”的馬牌輪胎,還能稱之為德國製造嗎?馬牌購買指南!

SUV型輪胎代表UHP花紋

結語:

  1. 首先輪胎國產後,其品質並不意味著下降,因為國產化不僅僅只是為了降低成本,配方改良,生產符合國內路況和環境的輪胎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純進口輪胎容易出現過早磨損或者起皮等水土不服的現象。

  2. 馬牌還有一款獨一無二的自修補輪胎(ContiSeal™),去年我還見著他們的人請市調公司做該產品的市場調查,說明馬牌對這款產品還不夠自信,當然這款產品的實際效果的確不如宣傳的那麼好,想取代防爆胎可沒那麼簡單!

  3. 馬牌這兩年在國內的市場表現很好,產品不愁賣,價格也不高,加上還不錯的賣相和德國品牌的頭銜,也很好理解,但CC6和UC6這兩款新品竟然同時在途虎首發讓人難以理解(輪胎品牌的大忌),從這點能看出來馬牌真的很急,很想打開中國市場,並且是在搶市場呀!

  4. 總體來說,馬牌輪胎還是值得購買的,只不過這幾年馬牌走得如此之快,快到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把控產品的穩定性,良品率,至少現在新品的週期還沒過,沒有明確的結論說這幾款新品到底好還是不好,能不能扛起輪胎界德國製造之名,就要看馬牌以後的表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