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玉米的价格走势是怎样的?

远大加工


熟悉我回答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笔者对于本年度我国玉米价格走势还是很有信心的,整体来说应该会是一个稳开高走的态势。

具体来说的话就是,2018年产玉米初期开秤价格高于去年但并不亮眼,进入中后期价格逐渐走高,并达到近三年来新高度。

拍卖粮源影响,新玉米开秤价稳中小涨。

虽然现在距离2018年全国玉米大规模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其产量不及去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以为我国的新季玉米上市价格会比较高,受到市场哄抢。


其实不然,因为受到临储拍卖的影响,本年度新季玉米上市初期,我国玉米现货市场依旧还是临储拍卖粮的天下,这主要还是因为4月份开启的临储玉米拍卖成交太火爆了,目前的成交量已经达到6000多万吨,后期还在以周拍800万吨的效率,要想拍卖并且完全消化掉这些“物美价廉”的临储玉米,应该在十月中下旬了。

再加上新玉米含水量较高,品质等级欠缺,所以,这就抑制了新季玉米的上市价格。笔者粗略估计,2018年产玉米的开秤价格应该会在0.85元每斤上下,虽然比去年和前年同期价格要好一些,但是依旧不是一个特别高的价格。

供需关系大为改善,新季玉米后市价格看好。

但是随着粮源大规模进入市场,拍卖粮源逐渐的消耗殆尽,是新产玉米正式亮相的时候,届时,新产玉米价格将逐渐走高并突破2000元每吨大关。

而本年度我国新产玉米价格的最高点应该会和往年一样在年底前后出现,在这个时间段内一般都是新玉米供应紧张但是需求量最高的时刻,企业为了保证开工,加价收粮也是一个传统。


所以,到了农历春节前后,我国玉米市场最高价格突破1元一斤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能够超出多少值得关注,当然我知道大家肯定认为玉米价格越往上越好。

但笔者预测,本年度新季玉米最高价突破1.2元每斤就有很大的难度。


钟情三农


笔者以为,2018年我国新产玉米价格优势将会呈现出稳开高走的态势,整体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不管是上市初期的价格还是到了春节前后的年度玉米最高价格都是如此。

如果具体一点来说的话,本年度新产玉米的开镰价格或在八毛五分钱每斤左右,到了后期其最高价格可以达到一块零五分左右都不成问题。

新季玉米开秤价不会太高。

笔者最近看到不少言论称,今年的新季玉米上市价格或许达到一元一斤左右的高位,说实话,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纵然,今年全国玉米供需形势非常有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国内玉米开秤价格要想一下子就达到一元一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么?

其实还是一个原因,那就目前正在进行且后期还会继续的拍卖临储玉米。

截止到本周五,本年度的临储玉米拍卖还在以周拍800万吨的速率进行拍卖,而且近期的拍卖成交率和成交量还算可以,如果这种形式继续的话,那么待新季玉米上市的时候,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依旧是2015年产临储玉米的天下,所以,新玉米上市初期要想达到一个价格高位,是很难得事情。

不过市场预测显示,今年的国内玉米整体产量下滑明显,所以这会为新季玉米的上市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让其高于去年同期问题不大,而且后期的上涨空间也更大。

因此,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优势就是如此,以稍高于去年同期的开秤价启动,以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最高价结尾。


粮油市场报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距离新玉米上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对于玉米价格的走势也都比较关心。关注科学兴农的朋友应该比较清楚,一直来本人对于今年的新玉米价位还都是非常有信心的。虽然近期的非洲猪瘟,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造成了一定变数。不过这点小波折还不足以撼动未来市场的整体动向。

单产下滑

今年玉米自从种植之后到如今临近收获,一路走来可谓是多灾多难,春播干旱、高温、大风、涝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也使得今年玉米产量预期有所下滑。从今年朋友从东北地区所发来的玉米生长照片看,在播期偏晚的玉米中,目前玉米籽粒发育成熟度偏低,积温不足也可能导致玉米后期无法很好的成熟。而且今年玉米凸尖情况较为严重,即便是长势不错的玉米凸尖也难以避免。这都为今年玉米单产下滑蒙上了一层阴影。

总产下滑

在今年玉米单产下滑的同时,预期今年玉米总产也有大幅度的下滑。由于目前尚未有见到官方数字,对于今年的玉米总种植面积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部分机构所公布的信息看,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也是有所下滑的,主要是受到了今年扩种大豆的影响,加上今年我国对于清库存的影响,对今年玉米调减,都使得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滑。

临储拍卖

科学兴农认为对于未来玉米价位影响较大的还是临储拍卖,目前临储方面还依旧保持了每周800万吨的拍卖量,而随着玉米收获期的临近,玉米减产的预期也越来越清晰,嗅觉灵敏的玉米贸易商此时也加紧备货,拍卖成交率也有所提升。

而新玉米上市之后,临储方面较大概率还是会参与市场收储,届时拍卖可能会暂时中断,像2017年来说在十月末停止了市场拍卖,而今年如果延续去年的形势的话,一旦临储停止拍卖或者缩减拍卖,届时玉米价位将会有一个不小的提振。

玉米缺口将破记录

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玉米缺口量在2000-4000万吨之间,主要是得益于今年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增,而且由于对于玉米替代物高粱加征25%的关税,今年国内也不得不面临消化国内玉米的境地。而目前国内养殖业逐渐复苏,虽然近期非洲猪瘟对于目前的养殖业蒙上一点阴影,但是受到近期猪价的不断回升,生猪养殖依旧在不断的扩增产能,补栏积极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今年玉米产量有所下滑而需求方面有所提振的前提下,今年的玉米供给注定是趋紧的,对于玉米价位支撑将会非常明显,虽然临储方面不断拍卖对于玉米价位的上涨有一定的打压,但是大趋势不变,今年玉米行情依旧乐观。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最近关注玉米价格行情的比较多,特别是在主产区因为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使得产量预期下降,以及部分地区养殖业疫情的出现,更是使得玉米后期的价格走势增加了变数。但综合个人的看法,考虑到后期的市场各方面因素,新玉米上市之后,其价格走势和市场购销均被看好。

一、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但产量的增加受到了春播旱情、暴雨内涝、高温干旱、病虫害等的考验,尤其是近期主产区的高温干旱,使得玉米结实籽粒同比偏少,当地玉米单产下降已成定局。而且,东北地区由于春播延迟,导致生长期也相应推迟,也对后期最终产量形成增加了天气变数的风险。而考虑到面积增加的情况,局部地区单产的下降与面积增幅之间的“博弈”,将决定今年全国玉米总产量的情况。但无论怎样,主产区特别是优势产区如东北的黄金玉米带,产量预期的不乐观已经明显体现,对于后期价格的支撑力届时也将会表现出来。

二、从其他供应方面,一方面临储玉米拍卖继续举办,每周仍保持800万吨的投放量,而且近两周因为产区生产形势的不乐观,也刺激了一部分企业及贸易商的竞价积极性,成交出现转好。如果临储玉米拍卖仍与去年一样在10月末暂停的话,根据当前的成交量(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已累计成交6300多万吨)测算,估计今年累计成交8000万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后期成交的部分,加上出库周期,估计在11-12月份会和新季玉米一起供应市场。另一方面,进口方面,主要是来自于美国的高粱,将会受到加征25%关税的制约,大麦的进口量可能也因为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会有一定的减少,那么新年度的进口量预期下降,将会增加南方销区企业对国产玉米的采购需求。

三、需求方面,近期饲料养殖的疫情估计很快会过去,有影响的是生猪存栏的下降,以及环评的原因,使得饲料养殖企业的采购需求和补栏积极性短期内会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一些饲料生产企业因豆粕价格上涨而酝酿涨价,养殖企业的成本也将随之增加,这将使得规模化养殖推进进程中的玉米需求增量可能会减少,但总体上仍是国内玉米消费的主要渠道。另外,深加工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一些产区的新建产能将陆续投入使用,对于玉米的用量将会增加,对东北产区的玉米就地转化能力也会提高。基于此,国内玉米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考虑到饲料养殖的需求,预计增幅可能会缩小。

基于以上,供需基本面对玉米价格行情是利好的,对于价格的支撑作用也会表现明显。再加上今年玉米种植成本的提升,以及生产不乐观使得农民的惜售心理也会增强,对于玉米价格都会起到拉升作用。


粮小咖


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陆续展开,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究竟是怎样,只有等播种结束了才知道。同时临储玉米拍卖即将进入第二回合,800万吨投放量时代,这些对市场的冲击有多大,只有等拍卖后才能知道,短期来看玉米价格总体保持平稳的状态,部分地方出现微涨微跌,波动都在可控范围内,黑龙江地区近期玉米价格维持在0.75元/—0.82元/斤。



黑龙江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期限

2018年4月20日,黑龙江相关部门公布了纳入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名单,按照相关要求,玉米深加工企业要收购2017年当地新玉米,收购期限是到4月30日。有些玉米种植户就担心,政策的时间节点是4月底,过了这个节点企业对新玉米的采购量是不是降低?采购需求降低,市场价格就容易走弱,这种担忧也有一定的道理。

临储玉米拍卖投放量再上一台阶

从公布的情况看,5月3日、4日临储玉米拍卖的投放量再次加码,从原来的每周700万吨上升到800万吨,700万吨可以说顺利安全通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800万吨的投放量市场能否顺利消化,只有让时间去验证。个人认为这只是个心理因素,短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旦拍卖一两次后,形成习惯了,对市场的冲击不会大,后期还会根据拍卖情况进行调整投放量,目的只有一个,平稳的让玉米实现去库存。



玉米价格总体会处于平稳的态势

央视在做春耕大数据节目时,曾给出过数据分析,预测2018年秋季玉米收购价大约为0.95元/斤,认为总体处于震荡上行的态势,当然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概率会增加。只要玉米去库存达到预期,而玉米种植面积总体处于可控范围,随着政策导向和玉米深加工需求增加,玉米的市场行情整体还是有希望的。



对于玉米种植户而言,稍有风吹草动都是比较关心的,在玉米播种前后和玉米采收前后,市场上对于玉米的各种声音都会有。特别是资本市场,有些会利用消息面进行高抛低吸,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农民要对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理性分析形势,切莫因为道听途说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微尘微视界


玉米由于种植面积大,所以其价格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那么玉米后期走势到底如何?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目前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主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从国际方面来说,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恶化、美国启动贸易战,中国被迫应战,如果不出现特殊情况,中国从美国市场进口玉米肯定受影响,这就给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带来了可能性。从国内来看,猪肉价格止跌回稳,加上近期生猪出现疫情,部分地区生猪养殖受影响,后期猪肉价格估计会上涨,将会带动饲料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这也给玉米后期涨价提供了动力。另外玉米主产区受高温干旱影响、部分地区受涝灾影响,玉米产量下降明显。虽然由于年初玉米价格上涨导致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但是受气候影响导致的产量不足,两方面相抵,预计,玉米价格后期走势将走高。

二、库存压力,从近期各地交易市场来看、目前成交主要还是以陈玉米为主,交易价格平稳,虽然已经面临黄淮海地区春玉米上市,但是价格没有出现波动。

玉米经过两年面积的调减,市场的调节,已经逐渐走向合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后期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乡村新天地


玉米的价格走势是怎样的?

今年的玉米玉米价格走势一言难尽,从年初到现在经历了1月份~3月份上旬的上涨,3月10日之后进入了先缓慢下行、后横盘弱势震荡的走势,总的看从4月份开始进入“拍卖市”,截止8月17日,全国玉米均价达到1943元/吨,最低价黑龙江省平均1577元,最高价是云南省平均价格2220元/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差距较大。


那么玉米接下来的行情怎么走呢?我们分析认为8月中旬~9月末,玉米价格仍会处于弱势整理行情当中,进入10月份会出现上涨转机,预计10月份2018年产新季玉米开秤价大致会在8角5分到9角钱之间,到元旦、春节期间,如果行情顺利,突破1元的可能性也很大。目前看,虽然目前玉米价格不振,但市场各方对今年玉米行情普遍看好,看好的因素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是今年玉米的产量处于近几年低点。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面积缩减49.5万公顷,调减至3495万公顷,同时受部分省份干旱、虫灾、洪涝灾害等影响,预计总产降至2.11亿吨,同比降低2.9个百分点。二是生猪、禽类等养殖业行情上涨,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涨至7元左右,鸡蛋价格全线突破5元,再加上养殖业后续继续回暖概率较大,为玉米价格上涨增添了动力。三是东北玉米加工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并且一些新建企业增多,对玉米的消耗增加。四是粮食进口贸易因素,加征美国农产品关税后,美国玉米进口直线下降,还有就是我国调减1000万吨大豆,也会增加玉米消耗量,来补充因大豆进口减少豆粕不足的问题。五是临储拍卖在10月份结束,将不再有每周800万吨玉米投放市场,玉米现货市场将如释重负,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未来的玉米价格走势应该是先平后涨的格局,不要悲观,大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售手里的玉米。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布瑞克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黑龙江玉米价格在1490-1630元/吨,吉林玉米价格在1570-1670元/吨,辽宁玉米价格在1640-1710元/吨,内蒙古玉米价格在1650-1710元/吨。

目前临储玉米拍卖供应充裕,成交结果较好,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消息,5月3-4日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800万吨,国家去库存态度较为明显。考虑到五一过后,吉林、黑龙江规模饲料企业玉米补贴截止,这可能对玉米市场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我们认为短期玉米价格弱势运行为主,从长期来看,玉米市场价格将围绕临储拍卖底价窄幅震荡为主。我们认为养殖企业应在贸易商出库积极性提高的情况下,适时构建新季优质玉米库存,保证后续生产使用,深加工企业则可在保证近期原料供应的基础上,随采随购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