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你我身边的“经济学”

○何永斌

20年前,我在镇里工作时遇到一名村干部带着几名村组干部辞职搞传销,苦口婆心地劝阻无效,眼挣挣地看着他们步入歧途。一晃过去多年,传销非但没有灭绝,反以更丰富的形态把人们拖入其中,这个中原因除了人与生俱来“赚快钱”的贪性,主要还是对一些经济学常识缺乏认知。

你我身边的“经济学”

普通人平日虽获取了大量经济信息,但这些流水般逝去的浮物并不能使之认识到经济是如何增长的,投资收益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不同渠道体现怎样的差别,在信息不对称时急于获得财富所作出的主观判断造成失误,是在无数人身上发生的普遍现象。

股民是个庞大的群体,但真正的投资者少,而投机者众。投机者往往仅凭个人感觉选股,或者是做一些短线的快进快出炒作,成本低,看起来平时能赚小钱,但大风大浪袭来时常常套的很深。投资者需要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公司等等,小额投资很难支撑成本,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更是无从涉足。成熟资本市场多数是机构在投资,普通人常以投资共同基金方式进入股市,而中国股市上散户堆集,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谈股说市的声音,我曾建议身边的股民朋友买股票基金,或者寻求与私募基金、信托产品合作,但多数人坚持把钱拿在自己手里玩,希望有朝一日像某某那样赚大钱。可是,以个人微薄之力,靠小道消息,你凭什么就“玩”的过专业投资机构及那些吃专业饭的人。

你我身边的“经济学”

民间信用好多建立在亲缘血缘上,在这个圈子里呼应特别灵,加上从众心里的推动,一些高利陷阱很容易忽悠人群。有人确实拿到了年化20—30%甚至更高利率的息,从而对高息产生依赖或信任,这是非常危险的。“拿到手里了还有假吗”,这种偶然或个别,不代表必然或普遍。在投资领域,众多手持重金的基金公司,还有身边大大小小的银行,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投资标的,哪家不为手里攥着的钱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发愁,他们的投资收益尚且都是难题,怎么就有天使般美好的东西落到普通人的身上。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就会少上当。

我们所处的这个美好时代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财富,如何打理财富让人费心。这些年来房价持续上涨,让不少投资房产的家庭财产量大幅攀升,越来越有富裕了的感觉。这还带动有些能力不济的人以加杠杆(负债与房产市值的比例关系,比值越大,杠杆越高)的方式买房,而且人们以经验判断这种选择早的人都赚了,现在还不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在十多年的不断调控中越调越涨,但时过境迁,以现在的高价位接盘能保有财富吗,恐怕也要冷静思考了。过去几十年,人们对货币贬值有切身感受,但对金融风险和经济衰退却比较陌生,现在中央提醒了,未来三年要打赢防范重大风险等三大攻坚战,其首位就是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经济衰退对财富的冲击,与每个企业和家庭都高度关联。

你我身边的“经济学”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因为家庭资产组合单一化、简单化而蒙受损失的例子,提醒人们在良性通胀所支撑的经济持续增长中,要有打理家庭财富的主动作为,于是有理财方面的专业人士基于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提出跨期跨地域进行资产配置,适时调整资产组合,这种意识是有价值的。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个人及家庭财富的打理提出挑战,不可视而不见,也不可盲目决断,那么如何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及市场判断力进行合理的选择,体现出对人能力的要求。

发展经济一直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发展问题的复杂化,确实让政府在新时期如何有为增添了实际的难度。无政府或虚政府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已经被历史事实所否定,而强势政府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负面影响也累受诟病。政府行为如何让市场运行更加有效,使市场效率引领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循级攀升,经济持续增长,不仅是宏观层面的理论问题,也是微观领域需要经济管理者认真直面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远征程中,需要把提升经济管理能力作为推进改革的人力资本来打造,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你我身边的“经济学”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没有被割裂的经济区域和经济关系,任何的居民户、企业和政府都在一体化的经济大盘中,随经济的发展而上升,同经济的波动而起伏。每个主体都有自身的位置,都有可为的选择,都有可期的前景,人人都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审慎理性地进行判断和取舍,虽不是一句话说的这么简单,但有和没有却是大相径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