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远方不觉远,指尖可抵达。今年大年初二,小远转机在香港停留,说起来,对香港并没有太多向往,但大半天的时间,一直在机场待着太浪费大好时光,就逛了逛这久负盛名的东方之珠。

其实,除了耳熟能详的粤语歌,对香港的印象也仅限于97回归、90年代港片中的香港街景、鸽子笼般的超高层民房和麦兜那句翻来覆去的鸡烧鸭还是鸭烧鸡。(相比于灯红酒绿的繁华,我更喜欢田园山野的清幽,对古朴的文化和民风心怀向往,所以对台湾始终心怀别样情愫,有机会一定要去台湾看看。)

坐了一站机场专线,到达青衣,转战东涌线,到荔景后转乘荃湾线到达尖沙咀。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因为到的太早了 店铺都没有开门,街道上基本没什么人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很多店铺门上贴着休息公告,我们误以为这几天香港都没有开门营业的。其实除了有些店铺的确放假,另一些只是开门比较晚而已。

对于香港,我并不了解,也未曾试图去了解,原本只是抱着购物的心态买点东西走人,但旺角事件改变了我们的计划,逛街购物变成了纯粹的观光。也就是这短短几个小时,让我们感受到很多平日不曾了解的香港的另一面。

关于人性化细节和市政设施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对人的关照,尤其对残疾人。让生活在其中的残疾人能够方便的出行,充分给予其作为人的尊重和权力,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基本要求。

在香港生活的残疾人是很幸福的,完善的市政设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出行环境。人行道两边有盲人提示音,通过声音频率的变化提醒盲人通过或是停止,香港的马路没有大陆那么宽,相比也更安全些。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辅助盲人过马路的铃声系统

香港的过街天桥很多都是带扶梯和直梯的,方便残疾人和推儿童车的人的上下。这些设施都维护的很好,而且都在使用中。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一个篮球场和游乐场外贴的告示 设施都有专人管理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随处可见类似的告示牌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家有狗闺女的老姐对此格外关注,香港居然有狗厕所,而且要自带水冲厕,这让没见识的我吃惊不小,原以为小区里提供宠物用纸都已经很高大上了……

上面写的是:

狗主容许其狗只的粪便弄污公众地方会被定额罚款1500元。

狗主在公众地方唯有妥善控制狗只可被罚款10000元

体重20公斤或以上的大型狗只在公众地方必须时刻被人以少于2米长的狗带稳妥的牵引,违者可被罚款25000元及监禁3个月。

也许正是这样的重罚,让香港的街道上看不到一处狗便,这让我们的城市相形见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没有根本的约束力,素质需要制度约束才能提高,如果犯错根本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那么人们对损人利己的行为就根本不会在意。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箱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香港的很多市政设施是民间议会发起并修建的,参与其中自然就会自发的去保护

在人性化设施这一点上,香港绝对甩下大陆城市几条街。很多城市即便建有类似的设施也仅仅是个摆设——地铁的直梯常年不开,轮椅公厕挂着锁头,盲道设置不规范或被遮挡……这样的事简直不胜枚举……前几天,马伊琍微博吐槽机场的母婴室形同虚设,引发了很多妈妈的共鸣,人本意识的缺失导致这类公共设施的缺失,而真正的人本意识不是经济高速发展就能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积淀。城市文明不仅仅是高大上的购物中心,而更应体现在对各类人群的关照的细节等方方面面。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香港的街道干净整洁,绿化率很高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巨大的热带植物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第一次看到独木成林的榕树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港囧》中徐峥掉到双层巴士上的那个天桥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香港的马路很窄,每个车道更窄,绝对只能容一辆车通过。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哪怕在窄小的街巷中,人车并行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因为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很低,汽车的噪音很小,即便有汽车从身边驶过也不会觉得噪乱。

对于有空气强迫症的我来说,空气问题真是个大问题。

在大连,以及大陆的很多城市,对汽车排放的标准限制的并不那么严格,导致马路边汽车尾气味道刺鼻,加之很多车辆噪音非常之大,很多路段车道不断侵占人行道,走在路边绝无此种闲适之感,唯一感觉就是想马上逃离。

在北京这种情况好很多,虽然时不时的雾霾袭城,空气质量堪忧,但对于可治理的汽车尾气排放管理的非常很严格的。按照北京的要求,居民区附近的加油站味道过大的市民都可以有奖举报,而在大连,加一次油直接被熏晕过去不是神话。

真心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别让汽车尾气辜负了这优越的自然环境。不过,很显然北京经验不可能复制到其他城市,这绝非区区环保部门就能实现的,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要放开石油管制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让市场去选择品质更高价格更低的油品。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因为很多药品被追捧,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大陆游客的非法药店。还有专门针对大陆游客的廉价服装店,从款式到质量想必是专门针对初期爆发户吧,即便如此,价格相比国内还是贵很多。

香港还保留着很多中国的文化传统,比如遍地的中药房,比如新年开业都要供神上香拜上一拜。文字的使用也不像大陆那么随意,而是非常讲究。每家歇业的店铺上贴的纸条内容都很规整。比如,“除夕封炉 初七启市”等等。

回来后,正好看到朋友圈分享的一篇文章,《港漂七年,香港请将我遗忘》,写的是一个在香港念研究生的内地学生在港7年中的一些所思所感,包括近几年来香港对大陆人的态度的变化。如今的香港,很多方面已经慢慢被内地超越,昨日辉煌不再,如果香港人继续抱残守缺故步自封,香港的未来会在哪里?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高昂的物价、房价,鸽子笼般的住房条件,普通香港人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就像文中说的“人在受到外部环境刺激而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倾向于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接受外部的任何信息,在我看来,这多少代表了目前的香港。在隐约的恐惧与挥之不去的迷茫支配下,部分港人开始逃避,讨厌涌入的大陆人,讨厌涌入的菲律宾人,讨厌所有的改变,缅怀着被统治却可以过安心日子的曾经。这种心态在中下层香港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就只是因为我说着一口普通话,最近两年我曾在美心、吉野家、百佳超市等无端遭受服务人员羞辱性的白眼和非常明显的敌意……”

短短几个小时中,我们就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机场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商贩,甚至只是超市营业员对大陆游客都不友好。这让刚从菲律宾归来的我们觉得非常不适应(在菲国享受的可是国宾般的礼遇),觉得仿佛又回到大陆那种随处可见的人情淡漠中,而频率却要高得多。

于是就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大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引起那么大的波澜,人家本来就在盯着你找茬打架还给人家制造机会,这也怪不了别人了。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最后说说香港的地铁和机场,有地铁的地方总是很方便,虽然转地铁的时候从下车到上车要走很远。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机场就更不必说了,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太大了!”大到从出地铁专线到登机口要走至少半小时,甚至去登机口都要在时速接近120的接驳轨道列车上站上好几分钟。所以登机提前个两小时到机场根本不算早。

香港有干净整洁的街道,通透的空气,人性化的设施,高素质的市民,廉洁的政府(这点尚未感受),本应是最安全舒适的地方,但与香港人的接触实在是把一切美好毁于一旦。

香港的吸引力在变低,前些年,很多大陆游客购物转战韩国,现在韩国也凉凉,欧洲和日本还是中国人喜欢的购物地,尤其是日本,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吸引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购物,并希望以此拉动日本的经济。反观香港,曾经的购物天堂和金融之都已日渐衰落,大陆曾经的榜样已经被赶超,香港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作为大陆人民心中曾经的圣地,想必也没有谁愿意看到香港一直没落下去。

其实说这么多,不过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更舒适的环境中,不仅仅是硬件设施,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善,香港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吧。

曾经辉煌的香港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香港人成了没落的贵族

远方不觉远,你终将抵达。如果有一个理由能让香港人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大陆游客,我想那一定是自身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