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泥塑,俗称“彩塑”,是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中国民间泥塑中,除各种泥玩,如,泥咕咕、泥老虎、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高密泥塑等等之外,在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中都有泥塑的菩萨、神像。就寺庙民间艺术而言,雕塑、壁画、建筑彩绘三者是互为依存的统一整体,其中雕塑部分由于是供奉主要的神灵,处于显著的位置,是寺庙艺术的主体,壁画也是必不可少的。马发虎就是以寺庙民间艺术为主业的民间艺人,他的泥塑与壁画相得益彰,是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民间美术的精心、尽心和诚心。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马发虎

对于从小就喜欢绘画的马发虎来说,黑板报是他发挥特长的阵地。生活在乡下,接触最多的就是寺庙里的壁画和建筑彩绘,有时间就偷偷地临摹这些壁画。这是他绘画启蒙的根基,打好了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基础,以后画箱子、棺材、壁画能做到得心应手。他的泥塑完全按照民间美术的传统拜师学艺。他是有根基的民间艺人,传承着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寺庙艺术涉及工艺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领域,保留了传统的精华,是传统民间艺术重要内容之一。他的泥塑由于造型神态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深受民众的喜爱。从省内到省外,直至台湾都有他制做的绘画作品。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马发虎泥塑作品

我最喜欢他的泥塑神佛,每一件作品都神态迥异、形象逼真,观者会有莫名的感动。他在传承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体会,传统题材的一尊尊神佛塑像、历史人物等无不传神、精妙,且又有现代审美气息。以他雕塑的重庆铜梁天星寺千手观音为例,可以感受到观音菩萨造像曲线优美,神态安详,且嘴角略带隐约的微笑,既神秘又亲切,具有现代审美情趣。整体看他的泥塑作品多呈现饱满、圆润之态。无论是观音像、十八罗汉或是其它神像,甚至是韦陀将军等护法神,无一例外的都面带微笑。泥塑作品的特色呈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这也是一个优秀艺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神佛泥塑的创作过程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对塑像五官的艺术处理,尤其是对不同神佛塑像的神态表达,更要恰如其分。马发虎这一点做的比较好,比如,佛祖要体现慈善大爱的庄严神情,观音要体现博爱天下的慈悲笑容,天王要体现威风凛凛的神武气概,罗汉要体现不同性格的栩栩如生,这就是匠心独特的精品创作。他赋予每件泥塑作品的以生命,除了让人感受到生动之外,也倍感亲近。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马发虎彩绘壁画作品

由于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他的建筑彩绘和壁画制作也及其精心,人物造型生动,场景表现丰富,结构匀称,每一细节都包涵着用心血,显示出艺术的感悟,这也让他的作品走出陕西,在行当内受到好评。以陕西淳化百家姓祖祠二十四孝为例,取材于清代王素绘的《二十四孝图册》图稿,与陈少梅同一来源的工笔画《二十四孝图》有所不同,马发虎是画在墙壁上的,且犹如画在绢上,作品极为精致。以王素《二十四孝图册》为底本,摹写而成,人物、情节基本为原貌,这是传承,但在每个人物的塑造细节上又略有不同,色彩则与陈少梅的《二十四孝图》完全不同,黄色为主要基调,极具民间色彩,体现了马发虎个人的绘画特色和对民间绘画的理解。足见他是尽心、精心和诚心于民间美术的艺人,祝愿他更上一层楼,为民间美术做出贡献。

非遗项目,民间艺人马发虎泥塑及彩绘壁画欣赏

二十四孝图之一

作者 李东风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创意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陕西市政记者 杨钦棉 组稿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