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萬紅:教師是一份良心職業

【連網】(□ 莊婷婷 邵沛源)見到萬紅時,她剛剛下課,挾著課本和練習冊,略有些疲憊。從教20年來,萬紅長期擔任班主任和新浦中學初中歷史教研組長,對她來說,三尺講臺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萬紅1997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新浦中學擔任歷史老師。她認為自己從事的是一份良心職業,不強求所教的學生都能成才,但希望自己能無愧於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不能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將這個閃光點進一步放大,樹立學生的信心。”萬紅認真地講述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而萬紅認為和學生和諧相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信心也同樣重要。“我覺得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他們有需要時及時拉他們一把。”

在萬紅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位呂同學,父親年紀較大,母親身患殘疾常年臥床,孩子本人一隻眼有殘疾,由於無人照看,孩子的衣服得不到及時清洗,散發著陣陣臭味,同學們都嫌棄他,嘲笑他,避之唯恐不及。他本人也很自卑。面對這種情況,萬紅先通過家訪和家長來校相結合的方式,和他父親深入交流,並向學校申請了各項費用減免,減輕他家的經濟負擔。然後,和呂同學談心,背地裡分期分批召開班幹部和同學會議,讓大家多多幫助他儘快融入班集體。後來,呂同學慢慢改掉了自身的一些不良習慣,成績穩中有升。

作為班主任,萬紅有自己獨特的班級管理法寶———班會課。萬紅班裡有一位彭姓學生,學習做事中規中矩,但總是缺少一些熱情。在某次班會課上,萬紅設置的主題是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她給學生講述了自己表妹的故事,告訴大家努力學習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孝順。兩週後,政教處主任找到萬紅,詢問她班會課是如何上的。原來,學校收到一封表揚信,是彭同學的媽媽寫的。她在信中提到,那一節班會課,對彭同學的觸動很大,回家後,他就給自己制定了學習和生活的計劃,給自己樹立了奮鬥的目標,現在的他學習熱情高漲,家長非常高興。

這些年來,萬紅帶過無數學生,給予學生溫暖和關心,學生也回饋給她尊重和貼心。由於醫療事故,萬紅的身體會出現經常性疼痛,常常直不起腰來。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她會服用止疼藥後堅持上課,除課本和備課本外,水杯和藥片成為她上課的標配。儘管她什麼也沒有說,但細心的學生還是發現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那天的教室總是特別安靜,哪怕平時非常淘氣的孩子,也好像忽然之間長大了。

“有一次,教室最後一排的高同學默默地站起身,將自己的凳子送到講臺上,讓我坐下講課,而他自己在教室後面站了整整一節課,當時我特別感動。正是這些溫暖的瞬間支撐著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萬紅動情地說。

20年來,萬紅從青澀的新老師逐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多年來,她先後獲評省初中歷史新課程優秀課評比一等獎、市初中歷史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市課堂教學先進個人和區學科帶頭人,並承擔多項教科研課題。

回首自己的教學生涯,萬紅充滿了感激:“首先感謝我的學生,他們讓我擁有了無數溫暖的回憶。還要感謝原新浦區教育局教研室王秀琴主任,在我剛工作時,她鼓勵我教導我放下心中的忐忑不安,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課。還要感謝新浦中學的領導團隊,他們在我個人的成長道路上,提供了大量幫助和支持,讓我感受到新浦中學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