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上市公司增持潮來襲 市場又一底部信號來了

本週,A股延續了此前的震盪整理走勢。儘管指數跌幅不大,但個股震盪劇烈,尤其是創業板指昨日再度下跌1.78%,再創4年新低,市場人氣並無明顯改觀。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指數還處於震盪磨底階段,但市場的一些積極信號已開始逐步顯現。比如,滬市月成交額4年來首次跌破3萬億,印證了“地量見地價”的老話;又比如,兩市回購金額達到238.61億元,創A股歷史新高。

進入9月,又一比較明顯的市場見底信號開始顯現,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增持潮湧現。這些利好的集聚,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未來資本市場的走勢。

A股持續震盪磨底

本週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滬指下跌1.21%再破2700點,創業板指更是跌破1400點,創4年新低。消息面上,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三次會議的消息,其中有兩點與股市直接相關:一是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範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務實推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確保已出臺措施的具體落地,及早研究改革開放新舉措。

遺憾的是,接連的下跌令市場信心積重難返。截至週一收盤,滬深兩市共267只個股跌破每股淨資產,在所有可交易股票中佔比近8%,創歷史新高。

週二,滬指延續此前的疲弱走勢,盤中再創逾兩年半新低。截至當日收盤,兩市合計成交僅2211億元,其中,滬市單日成交969億元,不足千億元,同時刷新2016年1月“熔斷”以來新低。

這樣的走勢一直延續到週三。在量能的持續萎縮下,週三A股進一步下跌。平心而論,當天滬指和創業板的跌幅都不算深,但均創出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

消息面上,世界貿易組織11日向成員提供的文件顯示,由於美方沒有采取實質行動糾正其對華產品實施的多項違規反傾銷措施,中方已向世貿組織申請授權對美實施每年約70億美元的貿易報復。

週四,三大股指全部高開,寬幅震盪。截至當天收盤,滬指漲逾1%,創業板指微漲0.40%,油服概念股表現活躍。盤中,上週備受市場關注的兩隻停牌股——樂視網和中弘股份在週四復牌後雙雙出現跌停。8月21日-9月5日,樂視網股價漲停6次,漲幅接近100%,不過從公司最新披露的信息來看,樂視網的炒作邏輯更像是遊資的資金遊戲,並無實質內容。

昨日,滬指小幅震盪,創業板指跌幅接近2%,再創4年新低。交易量方面,兩市合計成交僅2500億元左右,行業板塊多數收跌,短期來看,中國股市依舊處於磨底階段。

上市公司增持潮來襲

9月以來,儘管指數表現不溫不火,不盡如人意,但一些利好因素在逐步聚集,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就是較為典型的一例。

9月11日晚間,國元證券的一起增持公告,引起市場關注:國元證券大股東已進場增持,計劃增持最多不超1.6億元,成為年內第4例券商股增持計劃。國元證券公告稱,國元金控集團以自有資金,在9月11日買入28萬股,國元證券股價在隨後幾個交易日均出現上漲。

事實上,據統計顯示,9月以來,兩市已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了自家公司股份,增持金額達到18.91億元。在增持數量方面,蒙草生態、中國動力、三七互娛、*ST天業、樂普醫療、恆力股份、和而泰、日照港等8家公司股東增持股數均超1000萬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司還不止一次增持,像智慧能源大股東李林、將榮衛、蔣蘇雯等人在9月6日、7日、10日多批次增持自家股份。

興業固收團隊研究顯示,從2007年開始,A股歷史上共發生過6次比較明顯的“增持潮”,分別為2008年8月至2008年11月、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2017年4月至7月和2018年2月和2018年6月。在這6次增持潮中,2008年8月至2008年11月、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2018年2月和6月均是“熊市”增持。雖然2018年2月並不能完全稱為熊市,但也符合急跌增持的特性,這與近期的情況比較類似。

海通證券荀玉根表示,歷史數據顯示產業資本淨增持是市場見底的信號。而產業資本增持的動因,是估值處在相對較低水平,長期看公司估值將回歸歷史均值附近,從而在增持後公司股價走勢向好。當產業資本進行大量增持時,這表明不少公司估值處在歷史較低水平,加之產業資本入場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階段性市場底部基本確立,利好股市未來走勢。

(都市快報 記者 林司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