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曾国藩不曾想过,自己修过的灵谷寺,97年后后人在这里毙命

灵谷寺位于南京中山陵东,最早修建在紫金山独龙阜,是紫金山风景最胜之地,原名开善寺,乃南朝梁天监十三年梁武帝萧衍为葬其师宝志和尚所建。寺内葬有名僧宝志和尚遗骨,造有志公塔,唐代更名宝公禅院,南唐改称开善道场,北宋称太平兴国寺,明朝改名蒋山寺。

曾国藩不曾想过,自己修过的灵谷寺,97年后后人在这里毙命

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独龙阜建明孝陵,遂将寺与塔迁于后来的中山陵附近,并改名灵谷寺。当时的灵谷寺规模庞大,占地五百余亩,山门上书“天下第一禅林”,后寺院毁于兵燹,仅存无梁殿。清同治六年(1867)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原址上修“龙王庙”,成为民众祈雨之地。

曾国藩不曾想过,自己修过的灵谷寺,97年后后人在这里毙命

也正是这里曾国藩的侄长曾孙女曾昭燏,在1964年12月22日,在1931年,国民党政府又在原址上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寺内有一塔,叫灵骨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9米,为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1933年建成,当时称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柱而上,计252级,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檐有石栏围护,供游人远眺。塔上有蒋介石亲笔手书“精忠报国”四字,以及蒋介石所撰“黄埔军校第一至六期同学录”“序”隔一篇,分别由戴季陶、张静江等国名党元老书丹的这座楼的第七层跳下自杀。

曾国藩不曾想过,自己修过的灵谷寺,97年后后人在这里毙命

曾昭燏临死前让司机将小轿车悄然开到了灵谷寺前,她把一包苹果送到司机怀中,轻轻的说:“请你吃着,等我一会儿。”说完打开车门,匆匆向灵谷塔走去。在塔下茶室,逗留了一会儿,拿出一支笔在小纸条上写着什么,写完将纸条装进大衣口袋。等到曾昭燏,从塔的七楼跳下后,司机发现他的大衣口袋里,一个纸条上写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历史考古界以为杰出女学者,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就这么世长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